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0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807:58:19

    此根大香

    公元607年隋炀帝启程北巡,长孙晟作为联络官先行一步给领导打前站。

    炀帝可以说是马不停蹄,三月初刚刚回到长安。这也就刚刚休息了不到一个月,真够勤政的。没办法国家太大、事儿太多,炀帝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想干大事就得不辞辛劳。

    此次北巡的随行人员数十万,大队人马的行进哪有那么快,一天走个几十里就不错了。长孙晟可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不一日来到了启民可汗的大帐。

    皇帝北巡,让启民可汗有点摸不着头脑。没接待过这个级别的领导,有点不知所措。思来想去,启民可汗决定得在领导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自己虽然身在漠南,也不是吃干饭的,也是能为国家出力的。这么一想,英雄贴就撒出去了,远近的部落首领都得来接驾。

    这就来了一大群,长孙晟怎么看着怎么眼晕。这些草原部落聚集在启民可汗的大帐想干什么?天子在他们心中有分量吗?

    启民可汗与长孙晟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哪有不高兴的?先开侃,后入席,这是少不了的。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就着羊肉串、烤羊腿,爽!

    吃着、喝着,启民可汗突然发现长孙晟的神情有些不对,有点发呆。似乎专注地看着什么。顺着长孙晟的眼神一看,没啥特殊的东西呀。

    看到启民可汗在注意自己,长孙晟似乎回过神来了。用手一指,“此根大香!”原来长孙晟注意的是帐篷边上的一根草。长孙晟这就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想要试试启民可汗的心思。

    “香?”听到长孙晟称赞这根草大香,启民可汗有点莫名其妙。

    “对,香!”

    启民可汗站起身来,亲自闻了一下,疑惑地看着长孙晟,“没啥特殊的味道,草原上普普通通的一棵草。”

    “哦,”长孙晟故作恍然大悟之状,连连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理会错了。”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里面一定有文章。启民可汗连连作揖,“老叔,开导开导我。”

    长孙晟也没客气,等的就是这句话,“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

    一听这话,启民可汗惊出一身冷哈。看看不懂规矩,险些出错。啥也不说了,心动不如行动。站起身来,拔出腰刀亲自把那颗草挖了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座的部落首领放下酒筷,快马加鞭赶紧回家,大扫除!

    这还不算,“举国就役而开御道。”从启民可汗的牙帐向南一直修到榆林的北部,向东一直修到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附近)。据说全长三千里,宽百步,也就是大概七十多米宽。够规格了,放在现在就是高速公路的标准。

    不用说,长孙晟心中暗喜,有点接驾的意思了。

    岂止如此,启民可汗的连续派出两批迎接使入朝觐见皇帝陛下。第一批是启民可汗的儿子,拓特勒;第二批是启民可汗的侄子毗黎伽特勒。启民可汗还提出了请求,希望亲自入关迎接圣驾。一连串的动作让隋炀帝有点目不暇接,不过领导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启民可汗亲自入关有点不合体制,免了!

    六月圣驾来到连谷,炀帝不再往前走了,要在此演武较技,也就是围猎。这是出塞前的一场武戏。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旁,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此次随行的军士五、六十万,隋炀帝也想让周围的看客见识一下隋军的威武。大军耀武扬威之后,圣驾进驻榆林郡,这就要出塞了。

    在榆林隋炀帝君臣之间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行军。当年汉武帝北巡的时候,整个队伍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绵延千里,威风之至。现在要出塞了,有人建议隋炀帝也来这一手,要的就是这个气派。结果遭到云州刺史周法尚的严厉驳斥。

    在周法尚看来这就是在玩火。一旦有人攻击,则首尾不能相顾,隋炀帝的小命就危险了。真正的选择应该是四方大阵,“结为方阵,四面外距,六宫及百官家口并住其间。若有变起,当头分抗,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此与据城理亦何异!若战而捷,抽骑追奔,或战不利,屯营自守。臣谓牢固万全之策也。”

    在将军们看来此次北巡并不是逍遥之旅,在突厥人的风向并不明确的情况下,越接近塞外危险就越大。将军们求得是万全,圣驾的安危岂能寄托于他人的善意。

    进驻榆林之后,隋炀帝小憩数日。说是小憩,也休息不着,有几件重大的外交事件需要炀帝处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西域图志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