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乡土药神

正文 第 26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侍獍桑俊?br />

    胡叔眼睛一瞪,胡母止口不问了,但眼中的疑惑更甚,有些担忧地眼神在胡叔的伤腿和银针上打转。

    “妈,你就放心吧。”胡秋月解释道:“这是鱼骨针,是针灸的一种工具。”

    骨针不同于银针。银针的样式相对一致,而骨针却形状各异。骨针是原生态的东西,其本身沾染了动物的灵气,特别是生命时间越长久,骨针的疗效就越好。如果使用得当,其疗效比银针要好几倍。

    鱼骨针,在韧性、细度等方面,都非常适合施展黄帝九针。

    用百年金鲤尾鳍做的鱼骨针,坚韧不易折断,灵气充足活泼,更是施展黄帝九针的上上之选。

    --------

    马上强推了,心情激动啊。

    第十八章 接脉

    第十八章接脉

    甘松手一抖,一支鱼骨针刺入胡叔脚底的涌泉穴,没有取出,这叫定海神针。Www;

    “哎哟,我的妈。”胡母拍了拍胸口,揉了揉太阳穴。她连动作都没看清,便发现老伴的脚上长出了一根刺,这刺得多深了。

    胡秋月扶住母亲,道:“妈,你到隔壁休息一下吧,等这边完了,我再叫你。”

    “浑家,你胆子小,别看了。”胡叔一笑,道:“我这脚就是一团泥巴,插再多的针也没关系,一点也不会痛。”

    胡母离开,甘松从足阳明胃经开始,第二针刺向了胡叔的厉兑穴。

    胡叔经脉折断之后,足阳明胃经缩回到厉兑穴的位置。甘松的治疗方案便是,把经脉重新拉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下一步,要把经脉拉回到内庭穴,需要使用黄帝九针的拉针技巧。

    甘松右手按住刺在厉兑穴上的骨针,左手伸出食指,轻轻压住针身。柔软的鱼骨针中部一弯,尖端便通过肌肉的缝隙向前穿出,带动缩回的经脉上行。拉到内庭穴的位置,甘松的右手中指代替了左手中指的位置,右手则取出另一根鱼骨针,刺向内庭穴,将经脉定在内庭穴。

    取出厉兑穴的鱼骨针,甘松呼了一口气。

    拉针法是黄帝九针之一,实施起来可不简单,需要对身体肌肉和经脉极为熟悉,一旦走错了方向和位置,就会前功尽弃。

    并且,一不小心就会将经脉的尖端破坏掉,不再有治愈的希望。

    在现代仪器的帮助下,魏教授勉强可以勉强施展拉针法。

    其实,魏香只会黄帝九针之中其中的两针,刺针法和捻针法。

    甘松也是第一次使用拉针法,通过鼻子闻到病人的气味,从而细微地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在施术过程中,闻到病人身体的反应,就好比有一台精密的现代仪器,甚至比现代仪器还要精确。

    “你这是编鱼网?”胡叔半躺着的身体,眼睛可以看到脚上的情况。

    甘松回以一笑,继续专注地施针。这时候,他不敢掉以轻心,任何疏忽都可能失败!

    有了第一针的成功经验,甘松用针时快了很多,经陷谷、冲阳、解溪、丰隆、下巨虚、条口、上巨虚,将经脉拉到了膝盖之下的足三里,定了下来。

    接下来,甘松从腹股沟的气冲穴开始,向下把足阳明胃经拉到髀关穴,再经伏兔、阴市,拉到膝盖之上的梁丘穴。

    “我感觉胃子胀胀的,有点不舒服。”胡叔用手在胃子上按摩起来。

    “这是正常反应。”甘松解释道:“我现在接的脉叫足阳明胃经,有条分支进入胃中,经脉有了变化,胃便会有反应。感觉到胃子胀,是经脉不通、气血郁结的表现。”

    “嗯。”胡叔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继续看甘松施针。

    “这孩子还是有两下子的,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我这腿病?”胡叔心里燃起了希望。

    犊鼻,上下经脉的交接之处,位于膝盖眼上。

    上下断裂的经脉要在犊鼻处完全融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甘松要用到另一种针法--续针法!

