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0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1707:00:59

    一只驴耳朵的传奇(下)

    吴提并没有想与北魏继续正面交锋。退到鹿浑谷内就是想离拓跋焘远远地,自己这个妹夫实在是有点太猛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在东北面对拓跋焘退避三舍,才能在西域方向大展拳脚。正是一张一弛,避实就虚的妙策。否则,深秋之际正是马肥征战的时候,吴提早就应该率兵南下了。

    拓跋焘领兵突然出现,吴提的大营里是乱作一团。鸡飞狗跳,孩子哭,大人叫,人找不到马,马找不到鞍,好容易跨上战马了,才发现没穿靴子。大营里这么一折腾,远远看着就是尘土飞扬,这个情景好奇怪。

    在草原上远远看着尘土飞扬,往往那就意味着万马奔腾。当年张飞喝断长板桥的时候,也曾经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让马儿在树林里跑来跑去,以此来掀起尘土恐吓曹兵。曹**在长坂坡前被张飞大喝一声就引军退去,也与看到了树林里的尘土有关。曹**毕竟是多疑之人。

    今天吴提大营里的尘土也使拓跋焘犹豫不决。君臣就在两军阵前开起了诸葛亮会。太子晃就认为吴提这是惊慌失措了,机不可失,赶紧攻击,别让吴提跑了;尚书令刘絜的看法却完全相反,就是那个在估臧城外相信算命而丧失了一战而定估臧的刘絜。刘絜认为吴提大营里一定是人满为患,才造成尘土飞扬,贸然攻击别被吴提包了饺子。

    人满为患不假,那是被吓得乱糟糟。

    关键是已经到了事先约定的时间,其他几路人马是不知去向。拓跋焘也许是年龄有点大了,胆子变得小了点,当年孤身闯入统万城的勇气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讨论来讨论去,吴提终于是穿好了靴子,找到了马鞍,飞身上了战马,率领部众向北而去。

    拓跋焘傻乎乎的在鹿浑谷外等了六天,各路人马终于聚齐了,鹿浑谷内的滚滚尘土也早已不知去向。明白过味来的拓跋焘是一路追赶,几天之内,一直追到了石水,也就是现在蒙古色楞格河上源的哈努伊河。吴提是踪迹皆无。怎么能有踪迹?吴提可汗提前跑了六天,早就跑出去千里之外了。

    这是柔然可汗第二次在拓跋焘的手下逃生,留给拓跋焘的不仅仅是遗憾,还有满腔无处可撒的怒气。失期不至的将军们是肯定要处理的,使拓跋焘更感到纳闷的是这些人象事先商量好了似地,都晚到了六天。这就不仅仅是巧合了。

    书中暗表,北魏朝廷里出了坏人,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刘絜。刘絜的治国理念与拓跋焘以及崔浩是大不相同。刘絜主张守,不喜欢攻。发展生产,练好内力,等待柔然来进攻,也即是后发制人。攻也罢,守也罢,都是可以商量的。问题是拓跋焘不喜欢呆在家里,喜欢天马行空地在草原上战斗,刘絜的锦囊妙计都被拓跋焘扔到纸篓里去了。这就让刘絜很没面子,很气愤。

    这次出兵的时候,刘絜就略施小计导演了一出集体迟到的大剧。用以证明自己的高瞻远瞩。在发布命令的时候,刘絜同学利用职务之便,把会合的日期往后延了六日。啥叫游戏人生,这就是游戏人生。刘絜同学就想看一看是拓跋焘的刀硬,还是自己的脖子硬。

    那还用说吗,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哪个硬。

    回军之后,拓跋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人。

    北魏与柔然在漠北一来一往,打成了平手。在拓跋焘眼里平手就是失败,没有什么比敌人从自己手边溜走更让人感到沮丧的了。而且一溜就是两次,太没天理了。拓跋焘的感觉就是恨不得给自己两刀。

    要说一点收获都没有也不尽然,太子晃的表现就非常抢眼,几乎都抢了主要领导的风头。回家的路上,拓跋焘就迫不及待地下发了权力下放令,让未来的接班人总领百官,锻炼锻炼。

    当年十二月拓跋焘回到平城,仇池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刘宋对仇池的反击彻底破产,刘宋势力以及仇池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清除出仇池,压缩在武都、阴平一线。这个好消息足以让拓跋焘过个好年。

    不知不觉日历又翻了一年,历史进入了公元444年。连续三个四不象一个吉利的数字,对于拓跋焘来说也将是一个空前忙碌的一年。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大事,拓跋焘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正月里第二次下达了限佛令。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限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