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5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105:53:05

    余震

    胜利了,刘裕高兴,心想事成哪有不高兴之理?在中原的晋朝遗民高兴,这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吧?赫连勃勃高兴,拓跋嗣同学也高兴,等着吃免费馅饼怎么能不高兴?也有人不高兴,甚至是气急败坏。

    听到这消息有点失态的在河西的沮渠蒙逊算一个。要说姓姚的不高兴可以理解,国破家亡,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蒙逊同学惊慌失措有点让人费解。

    刘裕放的这个卫星有点大,平地春雷一声响,陕北来了刘寄奴。多少年了没出这样的事了,放在现在就是本年度十大新闻之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情有可原。蒙逊同学看着人们谈论这事就害怕,生怕刘裕那天西进连自己也一勺烩了。

    这就是所谓的杞人忧天。即使刘裕能够西进,首当其冲的也是占据金城(兰州)黄河渡口的西秦。况且刘裕很快就启程南下了。江南寄托着刘裕更远大的理想,更伟大的人生目标,小小长安怎能容得下刘裕这条大鱼?

    刘裕南下的消息使蒙逊那颗幼小的心灵或多或少感到了一些慰籍。蒙逊很快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惊慌失措实在有点大失水准。当务之急就是趁着赫连勃勃与拓跋嗣同学同学去领免费馅饼这个机会,尽快统一河西。环顾四周,蒙逊发现机会就在眼前。

    这几年伴随着后秦姚兴逐渐走向没落,河西的事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河西就是一个弹丸之地,地小民希,几个势力挤在一起是都不得安生。后秦强大的时候就都听后秦的。赫连勃勃崛起之后,后秦逐渐衰落。河西这几股势力也就都复活了,西凉、北凉、南凉、西秦,再加上吐谷浑是征战不息。在河西几个势力犬牙交错的情况下,要想生存有两点是不能忘的,一是战争,一是生产。

    战争就像出去野营点燃的篝火,没有篝火不行,夜晚是一片漆黑;有了篝火才可以唠唠闲嗑,享受一下夜幕下的星空。在河西这一亩三分地,没有战争活不下去,止戈为武,要想生存首先就得能战斗。在战争中求发展,在战争中求安定。

    点起篝火之后还得知道什么时候熄灭它,否则你去睡觉了,大火把林子烧了。战争也是一样,战争打到一定时候就得停下来,掌握一下节奏,搞搞生产,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光知道打不知道停,最后这把火就得把自己烧到。关键不是你想停就能停下来,得问问参赛的其他人同意不同意。

    到公元417年八月后秦灭亡的时候,曾经兴盛一时的南凉已经成了过去式。西秦虽然复兴,暂时龟缩在金城附近,但是有点来势汹汹。蒙逊如愿以偿进入姑臧,俨然成为河西第一豪强。西凉在这一年更新换代了,官二代李歆正式主持工作。

    蒙逊与这位李歆也是老熟人,在战场上以前交流过,双方一比一战成平手,也算不打不相识。都是老朋友了。四月李歆刚刚登基的时候,蒙逊就紧赶慢赶送出了见面礼:北凉治下的张掖郡郡长沮渠广宗向李歆投诚,请求李歆派人接应。

    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沮渠广宗与蒙逊是实在亲戚,蒙逊想做戏也不挑一个像一点的人选。也不知道这位沮渠广宗以什么理由投降,反正李歆是信了。关键是这个城太诱人了,张掖,金张掖,那是富饶之地。贪婪是魔鬼,贪而忘智,李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按照所有投降应该走的程序,双方约好了起义的日期,李歆是亲率三万大军前来接应。蒙逊也亲率三万大军埋伏在通往张掖的必经之路上,张掖西北的蓼泉,要打个伏击战。

    眼看就到了蒙逊伏击的地方,远远的蒙逊都看到李歆的帅字大旗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李歆的大队人马掉转马头、回家。可能闻到腥味了。

    蒙逊是真郁闷,没暴露目标,都藏得好好的。天上也没有惊起的飞鸟,身边也没有给敌人报信的人。哪出岔了?

    鱼都咬钩了,还能让你跑了?!蒙逊这个心急呀,追。追着追着蒙逊突然意识到坏了。追过头了。跑到李歆前面去了?没有!有点追大劲了,追到李歆的伏击圈里了。此地叫鲜支涧,就在现在甘肃省高台的西南,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跑吧,那里跑?一不小心蒙逊损失了七千多人。李歆对这个见面礼还是较比满意。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收租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