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1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2906:55:03

    女儿国(上)

    据《魏书》记载慕利延在占领于阗之后,继续南下,曾经远征罽宾。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慕利延这一年多过得可真是很充实、很精彩。很多人对这个记载表示怀疑,也是很有道理,时间上有点紧。不过从事后的蛛丝马迹来分析还不是一点可能性没有。

    慕利延回到老家青海之后最担心的就是随时都会降临的北魏的打击,是真被打怕了。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出路。打是打不过;再往西域跑也有点跑烦了,翻山越岭的哪那么容易?慕利延就想起了自己心中的天下正朔,刘宋。

    慕利延的要求也不高。如果北魏的打击再次来临,如果自己支持不住,慕利延希望在关键时刻希望刘宋能给自己开个后门,让吐谷浑人能够到刘宋避难。也就是开个临时难民营。真不是啥过分的要求。

    吐谷浑的使节带着三样礼物前往刘宋朝贡,顺便商量难民营的相关事宜。这三件礼物就很有说道,好歹慕利延也算是在西域潇洒走一回的,能不给领导带点啥稀罕东西吗?都啥宝贝?

    “乌丸帽、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

    第一件就很奇怪,乌丸帽。顾名思义,乌丸人的帽子,吐谷浑又不是乌丸人为啥送给领导乌丸人的帽子?怪怪的。乌丸也是当年辽东地区的一个部落,当年曹**就曾经远征过乌丸。依据乌丸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情况分析,估计乌丸帽应该类似于狗皮帽子之类的防寒用品。当然了这只是猜测,就真是防寒用品也不能是狗皮的,咋也得是貂皮的,否则太不上档次了。

    第二件就更有意思了,女国金酒器,来自女国的金质酒器。女国在帕米尔高原的南部,后来玄奘取经的时候也曾经记录路过这里,叫东女国。女王姓苏毗。这个苏毗很有意思,使人联想到女儿国东北部的精绝国。

    关于精绝国有两件神奇的事情,一件就是精绝国废弃之谜,另一件就是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式织锦的出土。这几个字放在一起看着就提气,在古墓里发现就不仅仅是提气的问题了。那是有一种通灵的感觉,据说合作考察队的日本队员看到后都是小脸煞白煞白的。

    整个织锦还有三个字“讨南羌”,合起来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南羌指汉代分布在河西走廊南部的羌族。西汉的时候出西域断匈奴右臂,也有切断匈奴与南羌联系的意图。在西汉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南羌作战,一次在汉武帝时期,一次在汉宣帝时期。

    织锦上所说的讨南羌很可能就是指在汉宣帝时期这一次。当时是老将军赵充国在前线全权指挥。到了前线老将军却迟迟不肯开兵见仗,有道是剿不如抚、攻城不如攻心。当然这些高级的东西是不大容易被后方的各级领导所领悟的,不是有一种说法叫做“肉食者鄙”嘛。

    一来二去领导就着急了,汉宣帝就下诏督促赵充国赶快干活,别磨洋工。在诏书中就有这么几句,“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所谓五星出东方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聚会在天空。虽然比较少见,也是一个很自然的天文现象。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就是大吉大利。

    估计是史官夜观天象,给皇帝报了喜。汉宣帝以此来给赵充国鼓劲,也是催促赵充国赶紧下决心开战。估计这个织锦就是纪念这件事,也算当时后方准备的慰问品。但是这个东西出现在精绝国就显得很不寻常,说明很可能墓主人也参与了对南羌的战斗。细想起来倒很可能是一段传奇。

    精绝国还有一个称号叫做“东方的庞贝”。当年文物强盗斯坦因在这里发掘出大量的佉卢文木犊而闻名一时。之所以叫“东方的庞贝”是因为精绝国内房屋建筑、以及屋内的陈设一直保持了主人离开时的基本景象。居民家里一切正常,丝毫没有打斗的痕迹,没开封的佉卢文信件还整齐的码放在屋内,米也还在储藏室内。只是主人由于某种原因离去,走的也是从容不迫,但是就此也就再也没有回来,精绝国也就此被废弃。

    迫使主人离开的原因也就此成为千古之谜。

    在发掘出的佉卢文木犊里有很多关于苏毗的记载。据专家们研读后发现,精绝国一直遭受这个自称苏毗的这样一个国家的欺负。精绝是一个小国家,据《汉书》的记载只有三千多人的样子,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估计人口也不会有爆炸性的增加。这也是绿洲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这样的一个国家自然是谁都能欺负一下。到魏晋、南北朝这个时候已经成为鄯善的一部分了。就地理上来说,精绝在西域南道的必经之路上,东面是且末、鄯善,西面是莎车、于阗,东女国正在精绝的西南面。苏毗很可能就是指东女国。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女儿国(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