    顾名思义,续针法便是续接经脉,将两股本来已经断裂的经脉接在一起。

    续脉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要愈合在一起,很不容易。

    甘松用拉针法将梁丘穴的经脉拉到犊鼻穴上,将经脉定在犊鼻穴。再把内庭穴的经脉同样拉到犊鼻穴。然后,用第三根银针将两股经脉串在一起。

    “啊!”经脉接通,胡叔感觉到了腿上传来巨痛,腿上的肌肉一阵颤抖。幸好胡叔的脚被木板固定住,鱼骨针牢牢地插在犊鼻穴,没有被抖落。

    片刻之后,胡叔想到自己不哼一声的承诺,赶紧闭上嘴巴,额头上的青筋直冒,忍得很辛苦。但是,心里却笑了,多少年了,这双废腿终于有了反应。

    有了反应好啊!

    女儿没看错,甘松果然是神医!

    这时,涌泉穴插着的“定海神针”发挥了作用。甘松用捻针法捻动劳宫穴,稳定刚刚续接的经脉。胡叔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腿部不再颤抖,看胡叔的额头、身上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打湿了。

    胡母听到叫声,忍不住跑了过来,急道:“怎么了?”

    “没事。”胡叔终于缓过了气,摆摆手道:“现在我相信了,甘松能够治好我的腿,你胆子小,在隔壁去呆着吧,等着我重新站起来!”话语中带着强烈的自信。

    胡母松了口气,赞赏地看了一眼甘松,越看越顺眼,转身离开到隔壁去了。

    胡秋月看到胡叔痛苦的表情,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的腿上有了反应,这是好转的征兆,胡秋月高兴地道:“甘松,这样子就好了?”

    “还早着呢?胡叔有了反应是好事,一个时辰之后,等两股断裂的经脉不再产生排斥反应,融合在一起,然后我再把经脉疏通,就算接好了一股经脉。胡叔一只腿上的大脉有六股,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两只腿便是十二股。刚才接通的那一股是足阳明胃经。只有把每一股大脉接通,再经过长时间持之以恒的锻炼,疏通细小的经脉,胡叔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甘松解释道,开始在另一条腿上用拉针法连接足阳明胃经。

    “十二股,岂不是要经过十二次疼痛?”胡秋月看了看父亲。

    “这算什么?”胡叔一笑,道:“甘神医,你尽管施展,腿废了我也不怪你。”

    这一夜,注定是胡母心惊肉跳的一夜,之后响起的一声声惨叫,她都感觉到心惊肉跳。她胆子小,又不敢过来看,紧紧地抓住盖在身上的薄毯子。她脸上浮现出笑容,眼中却流下了泪花:“秋月的眼光真不错,一下便找到了一个宝。老伴的腿终于有治了!这个家也会慢慢地好起来。”

    一个时辰过去,胡叔脚上的经脉全部接好。

    这时,就需要疏通经脉,让气血贯通,要用到另一种针法――疏针法。

    经历最初撕裂般的疼痛之后,胡叔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大,眼中浮现出神采。

    看到父亲的表情,胡秋月乐开了花,对甘松暗暗佩服。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内,甘松一直在忙碌,不停地拉脉、续脉,手稳稳地没有抖动一下,中间也没有任何的休息。

    这不,甘松又开始了新的动作!

    甘松细细地体会着,足阳明胃经断裂的经脉已经融合在一起,试探性地取出插在犊鼻穴上的银针,没有出现经脉再次断裂的情况。

    这是好现象!

