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2518:48:58

    轮台罪己之营营青蝇(三)汉宫遗恨

    太子吓坏了,没法解释呀。而且汉武帝在甘泉宫,想解释也见不到。向老师问计,老师石德提到了秦公子扶苏。首先,这事不好解释,也解释不了;其次,天子在甘泉宫谁也不见,连皇后都不行,死活谁也不知。不如收捕江充,治其罪,否则前车可鉴。而且,在皇帝出巡之时由太子监国,杀了江充也不为过。

    太子坚持到甘泉宫解释,江充当然不能让去。江充这就是逼迫太子,让太子发狂。僵持到七月,太子派门客诈称使者,收捕江充。可是匆忙之间跑了章赣和苏文。紧接着太子做了两件事,禀告皇后调动长乐宫卫士收铺江充余党,同时诏令百官江充谋反。随后将江充斩首,胡巫也被烧死了。这个时候,一股谣言在长安城里传开了,太子反了。

    很快章赣和苏文就跑到了甘泉宫,消息就传到了汉武帝耳朵里。实际上汉武帝早就知道在太子宫发现了木人,武帝也想看看太子怎么处理这件事。听到太子反了的传言,汉武帝很镇静,对太子的行为也很理解,自己的儿子什么样自己知道。没准还感到很欣慰,不错,不象平时看到的那么窝囊,该出手时就出手,有点意思。随即派出使者要把太子招徕问问怎么回事。这是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唯一机会。

    没想到这个使者怕死,废话,谁不怕死呀。太子反了,去见太子还有好果子吃吗?也许这个使者平时就没少说太子坏话,关键时刻更不敢去见太子以身犯险;也许这个使者被人收买了,或者胁迫了。总之使者根本没去见太子,回来把谣言当真事禀告给了武帝。

    这一下事态就变得非常严重了,性质变了,但并非不可收拾。全天下人都知道江充是奸臣,只是瞒着皇上。没有人敢于劝谏,应该劝谏的人又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出头。要想和平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人的态度非常关键:丞相刘屈髦。

    可是丞相的反应非常诡异,跑了,连印信都没有拿,只身跑了。太子真是造反吗?显然不是,没有任何理由。作为丞相,刘屈髦应该明白这一点。可是他却跑了,害怕让太子一勺烩,让人不可思议。而且,也没有亲自去甘泉宫,而是派长吏向汉武帝汇报情况,直接指证太子造反。这就把自己摘出去了,摆好了要看汉武帝父子的笑话。

    如果你知道刘丞相的另一个身份,或许可以理解一、二。刘丞相是贰师将军的儿女亲家,贰师将军是昌邑哀王的舅舅。同样,贰师将军在整个事件中也没有任何声音,作为汉军的主帅是不正常的。看起来京城里希望太子出事的人不在少数。

    连续四个人,从不同方向指证太子谋反,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丞相受王命剿灭叛军。汉武帝也没忘了嘱咐丞相,以牛车作盾牌,不要短兵相接,以免死伤惨重,把叛军围在城里就行了。汉武帝这是要迫降太子。

    等的就是这最高指示,才能从中取事。丞相带领的官军与太子领导的民军一场恶战,丞相完全背离了汉武帝的指示。这个时候,太子造反的谣言传得更甚了,直接影响了人心走向。参与平叛的兵越聚越多,太子兵败逃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始皇帝也有一个仁慈的长子,扶苏。始皇帝不喜欢扶苏,就派扶苏去主持修长城,自己却死在东巡的路上,终于被赵高所乘。汉武帝重复了这个故事,虽然他并不是很喜欢太子,因为太子太不像自己了,但没有任何换掉太子的心思,想都没有想过。他也没有特别的心思去保护太子,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必要,他能够把握住局势。而父子之间很少见面,缺乏沟通,终于为宵小所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