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0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1807:56:04

    限佛

    拓跋焘选择在这一年下达限佛令有很多原因,但是年初太子晃推动的大生产运动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太子晃总理百官之后的第一个动议就是推动农耕,鼓励农民垦荒。农民的积极性再高也掩饰不了人力资源缺乏的现象。在和尚庙里无所事事的和尚、尼姑们自然就成为众矢之的。

    这并不是拓跋焘第一次采取这样的措施,公元438年的时候拓跋焘就曾经采取过措施。当时的目的更直接,凡是五十岁以下的僧侣都得还俗,参加军队。人力资源是相当匮乏,与拓跋焘征伐、统一天下的雄心相差太远。要不然拓跋焘也不会支持、甚至怂恿仇池杨难当对南宋的攻击。杨难当曾经把七千家的流民转交给北魏,这就是好几万人,多大的面子。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拓跋焘对道教的信仰。看看这几年使用的年号就可以略知一二,太平真君。一看这就是一个同道教有关的名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趣的一个现象,很多皇帝都愿意给自己取一个道号。促使拓跋焘改元太平真君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道士寇谦之。

    这一段拓跋焘对道教的痴迷也是非常狂热。一切都按照道教的规矩管理国家,拓跋焘是亲自登上道教神坛,接受道教的符箓。

    如果说宣誓还不能表现出拓跋焘的狂热,那么静轮宫的修建就很说明问题了。按照寇谦之的说法,静轮宫要修的高高大大,越高越好。要高到听不见人世间的鸡鸣狗盗才能更接近天神,才能聆听天的声音。估计这就是寇谦之在忽悠拓跋焘。拓跋焘要想同天神亲近亲近,寇谦之哪有办法介绍拓跋焘与天神认识?情急之下就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再与天神接近不了就怪不得寇谦之了。那是静轮宫修得不够高。

    最后一个可能的原因估计就是崔浩的推动。公元444年在崔浩的主持下,北魏出台了国家祭祀的神祗名单。在此之前北魏拜祭的神仙比较乱,比较杂,天地、皇家的列宗列宗那是必须的了,此外还有鲜卑人自己的神仙、中原汉族的神仙,总而言之,有力法力的、能沾上边的都要祭奠。现在不行了,新名单出炉之后,靠边的靠边,下岗的下岗。

    具体名单没传下来,但是从崔浩的身份也可以推测一二。崔浩那是标准的儒生,还是汉人。笨寻思一下在崔浩的名单上,下列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天、地、君、亲、师,汉人传说中的神仙、鲜卑人传说中的神仙。至于佛祖估计就只能在下岗之列了。

    限佛令规定的还是比较严厉,下至黎民、上至王公贵族,在家里私自供养僧侣的,不仅要处死僧侣,供养的人也要满门抄斩。这几乎就是断了佛祖的香火。

    据说太子晃是一个比较虔诚的佛教徒。在整个过程中也没见到太子有什么激烈的反对意见,也许是反对了,没起什么作用。也许就是父子商量好的事情,是共识。大量的僧侣埋没在寺庙之中确实是国家人力资源的一个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人口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限一限也是有好处的。

    限佛是拓跋焘在内政上采取的一个比较主动的措施,把内部关系理顺了才有可能对外部动手。相比内政,外交上的事情要复杂的多。拓跋焘的主要对手还是江南刘宋的刘义隆,虽然是敌国,双方却一直保持着正常的外交渠道,斗而不破,和而不同。这一年八月拓跋焘派遣高济以员外郎的身份出使刘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远征吐谷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