    甘松取出一片腾蛇蜕,用热水化开,将鱼骨针放入药液之中,浸泡一下,让鱼骨针沾上腾蛇蜕的药力。然后,将鱼骨针从犊鼻穴中间穿过,用银针的尖端疏通经脉,用腾蛇蜕的药力滋补受伤的经脉,增强经脉的活力。

    经脉刚接好,甘松的手不能够有丝毫的颤抖,必须快速流畅地经过。甘松全神贯注,感受着胡叔脚上的经脉,轻轻地向前推进,就好像给小孩子打点滴,需要非常小心。

    经脉疏通,甘松小心地取回鱼骨针。

    “我的脚好热!”胡叔摸了摸自己已经有了知觉的腿,脸上笑开了花。

    “这是正常现象。”甘松解释道:“经脉疏通了,气血开始运行,平时大家都习惯了,感觉不到气血的运行情况。胡叔你脚上的气血很久没有运行,一旦运行起来,你就有感觉了。胃子是不是不胀了。”

    胡叔摸了摸胃子,道:“果真不胀了。要不了多久,是不是我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了?”

    “还得等一会儿,把其他的经脉都疏通了才行。”甘松道,埋下头继续疏通胡叔腿上的经脉。

    “小伙子,你很不错。”胡叔赞叹道:“要向你道歉啊,我还以为你的医术是吹牛的。没想到这么厉害,真是再世华佗!”

    胡叔没有继续惨叫,胡母走了过来,看到胡叔脸上的笑容,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胡叔扭头看了看胡秋月和孩子她妈,道:“这些年辛苦你们了。等我站起来了,以后就让我好好地照顾你们吧,坚决不让你们再吃一点苦。”

    胡秋月咬着嘴唇,被父亲朴实的话感动的一塌糊涂、泪流满面。

    经脉疏通完毕,看着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场景,甘松也深受感动,自己没有白白付出,让一个普通的家庭幸福起来!

    或许,这便是作为医者的成就感!

    --------

    祝贺2流成为弟子,感谢2流的打赏和仙逆独家粉丝的催更票。

    第十九章 生肖兔

    第十九章生肖兔

    “无浙不商,无湘不军,无抚不玩”。wwW;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一大批抚州人,迈着艰辛的脚步,蹒跚在广大的乡村收集瓷器古玩,贩运到全国各地摆摊叫卖。是他们,推动着全国古玩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是他们,掀开了“盛世兴收藏”的时代序幕。

    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兴起,抚州人当居首功。

    “抚州二黄”、“抚州二陈”、“抚州一刘”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鄱阳湖南面,便是抚州。

    文昌桥头,这里是抚州市最大的古玩市场,甘松在胡秋月的带领下,到了这里。

    “甘松,真谢谢你。父亲居然真的重新站了起来!”

    “不用。”甘松看着人来人往以及各式各样的当铺,随口道:“我看你父亲性子还是比较急的,一站起来了就急着锻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经脉初愈,你和你母亲得随时监督他,不要运动过量了。躺了好几年,也不在乎多等十来天吧。”

    “嗯。”胡秋月点点头,一脸红晕。

    她想起了今天一大早甘松教他按摩的过程,一些穴位她记不住,甘松便抓住她的脚,在她的脚上亲自指点,重头到尾按了一遍,甚至按到了一些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较隐私的穴位。还让,甘松还让她在他的脚上按摩了一遍,不断地纠正。

    这样的教法,还真暧昧!

    偏偏甘松还觉得光明正大!

    按摩手法学会了,亲密的接触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甘松要到古玩市场去看看,胡秋月便主动带他到了这里。

    毕竟,她对鄱阳湖周围的城市都比较熟悉。

    沿着古玩市场转了一圈,甘松选中了其中最大的一家“陈记古玩”,和胡秋月一道走了过去。

    刚到门口,几个神秘的人便挡住了甘松,其中一个老者摇着扇子,年龄较大,看起来仙风道骨,笑眯眯地道:“这位兄弟,是来买古玩,还是卖古玩啊?”

    胡秋月轻轻地拉了拉甘松的衣角,是想告诉甘松这些人是骗子,少惹为妙。

    “卖古玩。”

    甘松明白胡秋月的意思,但他不怕,把海底拿到的那方玉拿出来亮了亮。

    玉石出现,在初阳的照射下晶莹发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老者眼睛一眯,顿时被甘松手里的东西迷住了,手中的扇子忘了摇动,眼中露出不可思议和贪婪的表情。良久,老者才恢复了平静的笑容,道:“这位小兄弟,你这块玉的品质不错,我出十万买下来,怎么样?”

