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2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0206:40:05

    中兴之主胡洛司

    胡洛司的父亲就是萨珊国王卡瓦德,胡洛司一家与嚈哒人有血海深仇,胡洛司的爷爷卑路斯就折在嚈哒人手里。室点密的提议搔到了胡洛司的痒处,双方一拍即合。

    胡洛司在家里面排行老二,按说王位与他没什么关系,但是国内外各方势力角逐之下胡洛司逐渐成为老爸卡瓦德唯一的选择。

    在卡瓦德时代萨珊国内的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代表着大贵族、袄教祭司阶层,另一派就是马兹达克运动代表的底层民众。卡瓦德与马兹达克运动的关系就是狼与狈的关系,互相利用。没有卡瓦德的支持,马兹达克运动很难有现在的规模,没有马兹达克运动的推波助澜,卡瓦德也很难坐稳自己的国王宝座。

    有道是玩火者必**,卡瓦德与马兹达克运动毕竟是两条道上的马车,三十年的亲密合作不是使双方越走越近,而是渐行渐远。

    萨珊国王卡瓦德永远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马兹达克运动的信徒,毕竟他才是萨珊最大的贵族,最大的袄教头目。对于这一点马兹达克运动的领导人马兹达克也非常清楚。培养接班人要趁早,要从孩子抓起。为了彻底地在萨珊推行马兹达克运动的理念,马兹达克就把手伸到了卡瓦德家族。

    在马兹达克精心培养之下,卡瓦德的大儿子卡乌斯脱颖而出成为马兹达克运动在萨珊皇族的代言人。到了卡瓦德晚年,在萨珊王位继承的问题上就形成马兹达克培养的卡乌斯与贵族、袄教僧侣们支持的胡洛司对决的局面。

    这个问题使卡瓦德很头痛。

    马兹达克运动在萨珊三十年的实践,将萨珊的贵族统治冲击的面目全非。财产、土地,甚至女人都公有,这种情况在贵族们看来就是乱了套了。消灭剥削、消灭不平等,这种理念倒是很先进,但是马兹达克运动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贵族体系被推翻之后,国王还有什么用?在那个时候如何组织这个国家?打烂一个旧世界容易,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也好似一个世纪难题。

    马兹达克运动的势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卡瓦德不得不作出了一个非常规的选择。为了保证次子胡洛司顺利登基,卡瓦德希望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能够收养胡洛司。这完全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选择,全然不顾双方正处在战争状态。接受前往拜占庭谈判任务的是卡瓦德的主要助手,宰相以及军队的总司令西雅瓦什。

    熟悉中国历史的同学们都清楚,一到传位的时候肯定是流言满天飞,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位西雅瓦什算是双面谍,西雅瓦什同马兹达克的关系也是非比寻常。这种情况下谈判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估计拜占庭的查士丁尼都被西雅瓦什忽悠的不明所以了。

    这就是逼迫卡瓦德亲自出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卡瓦德先是杀了西雅瓦什,之后公开屠杀马兹达克运动的成员,最后以开辩论会的名义办了一桌鸿门宴,把马兹达克运动的领袖们一网打尽。这就为胡洛司登基扫平了障碍。

    胡洛司成为国王的时候萨珊与拜占庭正处在战争状态。卡瓦德突然去世,前线的萨珊贵族与袄教祭司们随即拥立胡洛司为萨珊国王。这一年是公元531年,距离大规模的镇压马兹达克运动也仅有一、两年的时间。

    受命于危难之际,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内忧外患的胡洛司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两件事,第一,平灭了哥哥卡乌斯的叛乱,顺道把弟弟扎姆也杀了,彻底变成孤家寡人,按照西方的说法那是唯一的、合法的王位继承人;第二,迅速地与拜占庭缔结了合约,之后全力进行内部改革。

    胡洛司的改革有三项,每一项都与加强皇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项就是恢复贵族阶层。很多贵族在马兹达克运动过程中不仅失去了财产,还破落成平民。现在一律恢复贵族的身份,这就是天上掉馅饼,这些人还不把胡洛司当神供着?这也就造就了一个以国王马首是瞻的新贵族阶层。

    第二项改革就是税制改革,增加政府的收入。关于这个胡洛司说的很清楚,国库必须征收足够的钱,以备不时之需。新税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地方官没有办法弄虚作假了,税收一律上缴国库。钱,掌握在胡洛司的手里了,有钱的就是大爷。那么,什么是胡洛司的不时之需呢?那就是第三项改革,军队改革。

    第三项改革是军队专业化、国家化。传统的萨珊军队分成两部分,甲种部队是自带武器的、由贵族组成的民兵;乙种部队就是没啥训练的农民了。这样的队伍既难以保证战斗力,国王也难以控制。有了钱之后,胡洛司成立了一只由国家装备的、受命于而且只受命于国王的常备军。

    三项措施一出笼,萨珊的国力立即上了一个台阶,胡洛司有枪、有钱、有人,不仅内部的贵族们、袄教祭司们老实了,也可以纵马四方、开疆扩土了。按说嚈哒是萨珊的世仇,但是胡洛司并没有急吼吼地找嚈哒人报仇,胡洛司的主要目标还是西部的拜占庭。先报个战绩吧:

    公元542年萨珊攻占叙利亚重镇安条克;之后亚美尼亚成为萨珊的一个省;

    到公元550年的时候萨珊与拜占庭争夺的焦点变成了北部的拉齐卡。

    这么一个强盛的萨珊正是突厥人梦寐以求的盟友。当麹斌来到於都斤山(杭爱山)的时候,木杆可汗与叔叔室点密正在筹划的就是与萨珊波斯的联合。

    室点密虽然是叔叔,是留守金山(阿尔泰山)的大叶户,是独当一面西部主将,木杆可汗毕竟是突厥人的大可汗,这么重大的事还得大可汗拍板。

    初夏的於都斤山(杭爱山)是碧空万里,白云飘飘,满山谷的马群、羊群让麹斌见识到什么是富庶,一队队的突厥铁骑让麹斌感受到了突厥人的朝气蓬勃与蒸蒸日上,麹斌再一次意识到高昌是如此的渺小,来时准备的说辞是基本用不上了。

    面对木杆可汗,麹斌是强作镇定,侃侃而谈。再能说也只能是绞尽脑汁勉强应付,实力远比言辞有用得多。“陈之以祸福”是不大可能了,福总是人家的、祸却可能是自己的,不过“应之以机变”还是体现了麹斌的水准。

    高昌虽小也是塞外的明珠,在突厥的西域序列里高昌应该拥有相应的地位。“厥主钦其英规,士众畏其雄略”,总算是不辱使命,因祸得福,为高昌王麹宝茂领回一个突厥大妞。

    这就算结亲了,啥友谊也没有这种牢固的革命友谊深厚。木杆可汗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高昌王麹宝茂,年貌相当、门当户对正合适。顺便木杆可汗也给了麹宝茂一个突厥爵号,颉利发。

    颉利发这是突厥封给异性的最高爵位了,也许这还是木杆可汗分封的第一个异性颉利发。麹宝茂的运气还是不坏,是否感觉到了其中的温暖也只有当事人知道。

    麹斌一手提着委任状,一手牵着骏马,马上坐着的就是突厥公主,一行人蹒跚着向高昌而去。当然真正的大婚不会这么寒酸,那得大操大办,得来点奢侈的。

    送走了麹斌,也就是接收了高昌,木杆可汗的丝绸之路一盘棋也只是下了一小步。一个小小的成功而以,木杆可汗的日子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假道伐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