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1407:29:16

    乱象丛生(二)

    史书上言之凿凿,太监宗爱谋害了拓跋焘,之后众人决定密不发丧。慢着,别着急,慢慢说,众人是谁呀?除了宗爱还有别人吗?对了,关键地方咱们慢慢说,不过慢慢说也不一定说明白。

    众人包括三个人,尚书左仆**兰延、侍中和疋、薛提。首先密不发丧的选择就有问题。既然是宗爱谋害了拓跋焘,就应该为万岁爷报仇、为国除害,为什么把宗爱放在一边不管,而要密不发丧?有点邪恶!

    兰延与和疋有更重要的工作,这二位商量着拥立新君。最有资格的应该是皇孙,太子晃的儿子拓跋濬,符合立嫡的规矩,正宗。不过兰延与和疋相中的另有其人,他们要立拓跋焘的儿子拓跋翰为主,人都请到了宫里,是箭在弦上。关键时刻薛提跳出来捣乱,薛提认为还是应该立嫡皇孙,拓跋濬。这三个人就开始打嘴仗、争论不休,全不把宗爱当回事。按说如果宗爱是谋害拓跋焘的主谋,事后分蛋糕的时候应该以宗爱为主。可现在宗爱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邪!到底谁是主谋?

    在兰延与和疋看来宗爱是一个刑余之人,有啥资格参与大事?既然没有资格参与大事,怎么能有资格成为主谋?

    正在众人商量着如何是好的时候,宗爱充分表现出了反派主角的风采。假传太后旨意,把众人召入宫内一网打尽,具体**作的就是几十个小太监。看起来有点东汉王朝的意味了,太监当家。宗爱选中的皇帝是相对无能的拓跋余。理由倒是很简单,太子晃的儿子肯定不能立,将来很可能是为父报仇,拓跋翰也不能立,智商太高、威信太高,况且与宗爱的关系也是一般般。

    拓跋余也是拓跋焘的儿子,只是排位比较靠后,水平比较差。这就比较好控制,宗爱自然是全权替拓跋余打理一切。

    一日荣登大位就像中了彩票一样,拓跋余走路脚都是飘的,生怕失而复得。拓跋余采取的办法就是收买,见人就赏钱,没几天国库就倒腾空了。即使是这样,毕竟有了皇帝,北魏也没有伤筋动骨,小日子也可以这么过下去。前方的将士还在浴血奋战,趁着拓跋焘去世的这个空档,刘义隆发动了第四次南北大战,刘宋的攻势也是一波紧似一波。不过再紧也没有北魏朝廷里的形势紧。

    宗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点忘乎所以、得陇望蜀。这个意思是越来越明显,连拓跋余也看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奇迹,宗爱一夜暴富,是如何控制住政府与军队的?没有强有力的外援,一个小小太监怎能有这么大的能量?似乎宗爱拥立拓跋余还是得到了有关人士的认可,否则怎么能大权独揽?很邪!

    拓跋余虽然无能,惧死之心总是有,就琢磨着怎么限制一下宗爱的权力。还没等拓跋余有啥实际行动,宗爱倒来了个快刀斩乱麻,直接送拓跋余到阴曹地府。

    这回宗爱也折腾到头了,明目张胆地杀了皇帝那还有王法吗?这是书上记载的宗爱杀的第二个皇帝,却是最后公审宗爱的时候明确指出的宗爱所犯下的唯一罪行。也许这次宗爱是真杀了皇帝,那还了得?

    拓跋余的死讯没有封锁住,以常理度算也不可能封锁住,哪有不透风的墙?禁卫军的一个小军官刘尼看得一清二楚,宗爱也没背着刘尼,满不在乎。刘尼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立谁为帝,一不小心刘尼也推荐了一个人选,嫡皇孙。

    这个建议遭到了宗爱的鄙视,“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忘正平时事乎!”

    这句话透露了点天机,宗爱最怕的是皇孙报父仇。咱哥们只与太子晃的死有关,拓跋焘的死算不到我头上,不怕!

    得到这个答案刘尼很伤心,估计刘尼还是心向太子,就找到了宫中保安总管源贺,源贺又找到了南部尚书陆丽。有文有武,关键是掌握了禁军,宗爱的末日到了。

    这番动乱之后登基的自然是先太子晃的儿子、十三岁的拓跋濬,也就是拓跋焘的嫡孙。宗爱自然是受到了极刑,各种刑罚能用的基本都给宗爱用上了。追究起来宗爱最大的罪名就是杀害了皇帝拓跋余。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乱象丛生(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