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2107:05:01

    决战叁合坡(上)

    在拓跋圭忙乎着收拾自己的几家亲戚的时候,慕容垂也没闲着,慕容垂把自己的亲戚也是一顿收拾。西燕就彻底关门了。现在北魏与后燕双方之间没啥共同语言了。

    当然后燕从容很多,估计慕容垂看拓跋圭的眼神就像狼看一只无处可逃的小鹿。也难怪这几年慕容垂净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了,拓跋圭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小白兔,需要关怀、需要照顾。

    现在来看看周边的国际形势,拓跋圭的东南是后燕,西南是后秦。后秦的姚兴登基之后于公元394年年底与后燕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属于友好邻邦。拓跋圭感到事实上有点孤立。

    孤立倒还在其次,北魏的都城盛乐距离边境太近了,完全处在后燕的兵锋之下。如果愿意,后燕可以从南部、东部两路夹击。如果有一天后秦、后燕联合起来,估计拓跋圭只有到草原上去放牧了。

    拓跋圭的危机感很强,当初慕容垂消灭西燕的时候拓跋圭就派出过援军,希望救慕容永于水火。不过援军还在路上的时候,西燕就挂了。现在后燕、后秦的友好关系刚刚建立,还没有好到不分你我的时候,正是出手捣乱的时候。

    从公元395年年初开始,拓跋圭就开始了对后燕的骚扰性攻击。说是挑衅,实际上是弱者的自我壮胆。没成想很快遭到了后燕的迎头痛击。

    慕容垂是有充足的理由生气地,啥叫忘恩负义,拓跋圭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活教材。比慕容垂更上心的是太子慕容宝。慕容家的孩子一个赛一个,都是战功卓著、风里来雨里去,相比之下只有太子的军功最少,难以服众。慕容宝做梦都想立个大功震慑一下自己的这些兄弟,显示一下自己的雄才大略,不是仅仅靠着年龄才成为太子。

    这些道理慕容垂能不晓得吗?拓跋圭就是那送上门的软柿子,不捏白不捏。所以慕容垂摆出了一个超豪华的阵势,以太子为统兵大帅,慕容农、慕容麟为辅,统兵八万讨伐北魏,慕容德、慕容绍率领骑兵一万八千人为后援。这么兴师动众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也与双方的一贯关系不符,散骑常侍高湖就提出了异议。唠唠叨叨的弄得慕容垂这个烦,都啥时候了还讲友谊、交情,太迂腐了。

    得到后燕大军从中山直扑盛乐城而来的消息之后,拓跋圭君臣也召开了诸葛亮会。主要发言的就是智囊张衮,主要的观点就是敌人太小瞧我们了,八万大军就想扫平北魏,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过这种情绪应该鼓励;制定的具体对策就是诱敌深入,同后燕军玩躲猫猫。

    拓跋圭率领部落来了个大搬家,向西渡过黄河跑了一千多里躲了起来。在跑的同时,拓跋圭还派出了一队杀手,一队使节。以许谦为首的使节到后秦求救兵,杀手是沿黄河南下直扑后秦的交通线。

    五月后燕的大军就出动了,堪堪到了七月才来到盛乐城,扑空了。看起来行军速度比较慢,慕容宝有自己的打算。现在重要的是找拓跋圭决战,那么哪里能找到拓跋圭?当然是粮仓了。

    拓跋圭早就让自己的弟弟拓跋仪在黄河北部的五原到棝杨塞之间进行屯田。现在是七月,拓跋圭一定是在抢收粮食,时间正好,早一步、晚一步还真不行。赶到五原之后抓到人了,不过不是拓跋圭,而是鲜卑别部,大约三万人前来投诚。这也是不小的收获。赶紧抢收庄稼,居然收了一百多万斛,就凭这个就不虚此行。

    初战告捷,慕容宝有点踌躇满志,拓跋圭计止此耳。连粮食都不要了,还有什么能耐?随后向老家报捷,我军进驻五原,拓跋匪望风逃窜,不知去向。

    也别说不知去向,五原对面的黄河南岸发现了大量拓跋匪的踪迹。拓跋圭此时现身实在是给慕容宝出了个难题。要想打就得南渡黄河,不打,不打干啥来了?于是慕容宝有了一个新的工作,造船,还得造大船。

    转眼就到了十月份,秋风吹尽北风起。这天后燕军正在造好的大船上演练,一阵大风把数十条战船吹到了南岸。船上的战士自然是成了俘虏,不过还没倒霉透顶。拓跋圭很和善地把俘虏送了回来,一同送回来的还有慕容宝的报捷书以及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慕容垂已经归天了。

    看到报捷书慕容宝明白了为啥这么长时间没有家里的消息,原来后路已经被拓跋匪给控制了。至于老爸不在了的消息,慕容宝是半信半疑。虽然来的时候,老爸的身体就不太好,也不至于这么快呀?放下后燕营里疑惑、猜疑不表,让这个消息慢慢发酵。北魏营里是形势一片大好。

    后秦的援兵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来了就说明一切。估计姚兴想都没想就把援军派出来了,所谓兔死狐悲,怎能眼看着邻居遭殃。不过也嘱咐统兵大将杨佛嵩,要小心从事,不能太积极。

    杨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架不住许谦的妙笔生辉。北魏发现杨同学有磨洋工的嫌疑之后,拓跋圭就委托许先生给杨同学写了一封信。也不知道这许先生在信里怎么说的,杨同学像打了吗啡一样日夜兼程,小步快跑般的赶到了前线。

    实际上后秦的援军能不能用上很难说,但是最起码后秦、后燕的联盟就此破功了。书上说随后拓跋圭调动了大约二十万人马沿黄河防范后燕军可能的盲动。这就有点吹牛了。如果拓跋圭手生能有二十万人马就不至于跑得如丧家之犬了。

    不过后燕已经不可能有啥正面的盲动了。一个假消息已经让后燕大营乱成了一锅粥。慕容垂那就是后燕的战神,后燕士兵的心中偶像,整个后燕军的精神支柱。老头不在了,这个消息就象一颗重磅炸弹,炸得人心惶惶。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决战叁合坡(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