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7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2607:02:07

    狐假虎威(下)

    莫何可汗的西征军一路向西,所向披靡,阿波可汗几乎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是秀才搬家都是书(输)。突厥各部前来归附得非常之多,有隋廷这杆大旗的号召力,莫何可汗自然是顺风顺水。

    输得太惨了,阿波可汗大逻便在阵中被擒,随即被献俘长安。远离了草原的风波,阿波可汗大逻便在长安渡完了自己的余生,是苦是乐有谁知道?

    阿波可汗的族人却没有完全被莫何可汗吞并。鞅素特勤的儿子被拥立为可汗,这就是尼利可汗。特勤是突厥的一个官职,一般都是由阿史那家的子弟担任。

    阿波可汗的部落前后怎么差距这么大?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整个亚洲大陆上最强的就是隋军,想必处罗侯已经知道了当年史万岁震慑阿波可汗部落的传奇。隋朝的鼓乐、幡旗更是突厥人所没有的。莫何可汗的阵中出现了这些东西,那就是隋军参战的标志,阿波可汗的族人早已经失去了与隋军对阵的勇气。莫何可汗正是抓住了人性的这个弱点。

    离强而合弱,强弱一夕之间又发生了变化。

    连阿波可汗都成了俘虏,大部分的部落自然也都被兼并了。前面就是达头可汗,莫何可汗能止步不前吗?

    一统突厥,千秋功业,机会就在眼前,莫何可汗怎能让机会从手边溜走?

    威震西域,独立多年,天高皇帝远,老江湖达头可汗怎能让莫何可汗的兵锋加到自己身上?

    贤侄见老叔,刀兵相见显然有点不合时宜。莫何可汗要的是突厥各部的承认与拥戴,而不是征伐、杀戮的快感。况且西部有点太遥远了,莫何可汗的胃口再好也无法把这一切都吞下来。留着达头可汗给自己镇守西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况且,很快叔侄二人就找到了共同的敌人萨珊波斯。

    公元588年这个时候,萨珊波斯的突厥人之子已经登基十年了。十年间霍尔米兹德四世与周围主要邻居的关系都搞僵了。西面与罗马拜占庭大打出手,东面与突厥人也是疙疙瘩瘩。

    现在突厥人的新任大可汗来了,莫何可汗就被叔叔达头可汗引向了与萨珊决斗的战场。内战,毕竟只是平叛;开疆扩土,才能尽显大可汗的风采。

    莫何可汗进入西域之后的经历在史书上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但是我们却知道一个非常不幸的结果,莫何可汗中流矢身亡。

    这一段的经历想来应该很精彩,如何处理与相对独立的达头可汗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莫何可汗的英年早逝使这个谜团更加吸引人,谁**的这一箭更是一个观众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有的专家考证是达头可汗**的这一箭,莫何可汗在于达头可汗的战斗中死于小概率事件,流矢。显然这个可能性很小,达头可汗还没有公开挑战大可汗的权威。

    但是在同一时期,西方的记载中确有一位突厥可汗死于萨珊波斯的流矢,时间地点也都与莫何可汗相对应。据此也有专家认定莫何可汗死于远征萨珊波斯。

    公元588年的时候霍尔米兹德四世正在西部战场上与罗马拜占庭开战,相对空虚的东部正好给莫何可汗以可乘之机。据西方的记载,莫何可汗率领三十万大军攻入了萨珊,随军有象军、狮军,甚是吓人。这就有点搞笑,萨珊虽然盛产狮子,突厥人也不一定能有训练有素的狮军,估计可信性比较低。

    危难之际,霍尔米兹德四世启用了萨珊的名将、出身米赫朗家族的巴赫兰-处宾。巴赫兰对付突厥人的手段就是弓箭。密集的弓箭之下,突厥人的象军、狮军四散奔逃,整个队列也就乱了方寸。莫何可汗死于阵中,莫何可汗的儿子巴尔穆达也成了萨珊人的俘虏。

    盛极而衰、乐极生悲,莫何可汗由一颗灿烂的新星变成了划过天空的流星。

    这一败也是突厥人的一个惨败,顺势东进的萨珊人甚至拿下了突厥人的要塞沛肯城,突厥人无数的财宝落到了萨珊人的腰包里,据说仅运送财宝的骆驼就用了二百多头。沛肯城距离布哈拉不远。布哈拉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历史名城,现在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当时属于昭武九姓的安国。

    萨珊一战,突厥人损失惨重,斯人已去,大可汗位历史地落到了雍虞闾手上,推都没法推。这就是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简称都蓝可汗。

    公元588年年底,都蓝可汗的使者来到长安的时候,隋廷平灭南陈的战役已经接近尾声了。灭陈,统一长城以南的广大国土是近三百年来多少英雄的梦想,今天实现这一梦想的英雄就是隋文帝的第二子晋王杨广。这一年杨广二十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灭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