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8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07:00:59

    一扇屏风(下)

    如果说边境的变化让隋廷有些莫名其妙,杨钦这件事就让隋文帝勃然大怒。

    这么绝密的事隋文帝怎么知道地?谁也不是傻子,隋文帝也没闲着。雍虞闾成为都蓝可汗之后,长孙晟受命持节护突厥。护者,保护也。咋保护?吃吃喝喝呗,请客送礼、拉关系、拜把子,用文明词说就是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长孙晟主要的工作对象是突利可汗染干。染干不仅与长孙晟有着父子两代的交情,而且怎么看怎么像都蓝可汗的竞争对手。辈分相同、出身相同(都是可汗子),能力也有一拼。

    有突利可汗帮忙,草原上什么事能够瞒住长孙晟?

    杨钦的出现使局势变得有点复杂,却也是一个试金石。更让隋文帝感到警惕的是在杨钦逃亡到突厥不久,都蓝可汗居然接连给隋文帝送了两样不寻常的宝贝,七宝盎、于阗玉杖。隋文帝的心不禁悬了起来。西征的都蓝可汗已经打到了于阗,不可谓不远。

    随即隋文帝就打出了软、硬两手。

    软的是长孙晟。长孙晟单刀直入,前往都蓝可汗的牙帐具体交涉杨钦的事儿。来而不往非礼也,长孙晟也给大义公主带去一份礼物,就是这扇南陈的屏风。

    来到都蓝可汗的牙帐才发现物是人非了。大义公主的态度变化很多,有点趾高气扬的感觉了。南陈屏风的出现更加刺激了大义公主的神经,此情此景,多年的郁闷喷发而出。诗写得真不错,真情实感,否则也不会传下来。

    对于杨钦这个人,都蓝可汗两口子配合地倒是很默契,一问三不知,没听说、没见着、不知哪去了。

    都是老江湖了,这能糊弄住长孙晟吗?

    既然话不投机,那就先回去吧,看看主要领导怎么说。长孙晟此行主要是探路,一是要看看是否真有杨钦这么个人,虽然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长孙晟心里的答案却基本是肯定的,否则大义公主怎能有如此的变化;再者就是探探大义公主两口子的政治态度,一看之下更确认了长孙晟的猜测。

    得到这样一个报告,隋文帝的感觉可想而知,必欲除杨钦而后快。太可恶了。

    一事不妨二主,长孙晟再次来到了突厥。没有就是没有,同来多少次没有关系,都蓝可汗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地。

    抓奸捉双、捉贼见赃,长孙晟略施小计,就把杨钦生擒活捉了。啥计策?贿赂!长孙晟拿出二百两银子贿赂了一个知情人,杨钦就落网了。

    二百两银子花得值,不仅抓住了杨钦,还获得了一件桃色新闻,具体是啥咱们以后再说。

    活人都抓住了,都蓝可汗抵赖是抵赖不了了,想翻脸又有点不敢。隋廷硬得一手已经打了出来,当年的名牌说客、老将贺若宜被派到了灵州,也就是宁夏这一带;隋军在朔州(山西马邑附近)方向的屯田也已经粗具规模了。屯田就是军垦,地点正在长城之外。刚开始屯田的时候,突厥人没在意,现在看看才发现处处都是机关。

    思来想去,小不忍则乱大谋。都蓝可汗还有更大的追求,隋廷暂时还是惹不起,杨钦就只有牺牲掉了。

    西征,都蓝可汗就是要西征。为了保证西征的胜利,内部整风是必要的。咋整风?顺则昌、逆则亡,就是亲兄弟也不行。

    都蓝可汗的弟弟钦羽设,不知道为啥得罪了都蓝可汗,被阵前击斩。书上提到的原因是钦羽设的部落比较强盛,但是再强盛也在大可汗的领导之下,强盛显然不是根本原因。能够提起来的,显而易见的,或者是心向隋廷、或者是不满意都蓝可汗的地位,总之犯了领导的忌了。

    谁说都蓝可汗赢弱不堪,沙钵略可汗真是看走了眼。

    西征归西征,都蓝可汗对隋廷的温柔攻势却一点没减弱,甚至加了码。公元592年的贡品就比往年多很多,都蓝可汗居然还在内部取得了共识,要求恢复关市。一个看似忠贞的属国要求正常的贸易往来,隋文帝虽然满心不愿意,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拒绝。

    不是有离强而合弱的国策吗?草原上就都蓝可汗一个人,能够同都蓝可汗较劲的人都难找。这时候一个疑问油然而生,达头可汗哪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亡国之裙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