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4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2606:47:08

    最后的北凉

    北魏在北面的主要对手毫无疑问还是柔然。不过这几年柔然可是很安静,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南下了。也是被打怕了,屡败屡战也就是一种心态,那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心里啥样自己知道。况且柔然也没有南下的动力。

    柔然控制着伊吾,很可能还控制着焉耆、龟兹等西域国家,已经参与到丝路的大循环之中,根本没有必要再向北魏挑衅。真正使柔然感到如鲠在喉的是控制高昌的高昌北凉。

    自从柔然帮助沮渠安周控制交河城之后,双方的关系又陷入了低谷。当年的合作是有约定的,柔然帮助沮渠安周攻占交河城,沮渠安周给柔然人提供过路方便。然而一事一议,就是一锤子买卖,之后一拍两散、两不相欠。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柔然人获得了一次与刘宋沟通的机会,随后刘义隆就发动了对北魏的进攻。虽然二者之间没有啥直接、必然的联系,但是柔然可汗吐贺真可不真么看。吐贺真从中看到了与刘宋沟通的重要性。如果能经常沟通、经常交流,搞一搞南北对进、联合行动,北魏就会顾此失彼、进退失据。

    但是,可但是,自此以后沮渠安周却掐断了柔然往来刘宋的通路,好几年了柔然人一直没有机会再次来到刘宋。对于沮渠安周这么固执,吐贺真很不理解。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北魏,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呢?为什么呢?

    况且,沮渠安周做的还是刘宋的官。沮渠安周成为高昌北凉的主要领导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刘宋汇报工作,希望得到支持。现在沮渠安周的具体职务是刘宋的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吐贺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沮渠安周之所以希望得到刘宋的封官,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官瘾,也不是没有领导不能活,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号召力。高昌北凉的主体民众都是当年沮渠无讳从敦煌强制迁徙出来的,这其中主要就是汉人。向刘宋称臣,沮渠安周要的只是一个形式,是做给手下的老百姓看的。

    刘宋距离高昌这么远,难道危急时刻真能给沮渠安周什么帮助吗?从本质上讲沮渠安周没有任何加强与刘宋实质性关系的意愿,更不愿意柔然借道高昌与刘宋搞什么联合行动。

    一旦所谓的联合行动真的搞成了,到时候一纸令箭让沮渠安周随军出征,是去还是不去?那就是自讨苦吃、左右为难。从内心深处,沮渠安周也怕与柔然搞得太近,弄不好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主体性。小的与大的搞合作、搞联合、加强沟通,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被吃掉。

    那么沮渠安周就不怕吐贺真用武力吃掉他吗?对于这一点沮渠安周也不是没想过,得出的结论是不怕。这个结论有点武断,也不是没有道理。伊吾一直在柔然手上,柔然也一直是委托别人管理,自己不敢伸手。吐贺真一口吃掉高昌容易,接下来怎么办?没有后续手段,吐贺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高昌周围的这个局势就是这么微妙。柔然看起来控制了西域北路,风光无限,缺了高昌,路就是断的,形成不了势。没有高昌就是现在控制的伊吾也不安全。公元456年的时候,北魏就曾经夺取过伊吾,试图把柔然从丝路的大循环之中请出去。也算是报复柔然在焉耆方向对北魏的挤压。驻守在敦煌的北魏大将尉眷受命执行这项任务。

    事情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攻克伊吾的战斗可以忽略不计,该砍的人,砍了;该抢的东西,抢了。完事之后,尉眷发现了问题。伊吾这个地方没法守,放多少驻军都不合适。人少了,守不住;人多了,施展不开。要打就是没完没了的、旷日持久的大战,还不如在漠北直接找柔然决战。

    放弃伊吾就成了北魏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接下来公元458年冬文成帝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北巡,寻找柔然决战。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十月初的阴山就大雪纷飞了。北方山区的大雪是非同寻常,没有见识过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也许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就会大雪封山,不识路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天气,早上出去还好好的。工作一上午出去一看,车不见了,被大雪埋上了。

    远征漠北遇到这样的天气,文成帝有点心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回军。回军,将士们就会免受风雪之苦;继续前进,白雪茫茫之处,路在何方?更别说大漠深处的柔然主力。继续往前走就是徒劳。徒劳也得走,不走更不利。

    随军而来的尉眷给文成帝提了个醒,“今动大众以威北敌,去都不远而车驾遽还,虏必疑我有内难。将士虽寒,不可不进。”

    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姿态,一个战斗的姿态。越过大漠、雪原,虽然找不到柔然人,也是一个示威之旅。没有武功,也要树石立碑,最起码也得写上到此一游。面对高挂免战牌的柔然人,文成帝真没有什么办法。

    在漠北,文成帝找不到吐贺真的麻烦;在高昌,吐贺真却找到了沮渠安周的麻烦。

    公元460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这一年吐贺真对沮渠安周拔出了马刀,柔然的铁骑冲开了高昌的大门,高昌北凉成为过去式,沮渠家被屠戮殆尽;吐贺真选中的管理高昌的傀儡叫阚伯周。

    从这一年开始高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高昌王国正式诞生。

    没有人知道这个阚伯周的来历,只知道他是阚家的后人。还记得当年逃亡到柔然的前高昌太守阚爽吗?这一年前高昌太守阚爽等人逃亡到柔然整整十八年了。

    从时间上判断,阚伯周很可能是阚爽到柔然之后生下的孩子。十八年了,孩子也应该有十六七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帝王家的孩子早当官,阚伯周正是吐贺真准备了多年的王牌。

    吐贺真在高昌的胜利彻底打通了西域北路,现在才可以真正称得上西域路上的三足鼎立。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车,恐怖的平衡就这样的产生了。

    平衡是这一两年的主题。不仅西域路上是平衡的,中国大地上的三大势力也是基本平衡的。都在私下里无声地舔着自己的伤口,是默默流泪,还是无声叹息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这种短暂的平衡在四年后被柔然人率先打破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四章永康之年之殊途不同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