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8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408:29:07

    武斗不如文斗(上)

    草原上有两个小可汗,阿波可汗这一系的泥利可汗、莫何可汗处罗侯的儿子突利可汗染干。染干的可汗位应该是都蓝可汗封的,估计很难支持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不愧是爷爷辈的老可汗一眼就相中了泥利可汗,目光很独到。

    泥利可汗应该说与都蓝可汗代表的沙钵略可汗这一系有着血海深仇,阿波可汗现在不还在长安赋闲吗?这个扣很难解,泥利可汗简直就是上天给达头可汗准备的礼物。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达头可汗刚要伸手把泥利可汗抓在怀里,突然发现另一只小手比他的还要快、还要准。谁呀?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真是很活跃呀,心里有事难静坐。认贼作父那就是权宜之计,岂能当真?报仇才是念念不忘的,以至于连杨钦那样的冒牌货都激起公主内心的层层涟漪。

    要报仇、要申冤,大义公主的逻辑还是很简单,那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统一的突厥,那就必须把都蓝可汗扶上墙。内部的唯一障碍就是达头可汗,彻底征服那是不太可能,那也要形成一个强大的外势,让达头可汗不敢轻举妄动。争取泥利可汗就成了必然之举。

    双方虽然有仇,冤家宜结不宜解,不过也不是没有说词。坏事都推到前任莫何可汗身上,反正人也不在了,脏水随便泼。还别说,泥利可汗还真被说动心了。正在犹豫不决,前思后想,欲拒还休,再加把劲也许就半推半就了。就在这个时候,隋文帝打出了最狠的一张牌。

    长孙晟的二次突厥之行,杀了杨钦,却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效应。都蓝可汗该干啥干啥,更起劲了。

    朝廷之上,君臣就开起了诸葛亮会,商量商量吧,咋办?

    “杀大义公主!”

    闻喜县公、内史侍郎裴矩出了这么个主意。裴矩是河东人氏,“幼年丧父、长而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原先在北齐做官,北齐灭亡之后就被当时的定州州长、现在的隋文帝收在了门下,做记室。之后隋文帝当上北周丞相的时候就把裴矩招到丞相府,继续做记室,也就是隋文帝的文胆。

    别看裴矩搞得是文字工作,升迁靠的却是军功,平陈大战也是到了前线的。今天这个主意充分体现了裴矩的“有智数”,也就是有心计。

    杀大义公主确实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但是都蓝可汗能同意吗?别杀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杀不了大义公主,再把都蓝可汗激反了。

    “不能!”

    对于满朝文武的这个担心,裴矩是一口否定。为啥?隋廷手上有两张好牌。一张就是长孙晟带回来的桃色新闻,这个新闻是关于大义公主的,大义公主养了小白脸。就这个消息就可以让都蓝可汗糊涂半天、恶心半年。

    另一张牌却是有人送上门来地,隋廷与都蓝可汗之间有来有往互不相让,都忽视了旁边看热闹的。看热闹的却不甘寂寞。

    看热闹的就是突利可汗,也就是处罗侯的儿子染干。突利可汗的使者就在长安,使命只有一个,求亲。

    想结亲,好啊!要点彩礼不过分吧?按照裴矩的想法可以让突利可汗在内部做做工作,兄弟之间无话不谈,事半功倍。大义公主的人头就当彩礼了。

    杀掉大义公主,对突利可汗来说那就是损人利己的好事,要不遗余力地去做。大义公主一死,都蓝可汗与隋廷的关系也就断了,突利可汗的机会也就来了。

    确实是张好牌,但是隋文帝还是不托底,杀大义公主这个动作毕竟太大了。要温水煮青蛙才更有味道。于是隋文帝正式下诏废黜了大义公主,原因嘛,不守妇道、乱搞男女关系。

    又怕都蓝可汗受不了这个刺激,隋文帝派出特使,四辆香车,载着四位美女。啊,色贿!打个巴掌,还要给个甜枣。特使也很特别,不再是文武双全的长孙晟了,而是大学者牛弘。牛弘是真正的文化人,那是隋廷编辑古书、修订音乐的大才。也就是这么香艳的事情才能劳动牛弘的大驾。都蓝可汗真够幸运的。

    隋廷送来的四位美女是否让都蓝可汗心旷神怡、神魂颠倒我们不得而知,杀大义公主的诏命却让都蓝可汗很窝心。想想这个理由就不仅仅是窝心了。家丑不可外扬,出了这种事得捂住,得和谐喽。

    偏偏在这个时候,突利可汗来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恰恰当当堵了个正着。捂不住了,和谐不了了,见报了、曝光了、上围脖了。更让都蓝可汗难堪地,突利可汗连奸夫是谁都门清,比自己知道地还全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武斗不如文斗(中)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