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0118:53:50

    轮台罪己之盐铁之议

    汉武帝身后的朝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不仅有三驾马车互相制约,而且还有两大重臣控制着朝局,那就是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霍光虽然是首辅,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汉武帝的遗嘱很含糊:立弗陵为帝,霍光做周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人事,而且桑弘羊还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这二位品秩与霍光一样,虽然霍光是周公,也没有更大的权力。制衡,这也是汉武帝的初衷。

    这种情况无疑是霍光所不满意的,在霍光看来,这与他周公的身份不符。经过深思熟虑,汉昭帝始元六年霍光对桑弘羊发动了第一次攻势。原由就是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

    丞相田千秋是一位火箭式的干部。那还是在卫太子事件以后,朝廷重查巫盅案,好多冤假错案就浮出水面。汉武帝也是追悔不已,田千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上书汉武帝为太子鸣冤。末了还加了一句这是白胡子老爷爷教我说的。田千秋当时是一个为汉高祖刘邦守墓的小官,这白胡子老爷爷明显就是影**汉高祖。这也是田千秋自保的一种手段。可是汉武帝看后却是酸、甜、苦、辣、咸,百感交集。当时就提拔田千秋为大鸿胪,也就是外交部长,不久又晋升为丞相。

    田千秋这个资历自然没有办法同霍光抗衡,而且为人比较老实,又很会来事谁也不得罪。桑弘羊则不同,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的功臣,又有学问,属于财务专家,非常难对付。汉武帝能够北讨匈奴,开疆扩土,全仗桑弘羊理财的铁算盘,没有桑弘羊的财政支持啥也玩不转。而汉武帝一世,虽然开疆扩土,但是人民生活困苦,在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怨言,桑弘羊更是在风头浪尖上。桑弘羊制定的盐铁专营等政策为国家聚敛了大量财富,不可避免的就侵害了豪强巨贾的利益。

    汉武帝生前下了轮台罪己诏,要改弦更张,与民休养生息,但是怎么做却没有一定之规。利用这件事一方面造造舆论,同时也看看桑弘羊的反应。

    昭帝下诏各国、各郡举荐贤良、文学人士,共商民间疾苦、以及治国之纲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之议。

    丞相田千秋主持了这次辩论。始作俑者大将军霍光并没有出席会议,而把御史大夫桑弘羊推到了前台。贤良、文学人士主要提了三点:反对盐铁官营;反对武力对付匈奴,主张用和亲和多给财物的办法感化匈奴;主张行仁政,讲德化,反对严刑峻法。

    这整个就是一个对汉武帝时期政策的反攻倒算。全盘否定,一点不剩。这些贤良人士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对国家政策弊端的看法一针见血。可是全盘否定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未免偏颇。

    匈奴不打能行吗;至于行仁政、讲德化,反对严刑峻法,则是儒家同法家的争执,现在看来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法等都是桑弘羊的杰作,在不显著增加农民赋税的前提下,为国敛财,满足了国家的财政需要。所谓平准就是由国家控制物价,贵了就抛售,贱了就收购,这就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富贾的财路。可见这些贤良不光为底层老百姓说话,更是豪强商贾的代言人。

    作为参与了整个汉武帝时期政策制定的桑弘羊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反驳这些贤良人士的观点。可是桑弘羊当官太久了,对人民的疾苦很少了解,对现行政策给人民造成的危害了解得更少。难免表现出高高在上,不识人间烟火。

    这次辩论的结果仅仅是废除了酒类专卖,其他财政政策照单全收。至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正如桑弘羊所说,那是如何选择执行官员的问题,而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匈奴还是要打,和亲是不成的;行仁政、讲德化,和严刑峻法也是不矛盾的。

    辩论的间接结果却很直接,桑弘羊被贴上了反对改革者的标签。霍光一言不发,一比零领先。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