    十万的价格甘松不是很满意,把玉藏好,道:“少了一百万免谈。”

    “你在里面说不定还出不了这个价。”老者用扇子有意无意地指了指陈记古玩店的招牌,这可是人家的家门口,不能乱指的,道:“我们还可以继续商量商量,谈谈价。一百万太高了,我出不起这个价。”

    “先了解一下行情吧。”说完,甘松与胡秋月不理这些人,一道进入陈记古玩。

    甘松一走,老者脚下一软,扶住旁边一个小伙子的肩膀,激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声音颤抖地道:“我刚才居然,居然看到了那个东西?绝对是真正的好东西?价值连城啊!快!通知吴老先生,就说国宝出世,速来!哎,看到国宝而不能据为己有,遗憾啊。”

    “嗯。”那小伙子赶紧掏出手机打电话。

    甘松和胡秋月到了陈记古玩中,看见一个戴着老花镜的掌柜穿着长衫,正仔细地打量地手里的一件明清时候的鼻烟壶,轻柔地把玩着,把上面的灰尘小心地擦掉,很满足,很开心。

    旁边,几个年青的小伙计,正在各自忙碌着。

    古玩店里装修古朴,四周真真假假的古玩字画装饰下,让进入其中的顾客产生一种穿越回到古代的感觉,让人很放松,也很怀旧。

    “欢迎光临本店。”一个小伙计迎了上来,笑着道:“本店出售收购各种古董字画,不知先生对什么感兴趣?”

    “我看看玉石吧。”甘松并不急着拿出东西,而是想先大约估计一下行情。

    “这边请。”小伙计领着甘松来到玉石区,这里的玉石琳琅满目,但都没有标相应的价格。胡秋月看到几样自己喜欢的,问了问,价格都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让这个渔民小姑娘暗暗咋舌。

    十万?是日子过得好一点的渔家人全家一年的收入了!

    “怎么这些东西都这么贵?”胡秋月问道。

    “有贵的,也有便宜的。”小伙计指着正中间用玻璃柜子锁着的那方玉印章道:“这枚玉石印章是当年苏轼用过的,价格至少一千万,是本店的镇店之宝,只换不卖。而摆在外面的这些玉器小装饰品,就很便宜了,只要几百元一个,明码标价。”

    “这只小兔子好可爱!”

    胡秋月1987年生人,属兔的,看到用玉器雕刻的小兔子,离不开眼,双目放光。她长这么大,因为家里特别困难的原因,还从来没有戴过一样值钱的漂亮的饰品。

    “这个我买了。”甘松看了看价,398元,掏出昨天胡秋月给他的四百元酬劳,递给伙计。

    “好呢。”伙计兴高采烈,遇到个不讲价、充大款的顾客,这笔生意赚了!

    “你也属兔?”胡秋月奇怪地问道。

    甘松笑了笑,并不回答。

    伙计取了一根红色的丝线,将玉器套好。甘松接了过来,递到胡秋月面前,道:“这是送给你的。领了你的工资,当然要孝敬一下老板了。”

    “送给我?”胡秋月顿时愣住了,想道:“他居然送东西给我?”

    在她愣神的时候,甘松把生肖兔的玉器挂在了胡秋月的脖子上。

    玉器衬托着胡秋月带着水乡气息的特有风情,仿佛画龙点睛,胡秋月美丽之中突然彰显出灵秀。

    看着甘松给自己佩带玉器,胡秋月脸色红红的,呼吸开始不自然,觉得不好意思,更不忍心去打断甘松的动作。

    这还是她第一次接受男孩子送给她东西。

    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余下的是甜蜜。胡秋月跟着甘松到了掌柜面前,心头甜蜜无比。

    “老板,帮我看看,这东西能管多少钱?”甘松把玉器放在掌柜面前。

    掌柜漫不经心地放下手里的鼻烟壶,看了一眼玉器,道:“倒是一块好玉,你打算卖多少钱?”

