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9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2606:45:45

    危急时刻想到的还是朋友

    领军前来迎战的是沮渠牧犍的弟弟征南大将军董来。

    两军在姑臧城南相遇,观众所期待的一场血战却没有发生。双方倒像是老朋友见面,互相客气的紧,都很有绅士风度。先是董来的一万骑兵遥遥望见北魏轻骑,立即一哄而散;之后,刘絜并没有尾随而去,趁机夺占城门。

    董来是吓的,刘絜是迷信的。刘絜非常相信卦师,啥事都得算一卦。来之前就算了一卦,现在不是夺城的时辰,即使机会出现了也不能做,否则就是不吉利。这不是胡扯吗!

    一个速胜的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董来的大军虽然不战而败,沮渠牧犍倒没有很着急。出军迎战本来就是一个姿态,试试北魏的火力而已,沮渠牧犍根本没有指望能够战胜北魏的骑兵。这老兄自有退敌之计,早已经接受了王府秘书长姚定国的建议,向柔然老大哥发出了求救信。希望吴提可汗伸出那温暖的大手,拯救北凉于水深火热之中。

    吴提可汗接到沮渠牧犍的求救信,二话没说,击鼓聚将、分配人马,直奔北魏边境而去。信里写的很清楚,只有四个字:围魏救赵。

    沮渠牧犍希望吴提能够给北魏致命一击,使拓跋焘能够撤围而去。这是一个很高明的战略选择。拓跋焘要是真能够被调动,那就是千里奔波,挨累不讨好。就像那个被人耍着玩的猴子,留在人世间的只有耻笑。

    这是反魏大联盟建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联动。拓跋焘能不能成为猴子,关键取决于两点,北凉是否能够坚守住姑臧,柔然是否能够把北魏真正的打痛了。而关键的关键还是北凉的坚守能力,要是真能坚守个一年、半载的,拓跋焘必然是师老无功。柔然是否能联动就显得不重要了。

    书中暗表,无论柔然的攻击多么强烈,拓跋焘都不会回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拓跋焘也是久经战阵,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早就有准备了。

    出兵西征之前,拓跋焘就预料到了柔然很可能会乘虚而入。早就在漠南挖下了大坑,精兵强将都留下蹲坑去了,就看吴提可汗是不是能掉进去了。沮渠牧犍要想等拓跋焘自行退兵非把头发等白喽不可。

    拓跋焘来到姑臧城下之后先礼后兵,派出使节,命令沮渠牧犍出城投降。只要投降,还是实在亲戚,姐夫还是姐夫,妹夫还是妹夫。这样的威胁、利诱,大棒加胡萝卜,沮渠牧犍根本听不进去,天天做着北魏将要自行退军的美梦怎么能轻易就范?

    在强敌面前守拙,不与强敌争锋,让敌人的锐气慢慢在攻城战中消耗殆尽。这在战略上也是正确的选择。要想达到这个战略目的,战术上还得有点进攻的意识,士气更是不可缺少的。

    沮渠牧犍同学自己是有决心、有信心顽抗到底。决心是说给自己听的,信心是柔然老大哥给地,千斤重担都寄托在了吴提可汗身上了。吴提要知道自己担了这么大的干系,说死也不会躺着趟浑水。

    只不过牧犍同学在具体做法上有点太消极了,完全等着天上掉馅饼,一点主观能动性没有。北凉虽然没有北魏强大,那也是在河西混战中锻炼过的。张掖、酒泉都有许多驻军,即使不能全部调过来在姑臧与拓跋焘决战,也可以派出骚扰部队截断北魏的粮道。军阵之间办法还是有很多的。牧犍同学就只有一个:等,信心十足的等。

    并不是每个沮渠家的人都怀着这么美好的梦想,都同沮渠牧犍一样沉浸在这种超越现实的乐观状态。尤其是董来的不战而败之后,必败的情绪弥漫在沮渠家族内部。在北凉面临着上天、入地的分界点的关键时刻,在北魏强大武力压迫之下,在沮渠牧犍拿不出任何有效措施的情况下,沮渠家的聪明孩子们开始自寻出路。

    识时务者不断诞生。第一个作出选择的就是沮渠牧犍的侄子沮渠祖,只身跑出姑臧投奔光明。沮渠祖虽然是个人行为,影响有限,也暴露了姑臧城内的虚实。这时候源贺的招降纳叛工作也告一段落,四个鲜卑部落,共计三万多帐篷前来归降。姑臧城外再也没有亲近北凉的力量了,真正的孤城一座。

    北魏攻城一个月之后,沮渠牧犍的另一个侄子沮渠万年率领部众阵前起义,彻底打碎了城内守军的心理防线。

    千万别埋怨这些投诚者,大难来时各自飞,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沮渠祖和沮渠万年也是一肚子的委屈,满嘴的大道理。怎么着也不能做阻碍祖国统一大业的罪人。投降者总是能给自己找出千万条理由。

    姑臧城内是一片混乱,沮渠牧犍是无法掌握自己的王国了。何去何从不是明摆着吗?与其等着别人绑了自己去作见面礼,不如主动归降,继续做拓跋焘的妹夫。

    沮渠牧犍带着姑臧城内有名有姓的各级官员五千余人,自缚双手开门请降。

    拓跋焘说话真是算数,没有难为自己的妹夫,大人物都是这样,有的时候**怀真是坦荡。进入姑臧城之后,拓跋焘是开了眼了。姑臧那是当时西北的一颗明珠,响当当的国际都市,比平城繁华多了。更使拓跋焘感到诧异的是姑臧还有一个城中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倒霉的沙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