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3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0706:47:26

    蚕丝公主(下)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经过丝绸之路的传播,萨珊人获得种桑养蚕的技术,学会纺织也是很正常的。萨珊人生产的丝绸产品还有一个专用的名字,波斯锦。

    波斯锦、波斯锦,顾名思义,就是波斯生产的丝锦。在中国历史上“波斯锦”这个名词在正史里出现的比较晚,但是考古发现这个词诞生的并不晚。在高昌地区的考古发掘中曾经发现过关于波斯锦的记载,大致相当于公元482年左右。这就比较早了,那个时候麹氏高昌国还没有建立。也就是说最晚在公元482年萨珊人已经掌握了种桑养蚕的技术,至于这个水平有多高就不清楚了。有一点是确定的,波斯锦的花色、式样与中原的大不相同。

    典型的波斯锦一般都有含绶鸟的图案,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含绶鸟就是颈有绶带的立鸟,这是比较典型的波斯锦的图案。至于含绶鸟是啥意思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有学问深的同学可以教授一二。也许是权力、荣光的象征,也许就同我们的双喜字、百封朝阳差不多。

    虽然波斯锦比较有特色,但是想要把它与其他的丝织物区分开还不是很容易,最起码得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无所不在的山寨产品也增加了鉴别的难度。后世,也就是隋朝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刚刚登基称帝的时候,距离现在也就二、三十年。当时波斯人朝贡的时候就献上了波斯锦,很快山寨产品就出现了。

    “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组织殊丽,上命(何)稠为之,(何)稠锦既成,逾所献者”。这还算是有组织的山寨,超级山寨。为什么说是超级山寨,仿制品要比真品的质量还好。如果所有的山寨产品都能有这个品质的话,那就实了。

    仿制产品的质量这么好估计肯定有返销到波斯的,估计也肯定有在中原定制的,然后外销到波斯等地。皇帝的皇家织工自然不会做这样的工作,民间织工接这种活是阻挡不了的。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塞外的明珠,高昌。

    高昌是除中原之外另一个全面掌握蚕丝纺织技术的地区。这与高昌人口的来源有关。高昌的常住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中原逃难到西域的难民。有的是举家前来,有的更是举族前来,啥技术都能带出去。高昌这个地方又“宜于养蚕”,要原料有原料、要技术有技术,还有善于经商的栗特人,纺织业相不发达都难。

    可以想象,精明的栗特商人以高昌为基地,既卖生丝(桑蚕茧缫丝后所得的产品),又生产丝绸,还可以按订单定制,真正的一条龙。钱,估计都赚飞了。这也就难免被别人惦记上,有点势力的人就可以设个卡子、派个人,收税取富。

    这就有点扯远了。总之,当突厥人消灭嚈哒成为中亚霸主的时候,萨珊人已经学会了种桑养蚕,并且有了国货了。估计萨珊人早就知道养蚕的秘密了,否则波斯锦也不会成为进贡中原的礼物。现在波斯人更需要的是生丝,原材料,而不是成品。双方的贸易需求有差距,几乎没有交集,难怪胡洛司会被卡托尔福斯打动,这是萨珊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决定的。

    而另一个打动胡洛司的理由,更是让胡洛司难以拒绝,垄断。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垄断与贸易保护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