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7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1107:56:16

    本是同根生,谁是正统

    献俘怎么说都是一个友好的表示,北魏不可能采取异样的措施,投桃报李是可以预料的。慕璝就想看看北魏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个乡巴佬的。

    拓跋焘的反应很直接,封,封高官,北魏进封慕璝为大将军、西秦王。刘宋的盟友吐谷浑能够献俘平城,这本身就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争取吐谷浑加入到北魏的阵营,就此打破刘宋的联盟也是拓跋焘运作的本手。

    比较一下刘宋、北魏加封给吐谷浑的官爵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别。公元430年刘宋给吐谷浑的封官是征西将军、沙洲刺史。这两个官爵的差别还是比较大。北魏的封官明显比刘宋的大一截,说明北魏对吐谷浑还是相当重视。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要不说孔子提倡中庸呢。小国在与大国接触的时候要表现得不卑不亢,这是气节;大国在与小国接触的时候也有一个不卑不亢,这也是气节。不偏不倚,万事都有个度,太热情了,反而让人感到疑惑、不安,或者是飘飘然。

    晋升为王爷使慕璝的自信心空前高涨,北魏的过分重视得到的不是吐谷浑的衷心,而是轻视。

    第二年三月赫连定被送到了平城,斩首示众。同时送到平城的还有慕璝的一个奏章。

    在奏章中慕璝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先是进行了自我表扬,“俘擒僭逆、献捷王府”;之后又诉了诉苦,倒出一肚子苦水的委屈,都是王爷了,封地没有增加,也没有金银财宝的赏赐,太不公平了。辛辛苦苦图的啥呀?捎带着还提出了两项关于人权的要求,要求北魏政府归还原来西秦籍流浪在北魏的难民,归还西秦在北魏的三个使节:乞佛日连、张华、窟略寒。

    拓跋焘被吓了一跳,没见过这样的。既表示臣服,又提出非分的要求。慕璝的做法很有弹性。照单全收吧,拓跋焘觉得心里老大不原意;不同意吧,又怕得罪了盟友。不得以拓跋焘把朝廷内所有有学问的都请来了,将近三百位,要一起研究一下到底吐谷浑想做什么。老虎被狗吓住了,有点本末倒置了。

    经过慎重讨论,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的回文。中国的古文,历来以精练著称,能写几百字就是长篇了。写这么长目的只有一个,对慕璝进行历史知识的普及;结论也只有一个,对不起,你的要求过分了,不合华夏礼法。

    慕璝也就是一个“要荒之君,虽人土广众,而爵不拟华夏”,要讲文明、懂礼貌,不能妄生贪念。至于怎么对待你,可以比照汉魏以来华夏正统对蛮荒小国的做法。比如说匈奴。

    这是在北魏正式公文中第一次提出华夏正统的概念,北魏就是中原大国、华夏正统;吐谷浑就是蛮荒小国。

    对于后半句吐谷浑比较认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华夏正统、中原大国;对于前半句,吐谷浑有些保留,在吐谷浑的眼里刘宋才是天下正统。

    这里面引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又是如何相互认识的?比如说谁是华夏正统的问题。

    东晋在的时候,在我们的印象中东晋应该是天下正统。但是这个观点并不为所有人所接受。当年刘裕平灭南燕的时候,南燕君臣之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对话。这事发生在公元409年,当时刘裕还是晋臣。

    刘裕于这一年兴兵灭亡南燕,南燕君臣讨论如何应对。上中下三策,南燕主慕容超偏偏选择了下策,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参加讨论的南燕大臣慕容镇不由得长叹一声,对汉人韩谆说,“主上既不能逆战却敌,又不肯徙民清野,延敌入腹,坐待攻围,酷似刘璋矣。今年国灭,吾必死之。卿中华之士,复为文身矣。”

    这里面透露出三个意思,慕容镇认为自己肯定不是中华之士,汉人韩谆是,东晋也不是中华正统。如果南燕灭亡,韩谆就变成断发文身的南蛮了。

    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当时的江南确实是断发文身的蛮荒之地。东晋这个所谓的天下正统所统治的正是蛮荒之地,正统之名多少有点名不副实。现在东晋已经变成了刘宋,正统还能保存多少是个巨大的未知。

    今天的北魏就正式提出了挑战,我乃华夏正统。

    显然北魏的这种自怜自艾并没有得到吐谷浑的正面回应,都是鲜卑人别同我装老大。遭到无情拒绝的吐谷浑不可避免的将与北魏渐行渐远,但是与北魏距离上更近的北凉就没有这个胆量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莫高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