    “你看看再说。”甘松指着玉器。

    掌柜拿起玉器,看了看玉器上的龙鱼凤鸟图案,读着右侧肩头上刻着的字:“天命石氏。”翻过左侧,则刻着“大魏受汉传国玺”。看到此处,掌柜一惊,手也跟着颤抖起来,翻过底面,找来一张纸,沾了印泥,按了一下,只见几个大字显现到纸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二十章 国宝出世

    第二十章国宝出世

    “这?”掌柜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研究起玉器,害怕自己打了眼。WWw。

    看到掌柜慎重的表情,甘松心里有了底,这东西绝对管不少钱!

    良久,掌柜终于抬起头,眼中居然有了老泪,道:“国宝啊!真的是国宝啊!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能够看到国宝出世!”

    掌柜重复着“国宝”二字,声音颤抖不已。

    “这个是什么国宝?”胡秋月问道。

    掌柜摇摇头,将玉玺高高举过头顶,道:“小姑娘,你听说过和氏璧的故事吧。后来,和氏璧被秦皇刻成了传国玉玺,一直以来都是为皇权的象征。古时有句话叫,得玉玺者得天下。国宝的左右两侧肩头被有野心的统治者画蛇添足地刻下了:大魏受汉传国玺,这是曹操的子孙干的;天命石氏,这是后赵石勒干的。再后来,几经周折,历经战火,传国玉玺不见了踪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已经不复得见。没想到,老夫居然能够亲眼见到,此生无憾了。”

    掌柜将玉玺拿到鼻子边闻了闻,道:“有股海味,难怪大家都找不到,这东西居然沉睡海底了。”

    “是啊。我前几天在海里玩耍时拣到的。”甘松解释道,半真半假地说出了来历。确实在海里拿到的,但谁会相信,地点是在一两千米的海底?

    “你运气真好。”掌柜感觉到口干舌燥,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甘松,喝了一口浓茶,再次叹道:“国宝出世!就这样子出世了!”

    传国玉玺!

    甘松看到被自己找到的玉玺,有一种被幸福冲昏头脑的感觉。

    一听到国宝出世,胡秋月伸长了脑袋,认真地看了起来,这就是和氏璧?用昆仑最好的玉刻成的传国玉玺?几个伙计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讲,围过来看国宝,嘴里啧啧称奇。

    “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胡秋月忍不住好奇,问道。

    “国之重器,无价之宝。这种东西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掌柜一边说一边让伙计找来了一个精致的盒子,将玉玺郑重地装进盒子里,递还给甘松,道:“小兄弟,国宝重现,你是有福缘的人。这件重器老夫不敢收,也没有能力收。能够有缘见到国宝,这盒子便免费送给你了。”

    “盒子管一千多块钱呢。”旁边一个伙计插嘴道。

    掌柜不满意地看了伙计一眼,转头对甘松道:“我奉劝兄弟一句,如此国宝,如此重器,不是个人所能拥有的、所应该拥有的,应该献给国家。如果流失海外,那将是千古罪人啊。”

    “这?”甘松接过盒子。

    来之前,他把玉玺随身携带,并没有觉得任何不妥的地方。这时候,玉玺装进盒子里了,端在手中,反而觉得盒子和玉玺异常沉重。

    原计划把玉器卖了,拿到钱之后回去为药王村修路的。可是,现在知道了这是国宝,不能拿出去卖了,钱又没有了着落。看似贵重的东西,却换不来一分钱?

    到底卖还是不卖?

    “如果流失海外,那将是千古罪人!”

    掌柜的话在甘松的耳边一次又一次地响起,震耳发聩!

    甘松咬咬牙,最终决定,还是献给国家吧!那一片神秘的海域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宝藏,取其中的一些东西拿来卖,也可以管很多钱,用于修路完全够了。

    但传国玉玺与其他古董不一样,那是皇权的象征!也是杀伐的源头,放在手里始终不安稳,会麻烦不断的。

    “要怎么样才能献给国家?”甘松问道。

    有了决定,甘松的心里一松,国宝所能带到的金钱利益,不再是负担,手里的盒子也轻了许多。

    掌柜见甘松有了决定,脸上浮现出笑容,道:“献给国家就对了,这样的国宝只有故宫博物馆才有能力收藏,直接送到北京就行。我有个朋友在那里上班,我给你联系联系。”

    掌柜拿起电话打了起来,将事情一说。对方顿时激动起来,电话里的声音陡然变大,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楚:“什么!国宝出世了!我马上给领导汇报,立刻组织人员到抚州来!”

