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8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7-1008:08:41

    意外(下)

    要不说皇帝也忽悠人,真是忽悠你没商量。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柔然新可汗伏图之所以连续两次派使节到北魏,就是为了与北魏建立友好的双边关系。这种情况下柔然怎么可能还阻碍北魏的使节往来西域?与北魏结怨,对马上就要开始的柔然与高车的决斗没有任何好处,以柔然现在的实力、处境断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柔然阻碍交通之说纯属虚构。与其说指责柔然是坏蛋,倒不如说威胁高车不要成为坏蛋。

    收到这样一纸夹枪带棒的诏书,高车王的感受是可想而知。诏书里面的暗示还是很明显的。柔然是当前唯一的坏蛋,是阻碍高昌内附的唯一坏蛋,只要高车王弥俄突不自己戴上坏蛋的帽子就是高枕无忧。当然如果进一步能够擒柔然可汗于麾下,北魏皇帝也一定会很高兴。

    对于鼓动高车与柔然动手这件事北魏皇帝也是不遗余力。

    实际上不用鼓动,高车、柔然都有一战的企图。

    一山不容二虎,今天就到了对决的时刻。伏图已经表现出对北魏足够软的身段,马上就要表现出对高车足够硬的身段。

    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当软的够软的时候,硬的就一定够硬。双方决战的战场设在蒲类海,也就是现在的巴里坤湖,伊吾的正北面,高昌的东北面。估计肯定不是偶遇,是约期会战。

    蒲类海大战,伏图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水准;柔然人也把自己对高车人的心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夫战,勇气也。心理优势看不到、摸不着,却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双方大战多时,高车王弥俄突看看无法获胜,率军缓缓向西退去,一直退了三百里才扎下大营。

    伏图也没有狂歌猛进,而是暂时进驻伊吾北山。

    就在这个时候孟威率领的三千骑兵来到了伊吾。

    左等,人没来;右等,没来人。又是一个失期不止。麴氏高昌的第一次内附行动几乎又莫名其妙的黄了。没有等来高昌人,孟威却等来了高车王弥俄突的使者。使者送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柔然可汗伏图的头发。

    大军一动是地动山摇,孟威的三千人马在伊吾一露面,高车、柔然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产生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对峙中的双方就产生了异动。

    突如其来,北魏在伊吾增兵三千,这就是一个信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孟威的三千人不是前来接应麴嘉内迁的吗,怎么变成了北魏在伊吾增兵三千?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谁知道孟威是来干什么的!在柔然的伏图可汗看来这就是北魏与高车联手对付自己的信号。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伏图收起帐篷、打起背包,走!就要溜之乎也。

    伏图的反应有点过度,犹如惊弓之鸟。也难怪伏图的内心会如此的脆弱,四方之中高车、高昌与老大北魏都是名义上的盟友。最起码北魏接受了这两家的臣服。伏图虽然连续两次派人同宣武帝元恪拉关系,却不仅吃了闭门羹,连礼物都给扔了出来。这种尴尬的状况使伏图内心充满了自卑与胆怯。

    伏图的动作也是很快,听到风声就要跑。这一跑就出了问题。

    柔然、高车两军相距三百里,互相盯得紧紧的,高车人怎么能让伏图从容退走?在高车王弥俄突看来,孟威的三千军马就是自己的援军。这个消息高车人早就知道,皇帝的诏书里不早就说了吗?也许高车人等的就是这个契机。高车的铁骑兜着柔然人的**就杀了过来。一直杀到蒲类海(现在巴里坤湖)的北面,伏图就永远地留在了此地。太平盛世还没有建设成,伏图倒先进了太平间。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还要回家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