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2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0607:01:27

    逆境中的吐贺真(上)

    北魏上下对这次军事行动是非常重视,作战方案制定之后,全国戒严配合这次行动。九月份拓跋焘就早早来到阴山,十二月的时候太子晃又赶到了前线助阵。太子晃主要是担心老爸决心不坚定,关键时刻摇摆,以至于错失良机。已经发生两次这样的事了,大檀、吴提都在拓跋焘眼前溜走过。可一、可二,不能可三,事不过三,这一次要务求全胜。

    父子二人领兵继续前出到了受降城(内蒙古狼山西北),探马放出去多远,都没有发现柔然人的踪迹。就把前线指挥所设在了受降城,大军、粮草源源不断开到受降城。正月初七,拓跋焘还是兵分三路到大漠里去寻找柔然。这一次向西北前进了数千里,越过涿邪山(阿尔泰山脉东南部),大漠上除了默默前行的北魏骑兵是空无一人。柔然人象土遁了一样杳无踪迹。

    拓跋焘心里不禁涌起阵阵寒意。冷风瑟瑟中,拓跋焘有点担心。也许吐贺真正在哪个山坳里等着自己,也许吐贺真正在自己的回军路上?大军已经前出数千里了,再往前走给养有些跟不上了。最重要的是在草原上、沙漠里根本没有人类出没的动静,草原上寂静的有点太可怕了。

    按照草原民族的生活规律,冬天的时候应该到南部向阳的地方过冬。水草什么的都比较好解决,也可以避免大风雪的袭击。现在的情景有点出乎意料。当战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战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还是坏的变化。

    吐贺真是不知道悦般与北魏联合出兵的计划的。这么机密的事情知道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很多。但是北魏边境上的异动,悦般部落的异动都会漏出一些蛛丝马迹。柔然散布在各地的侦查骑兵不断地把情报汇总到吐贺真的大帐。吐贺真想必也闻到了什么信息。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也在吐贺真的脑海里浮现。

    在漠北吐贺真给拓跋焘摆下了一个空城计,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让拓跋焘自己同自己玩捉迷藏。柔然的主力则全力西进对付悦般。

    这是一场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巅峰对决。

    茫茫的草原上,也许天上还飘着雪,雪域之上的骑兵对决定格下来也许更像一幅水彩。

    双方都是有准备的,都知道要干什么、在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也都知道战争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天是那么的广,草原是那么的阔,却无法容纳两个不同的民族。当白雪皑皑上撒满血污的时候,诗人也不会有心情去欣赏雪的洁净、血的殷红。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留给大地的终将是无限的苍茫。纷纷飘下的白雪很快就会覆盖一切,草原上的狼群、天空下翱翔的苍鹰终将消灭一切的痕迹。第二天春风再起的时候,人们看到的也许是更加茁壮的草地,以及草地上锈迹斑斑的残刀断槊。

    公元448年的悦般使者是悦般人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史书里。我们是真心希望他们在战败之后西迁了,而不是全部留在了芳草地上。

    解决了悦般对自己侧翼的威胁之后,吐贺真从容率领部众返回漠北。春暖花开之际正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没有敌人的春、夏、秋、冬将是多么的美好,百花盛开、凉风习习、硕果满枝。金秋季节,人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一年的劳累终于有了结果;马是膘肥体壮、士气昂昂;天上的太阳也是懒懒的,烤得地上暖烘烘的。很遗憾又到了征战的时候,吐贺真把部落迁移到了草原的东部,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出现。

    冬季出兵的一无所获,更加激起了拓跋焘内心不安的斗志。万度归的偏师早已经结束了战斗,自己这个主力却是一点战果都没有。这个结果让拓跋焘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抬不起头来。当年五月(公元449年)拓跋焘就再次来到了阴山,笨鸟先飞,也许拓跋焘是想早做准备。

    九月,北魏兵分数路再出漠北,约定的聚会地点就是地弗池。从名字看地弗池很可能是一个大的沼泽,或者是一片大的水域,总之是水草丰盛的地方。在敌情不明的时候,这就有点赌博的意思。也不能说是押宝,毕竟草原民族的游牧是有规律的。不过这一次拓跋焘是算错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逆境中的吐贺真(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