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9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2907:17:24

    还是不能迷信

    北凉国主沮渠牧犍开门请降,北凉王国是树倒猢狲散。二十年前西凉破败的悲剧再一次重演。沮渠家的子孙也没有啥好的表现,慷慨赴死、英勇就义的没看到,临阵脱逃的是一把一把地。

    不跑不行啊!北魏已经分兵经略河西各郡,河西各族人民是纷纷归降,总人数也在几十万上下。镇守张掖的沮渠宜得在北魏军马来临之前,火烧张掖仓库,逃往酒泉。北凉这些年积攒下的家底是一烧而光。

    到了酒泉之后还是觉得不踏实,与镇守酒泉的沮渠无讳一商量,还得向西跑。先到晋昌,再到敦煌,现在是退无可退了。再退,真就得像李家人一样进北山了。拓跋焘要是再踹一脚,没准沮渠无讳真就进山了。那样的话,历史就会少了许多故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平城的信使到了。看了来信之后,拓跋焘是勃然大怒。

    前文书我们说过,拓跋焘在西征之前已经布置好了,在塞北埋伏下千军万马要捉柔然的吴提可汗。接受任务的就是穆寿、公孙质。

    拓跋焘交待的很清楚。第一,先收麦子,第二,收完麦子之后,进入漠南的防御阵地,第三,吴提前来攻击的时候,诱敌深入,与其他部队夹击,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帮助你们。

    多清楚、多明白,就差手把手的教了。穆寿、公孙质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领悟度,有自己的主意。要按自己的方式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公孙质选择的方式就是算上一卦,问问天意。骂人不痛,起誓不灵,算卦要是能管事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失败者了。卦象告诉公孙质,吴提不会来,高枕无忧吧。这二位真就高枕无忧了。

    吴提是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的哥哥乞列归率领,这是疑兵,牵制驻守在怀朔镇(内蒙古固阳县)的北魏建宁王拓跋崇。自己亲率一路是直取北魏的都城平城。吴提还是很负责,为解救北凉不遗余力。

    柔然骑兵穿过边塞,一路过关斩将,大军很快就来到了善无(山西右玉县)附近的七介山。前锋的游骑已经出现在平城附近了。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柔然的游骑最多也就是几十个人,代表的却是后面的组织。立即让处于休假状态的北魏人陷入惊恐状态,城外的是纷纷往城内跑,城内的更是惊慌失措。穆寿、公孙质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从盲目的乐观陷入了盲目的恐慌。作为这二位心理寄托的卦象居然失灵了,能不恐慌嘛,还有啥可以相信?

    既然柔然人真的来了,城里也不安全了。穆寿保着太子晃就要上山打游击去也。众人正在慌乱之际,一员女将拦住了去路。当朝太后窦氏,也就是拓跋焘亲封的保太后。

    窦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承包了太后这个职位,尤其是两汉时期更是如此。这个窦太后与拓跋焘却是非亲非故,是拓跋焘的奶妈。按照北魏的传统,子贵母死,皇帝的亲妈是没有机会成为太后的。于是乎皇帝的奶妈就成了重要的人物,虽然不参与朝政,但是在皇帝身边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就是这位老太太拦住了众人的去路。

    “惊慌失措成个啥样子?既然客人来了,还是组织抵抗吧。”

    要不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有了主心骨众人镇定下来,确实感觉到有点好笑,又有点尴尬,脸不得不红。平城周围还有大批北魏骑兵,怎能不战而逃。

    长孙道生、张黎受命率领北魏骑兵就前出到吐颓山(山西省平鲁县)迎战。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吴提。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柔然的偏师遭到了惨败。连吴提的哥哥乞列归都成了俘虏。乞列归也是好不埋怨,要不是为了沮渠牧犍,自己怎能落得如此下场?如果乞列归得到沮渠牧犍已经出城请降的消息,估计连肠子都得悔青了。

    得到消息的吴提感到形势不妙,孤军深入有被夹击的危险。自己该做的也作了,也算对得起沮渠牧犍,该逞的威风也逞了,不如归去。

    平城算是虚惊了一场。对于拓跋焘来说虽然不算一个很坏的消息,也不是一个让拓跋焘感到欣慰的消息。拓跋焘临走时挖下的大坑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暴露出了留守人员应变能力比较差的弱点。拓跋焘无论如何在河西再也坐不住了。

    回家!

    拓跋焘决定回家。

    拓跋焘决定不能自己一个人回去,还要同广大河西人民一起回去。

    这在河西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传承了数百年的河西文化就此孑然而止。拓跋焘带走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三万户人家。这里面包括北凉的官员、地方的大户人家,总之都是能人,当然还包括寄居在姑臧的栗特人。

    这也是这一历史时期不同政权的统一作法,将人力资源迁移到自己的都城,削弱敌人,成全自己。三万户人家,一个夫妇一个孩就是将近十万人,那个时候还都是大家庭,也就是说最少有十五万人被迁移到了平城。而且是十五万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群,此消彼长,河西必将衰落,平城必将勃兴。考虑到若干年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这次移民应该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更使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栗特人在平城有什么样的命运。我们现在知道的是,二十年以后,这些栗特人才有机会返回自己的故土。二十年就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想必这其中很多人就永远留在了中原大地上。

    拓跋焘率领众人返回平城,而且还要**办这么大量的移民工程,就给了盘踞在敦煌的沮渠无讳一线生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复国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