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0707:04:38

    逆境中的吐贺真(下)

    数路大军,我们单说东路军拓跋那。对拓跋那我们是比较了解,把吐谷浑追得满世界跑的就是这位。这一次踌躇满志的拓跋那却一头钻进了吐贺真的陷阱。

    “不好意思,本王在此等候多时了!”

    守株待兔,吐贺真终于等到了那只兔。这就是智慧的结晶,草原上的狼群终于圈到了羊群。吐贺真是把所有人都带来了,要吃掉拓跋那的东路军。以多胜少,拓跋那望着草原上蜂拥而来的柔然骑兵内心深处也有点惴惴不安。骑兵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冲击力,数万骑兵一起冲过来就是见佛杀佛,见生杀生。

    拓跋那不也是骑兵吗?拔出马刀来对砍。人数明显不对称,几个冲锋下来也许拓跋那身边就没人了。拓跋那可没有那么傻。很快北魏士兵就拿出了军用铁锹,挖出了一条长长的、深深的、宽宽的堑壕,这就算把柔然骑兵的冲击力控制了一下。但是毕竟被围了。

    面对拓跋那的长壕,吐贺真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强攻,丧失了冲击力的骑兵威力顿减,损失就会剧增。强攻不划算,就列阵单挑,草原民族都是敬重英雄的,这个要求谁也不会拒绝。

    双方各出相等的人数,列阵对砍。很可惜,柔然骑兵真就占不了上风。数次大战之后,转眼数天也就过去了,吐贺真的攻击不仅没有任何结果,损失也越来越大。拓跋那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固守待援。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率领五千步兵的李陵被单于的数万大军围攻,边战边走。强大的战力使单于感到了无奈,也感到了恐惧,“诱敌之计”四个字涌上了单于的心头。当年如果不是李陵内部出现了叛徒,李陵就很可能就会从容归来。历史也会因此而重写。

    久攻不下,吐贺真的心头也涌起了这四个字,“诱敌之计”,而且是越想越怕。走夜道最怕的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吐贺真现在就有点自惊自扰了,不过也不是空穴来风。拓跋焘派出数路大军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这数路大军在什么地方会合,采取什么样的进军路线,对吐贺真来说是一个谜。

    也许眼前的拓跋那就是一个诱饵,各路人马正在向此处集结。暗夜之中,静坐在篝火旁的吐贺真想了很久。抬头望天,天上闪闪的星星似乎在嘲弄地望着自己;环顾四周,漆黑的草原深处似乎晃动着鬼影;再望望深堑对面的拓跋那大营,也是篝火点点,似乎充满了寂静的等待。

    恐惧这个东西一旦袭上心头就会挥之不去,这就是心中之鬼。都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这个勇者指的不是士兵,而是统帅。统帅都有必死之心,小兵们哪还会惜命。要不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吐贺真这个统帅失去了再战下去的勇气,狐疑侵蚀掉了吐贺真的信心。

    趁着无边的黑夜,吐贺真组织部众,撤。

    这边人影晃动就搅得寂静的草原之夜有点骚动不安。数万人的大迁移,想不发出一点声音是不可能的。这一切都被深堑之内的拓跋那看得一清二楚。拓跋那也睡不着觉,固守是真实的,待援那是美好的梦想。

    数路大军在到达集结地之前是不会有人知道拓跋那被围的。到那个时候能有人给自己收尸就不错了。吐贺真大营的骚动吓了拓跋那一跳。第一个反应就是防范偷袭。不过等了半天也不见有柔然人出现,倒听得马蹄声声远远而去。

    怎么办?这个选择题留给了拓跋那。

    拓跋那可没有轻举妄动,敌人深夜而去也许就是一个诱敌之计。

    天明之后,一切都清楚了。柔然人是不翼而飞。

    追,顺着草原上的马蹄印记、沿着一路上的牛粪蛋、马粪球,拓跋那穷追不舍,连续跑了九天九夜,堪堪望见吐贺真就在眼前。

    跑路,是越跑越害怕、越跑心越虚。看看追兵将近,吐贺真抛下辎重、越过穹隆岭,不知去向。

    再追下去,拓跋那也有点盯不住了。连续作战这么多天了,人困马乏,现在看到满山遍野的牛、羊、马匹,拓跋那的心气也泄了。不追了,见好就收。放下拓跋那驱赶着上百万的牛羊往家走不表,我们单说逃之夭夭的吐贺真。

    憋气、窝火是很自然的,没准还感到庆幸,毕竟是侥幸逃脱。也经历了虎口脱险的精彩一幕。回到王庭,收敛部众,吐贺真惊魂未定之际,有人送来了一封信。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车师亡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