    留了电话,走出陈记古玩,甘松的心情好了许多,能够把失传千年的国宝找到,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将对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

    刚走出门,一辆奔驰车停在了甘松的面前,拦住了甘松的去路。从车上走下来一位白髯飘飘的老者和两个戴着墨镜、身体健壮的保镖。老者微笑着,对甘松道:“小兄弟,听说你有一柄玉石印章要卖,可不可以卖给我,价钱好商量。”

    “这是吴老先生。”从奔驰车旁边走出一个老者,笑着向甘松介绍道。这个老者甘松见过,就是进店之前看到传国玉玺摇着扇子的那一位,只听他道:“吴老先生对玉石印章情有独钟,只要你肯卖给他,价钱肯定不会亏了你。”

    甘松一笑,道:“我不准备卖。”

    吴老先生使了个眼色,甘松知道这些人来者不善,道:“秋月,你先回家,我跟他们谈谈就回来。”

    胡秋月会意,皱着眉头离开,很担心甘松,打了110报了案。

    甘松被吴老先生的保镖们半推半就地上了车,被夹在了后排的中间。他不以为意,也想看看,这个吴老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对甘松而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样都只是浮云。

    奔驰车越行越远,渐渐到了荒郊野外。

    在一座破烂的房屋前,车子终于停了下来,甘松被两个保镖带到了老屋子中。

    吴老先生下车进了屋子,坐在甘松的对面,把玩着中指的铂金戒指,道:“小兄弟,你手中的东西到底要多少价钱?你才肯卖。一百万怎么样?”

    “这东西管这么多钱?”甘松将盒子提得老高,装着不可思议地道:“我还以为价钱不高呢,正想把他扔了。”

    甘松的表情夸张,谁都看得出这是装的,带着戏弄的意思。

    第二十一章 觊觎国器

    第二十一章觊觎国器

    吴老先生一笑,暗自讥笑道:“小伙子,你还嫩着呢,跟我装,看你能够装到什么时候?”

    “我平生喜欢玉石,雕刻成印章的玉玺我更喜欢。wWw、”吴老先生抬起着看了一眼甘松:“如果是书画古董,我会尽量砍价,以最低的价格买下来。但是,玉石雕刻绝对是不砍价的,别人说多少就是多少。”

    “那一个亿卖给你怎么样?”甘松嬉皮笑脸。

    吴老先生眉头一皱,道:“兄弟,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东西说实在话,也不管多少钱。只是我喜欢玉石,才给你出这个价。你考虑考虑。”

    “少了一个亿我不卖。”甘松态度很坚决,把盒子抱在胸前。他也认定了,这所谓的吴老先生实力并不强,一个亿他铁定是出不起的,再说,他已经决定把传国玉玺献给国家的。这只是给吴老先生设门槛,让他知难而退。

    “如果用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吴老先生摸了摸白色的胡子,向两个保镖使了眼色,笑道:“兄弟,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见棺材不掉泪。”

    两个保镖摸出了手中的枪,两把枪黑压压的洞口对准了甘松。

    枪!

    不知道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比得过枪?

    甘松有些犹豫了,没想到吴老先生的保镖居然会有枪?

    “这样吧。”吴老先生看到甘松失落的表情,得意洋洋,道:“现在,我只出八十万,你把那东西卖给我。你看怎么样?如果你不答应,我就只有硬抢了。”

    “行。”面对枪支,甘松实在是没把握,形势比人强,答应得很干脆,道:“我的账号是……请你转帐过去,我确认收了钱,立刻把东西给你。”

    “哈哈。”吴老先生一笑,打了个电话,道:“没问题,我喜欢和爽快的人打交道。”

    不一会儿,甘松便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你的账户存入了一百二十万。”

    甘松将玉玺交给吴老先生,与吴老先生握了握手,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吴老先生与甘松握了手,让司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