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0806:37:43

    车师亡国(上)

    写信的是高昌北凉的沮渠安周。信的内容很简单,却很有吸引力。沮渠安周邀请吐贺真南下攻击车师王国,事成之后,作为交换条件沮渠安周将为柔然过境高昌提供方便。

    在我们以前提到过的反魏大联盟之中,柔然与刘宋是主角,距离却是最远的。两国领导人要想说句话少则三五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最可行的路线就是经高昌、鄯善、吐谷浑,南下益州到江南。转眼之间柔然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与刘宋交流了,自从吐贺真上台以来还没有参与过这样的国际交流。吐贺真让秘书查了一下档案,上次沟通还是在公元442年吴提可汗时代。

    八年了,别提他了。吐贺真登基也都六年了,连一点国际空间都没有享受到,太可怜了。新败之际,吐贺真更想得到刘宋的消息,以共抗强敌。沮渠安周是搔到了吐贺真的痒处。

    自从来到高昌之后,高昌北凉就面临两个敌人,一个就是粮食,人多好吃饭,粮食总是不够吃;另一个就是车师王与唐和的联军。面对这两个问题,沮渠安周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情形我们前文书已经介绍过了,这也是拓跋焘做出战略决策的一个基础。但是拓跋焘在西域的一系列行动,漏出了破绽,使沮渠安周看到了收拾车师、统一吐鲁番盆地的希望。

    这个破绽就是车师王与唐和的焉耆之行。北魏在这个方向投入的兵力太少了,不得不征调车师的人马从征,无形中就分散了车师的力量。没有车师王与唐和的助阵,万度归也很难取得现在的战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沮渠安周就获得了车师王与唐和已经出征焉耆的消息,只有车师王的儿子车歇看家。沮渠安周是实在无法按耐内心的骚动,领军就包围了交河城。

    车歇的年龄不大,交河城内的守军也不多。交河城却是个天险,数百多年的经营非比寻常。交河城位于现在吐鲁番市西面的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东西各有一条河流绕城而过。交河城正是河中心的小洲,流经交河城外的两条河流就是天然的护城河。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堡垒,四周是高达三十余米的崖岸,所以当地人又叫它“崖儿城”。后人有诗赞:

    “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车歇可能没有力量进攻,防守却是富富有余。对此天险,沮渠安周也没有什么攻城的妙招,打打围围,主要的手段就是困,要把车歇困死在交河城里。这也是当前车歇最恐惧的手段。

    车师王与唐和是公元448年九月出征的,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沮渠安周围困交河城估计也有几个月了。虽然面对交河城安周是束手无策,可是万度归也没有发来什么救兵。这就显得非常反常。说反常也不反常,交河城被围的消息根本没有送到焉耆。

    即使是消息送到了焉耆,万度归也很难发兵救援,有点自顾不暇。与龟兹战斗的不胜不败就预示着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段万度归有多困难没有记载。不能消灭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所侵扰。龟兹人也不是慈善机构,焉耆人更不是,万度归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一样,仅有的数千人马还是很难分兵东进交河城。况且北魏已经在焉耆设立了基层组织焉耆镇,民政工作也是一大堆乱事。

    不过现在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沮渠安周请来了柔然骑兵。吐贺真虽然没有亲临前线,也是派来了精兵强将。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战斗怎么能够劳动可汗的大驾。写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车师、高昌北凉是双熊争锋,万度归又是自顾不暇,为什么柔然不把他们一勺烩,自己亲自控制高昌呢?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柔然人称雄西域的一百多年里,自始至终没有亲自管理过象高昌、伊吾这样的城市。都是选择了假手于人,先前对伊吾的控制就是假手西凉余脉李宝、唐和。这也是游牧民族的本性决定的。当游牧民族没有进化到、或者汉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没有进入城市的需求的,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也缺乏有效管理城市的能力。

    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要永远优于真实拥有。

    细想一下也是,草原上多爽啊,战马一撒欢就能跑出个一二百里,进了城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再一撒欢那就是非法飚车了,即使警察不敢管,那是要受到良心谴责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车师亡国(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