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7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0407:36:07

    坐不住的观众(上)

    这一战打得是惊心动魄,双方都心有余悸。想来大檀受到的刺激要多一些,拓跋焘星夜兼程来与自己决斗太出乎意料了。拓跋焘受到的惊吓也不轻,不过心理素质超强。属于啥刺激玩啥的,没准很享受这种死亡边缘的游戏。显然拓跋焘同学没玩够,年底的时候趁着大雪封山,北魏的骑兵又到塞北去潇洒走一回,只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人。

    暂时把大檀吓跑了,拓跋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作出了一个反常的举动,公元425年五月派出了一波使节出使刘宋,要重修前好。仗打完了,要友谊了,动不动就动手打仗多没层次。拓跋焘清醒地意识到刘宋将是自己以后的主要对手,对于对手还是要多了解才好。使节就是公开的密探,不派白不派,探探刘宋有什么反应。

    北魏使节到达建康(现在南京)的时候,刘宋刚刚经历了一场政变。刘裕亲选的继承人刘义符被自己手下三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给收拾了。据说这个刘义符不学好,不好好当皇帝,太贪玩。整日声色犬马,国家大事全不当回事。最喜欢玩得就是假扮商人做买卖。皇宫里开辟了一片市场,宫女、太监、小厮装扮成各色人等陪着皇上玩。咋玩都没够。

    三位扶政大臣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一商量,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就得把刘义符请下了神坛。拥立刘义符的弟弟刘义隆登基。

    忠臣啊。这三位都是刘裕的托孤忠臣,为了不辜负刘裕的嘱托作出这样的事,不可谓不忠。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圣人早有明训。太忠了,忠的新皇刘义隆也是战战兢兢。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刘义隆正式登基之后,首先琢磨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是怎么使自己更安全。

    想来想去,不仅要想,还要做,一番运筹之后,刘义隆果断出手。到公元426年三月,徐羡之、傅亮、谢晦这三位刘裕的忠臣先后到刘裕那里去报到了。有冤去找前世佛说吧,现在是今世佛当家。

    经过这一番折腾,刘义隆是安全了。刘宋的朝廷也有了规矩,不过暂时也失去了行动的能力。理清内部的关系也是需要下大力气的。刘义隆不得不作壁上观,看拓跋焘的独角戏表现。不断传来的探报也使刘义隆对拓跋焘和北魏刮目相看。

    拓跋焘的独角戏也演的是有声有色。当然一个人是没法演戏的,怎么着也得有个龙套,这个倒霉的龙套就是赫连勃勃的大夏。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是谁也逃不脱。再英俊、再潇洒、再狠毒,在老天爷面前也是小儿科。赫连勃勃也算是英年早逝。公元425年去世之后传位给儿子赫连昌,接下来赫连兄弟就演绎了一出俗不可耐的内斗。

    这就给拓跋焘提供了机会。本来拓跋焘还犹豫是先收拾大夏,还是先收拾柔然,有点举棋不定。为这事还进行了一个严肃的政策辩论,结果一致认为大夏就是那个熟透的软柿子。就捏他!

    公元426年十一月初贝加尔湖强冷空气南下。借着天时,拓跋焘亲率两万轻骑渡过黄河,直奔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太黑了,就是要偷袭。大军来到统万城下的时候,赫连昌正在开晚会。举座皆惊,有点惊惶失措的感觉。不过反应还是很快,赶紧关城门。就差一步,拓跋焘的前锋都已经冲到了城里,也是功亏一篑。

    统万城是保住了,但是估计主要城市也就剩统万城了。拓跋焘的偏师是斩获颇丰。长安及其周围地区正式加入北魏。坚城之下不可久留,撤,顺便拓跋焘把统万城外的一万多户居民迁徙到了平城。

    初战告捷,拓跋焘1比0领先进入下半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坐不住的观众(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