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0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007:07:24

    韦节、杜行满

    对于韦节、杜行满的西行我们了解的非常少,也许是已知的几次官派西域考察中最少的一次。据说回来之后韦节曾经写了一本《韦节西番记》以记录一路上的见闻,只是现在见不到了,估计是亡佚了。

    惟其资料太少,整个过程就显得雾蒙蒙的,而且似乎在现实中的影响力也比其他的考察差很多。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韦、杜之行带回来的礼物,个个都是精品。比如说羁宾的玛瑙杯、安国的无色盐、王舍城的佛经,最出彩的还是史国,不仅有火鼠毛、狮子皮这样的珍稀物品,还有十名舞女。

    韦节、杜行满在隋炀帝登基不久就奉命西行,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些个礼物。多年之后中原王朝的使节又出现在西域本身就有很强的指标性意义。康国、史国、挹怛(嚈哒)、安国、罽宾、王舍城,整个行程所提到的这几个国家也是很有意思。

    康国、史国、挹怛(嚈哒)、安国,这几个国家都在药杀水(锡尔河)的南岸,仅仅一岸之隔就避开了石国。也许正是为了避开西突厥在石国的小可汗。随后韦、杜一行就南下绕道去罽宾、王舍城了。这也正反映了此时隋廷与西突厥互不相知的关系。

    就这个路线来说,现在的费尔干就是必经之路。经传统的西域南、北两路都可以到达这里。走吐谷浑路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现在的吐谷浑王伏允还是隋朝的女婿。

    吐谷浑与隋廷是公元597年结成姻亲的,当时隋文帝把光化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王吕伏。吕伏是在公元591年接班的,也算前吐谷浑王夸吕晚年内乱的幸运儿。

    接班之后的吕伏也是诚惶诚恐,生怕隋廷乘人之危。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了。隋文帝在处理吐谷浑的问题上表现得很有节制,或者说很绥靖。既没有趁乱灭之,又不接受前来内附的。表现出了所谓的大仁大意,与对待突厥时的表现判若两人。让人不明所以。也许隋文帝只是不想两面作战罢了。

    双方各怀心腹事,似乎都有和好的意图,最后结成姻亲就很自然了。但是吐谷浑的内乱似乎没有结束。在大婚一年以后,吕伏被一场政变夺去了生命,伏允在公元597年登上吐谷浑王宝座的。

    想来吕伏是想通过与隋廷的婚姻巩固自己的统治,很可惜看起来隋廷的影响力没有想像的那么大。

    杀了隋廷的女婿,这就是公开挑衅了。更可气的是伏允还希望按照收继婚的风俗“兄死妻嫂”。

    兄死妻嫂虽然是吐谷浑的风俗,却不符合现在的情势。隋朝的女婿都可以被随便干掉,天朝的颜面何在?如果允婚的话就是公然的纵容了。

    很遗憾,隋文帝没有给我们任何惊喜。一句“同意”告诉我们猫也有被老鼠吓着的时候,伏允恭敬的神情下面也许是沾沾自喜,也许是什么说不出口的东西??????

    相信韦节、杜行满西行的时候,吐谷浑已经变成了一个问题,已经变成了阻碍交通的障碍。实践出真知,在他们眼里似乎隋廷很好糊弄。后来隋廷的死敌、突厥的步迦可汗南逃吐谷浑的时候也没见吐谷浑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吐谷浑这条路估计是走不通了。那么还有高昌路、鄯善路。隋文帝这个时代东西贸易还是很兴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河西的张掖、以及塞外的伊吾。这两个城市都是胡商聚集之处,也正是物资流通中转的枢纽。也为此才被歹人惦记,吐谷浑人就经常来张掖一日游,期待能够抢些什么、劫点什么。

    客观上说经张掖、敦煌出关,然后沿传统的西域南路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走高昌路虽然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势,但是在情况不明的时候有些冒险了。生命还是第一位的。

    对于韦节、杜行满的西行我们就大致了解这么多了。虽然没有直接与西突厥的人面对面的接触,道听途说也是消息的一个来源。泥撅处罗可汗在西域的作为肯定很快会传回隋廷,估计这也是隋炀帝翘首以盼的东西。

    不过当韦节、杜行满回到隋都的时候,带回去的也只能是旧知旧闻了。计划没有变化快,泥撅处罗可汗在西域的统治已经松动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愚蠢不是错误,是灾难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