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2019:17:32

    不好意思,顺序错了,这个应该在温故知新前面。

    西域都护之结婚内附(二)亲上加亲

    乌孙王这个决定确实有些超常规运作、跳跃式发展,胆子大了一点、步伐大了一点。家家都有难唱的曲,乌孙王也有自己的苦衷。

    乌孙王最大的担忧还是王位的继承问题。在自己身后,是尊崇本约把国家交给自己的族弟、先王的儿子泥靡,还是交给自己与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翁归靡举棋不定。看起来这是一个单纯的继嗣问题,实际上它关系到今后乌孙的政策走向,国家的兴衰。

    泥靡是前乌孙王军需靡与匈奴公主的后代,亲匈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被压制这么多年,如果继位,改弦更张是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的。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亲匈奴并不是乌孙最好的选择。匈奴的衰落已经不是预言,而是现在进行时了。此时政策转向匈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再者人总是自私的,翁归靡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同时也能继续自己与汉朝友好的国策。但是乌孙贵族派系错综复杂,翁归靡在世时还能震慑得住,死后就难保不会发生什么事。常惠丢失官符印信的无头案所反**出的杀机使翁归靡也不寒而栗。

    当然经济因素也是翁归靡做决定的重要考量之一。作为盟国乌孙可以得到汉朝不定期的赏赐、礼物,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乌孙的胃口。按照规定属国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土、特产,朝廷根据贡品的质量、数量,赏赐相应的礼物。如果能成为汉朝的属国,就可以通过每年一度的朝贡参与到丝绸之路的经济循环之中。以乌孙的实力,完全可以分得更大的份额。

    元康二年,在深思熟虑之后,乌孙王翁归靡才通过长罗侯常惠上书汉宣帝。愿意以自己的儿子元贵靡为太子,希望太子能得配汉朝公主,两家再结姻亲,使乌孙成为汉朝的一部分,彻底断绝与匈奴的关系。翁归靡希望通过汉朝的力量来加强元贵靡储君的地位,实现自己对国家未来的规划。

    翁归靡的打算是先结亲,然后自己就传位给元贵靡,扶上马再送一程,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至于泥靡就只好委屈他了。

    自汉武帝以来,乌孙一直使汉朝西域政策的一个重要支点,怎么形容汉乌姻亲关系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如果汉朝给与乌孙强有力的支持,尽快结亲,使元贵靡顺利继位,不仅可以扩地万里,而且对汉朝今后经营西域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虽然有外交部长的强烈反对,汉宣帝力排众议同意了乌孙王的请求。汉廷就封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刘相夫为公主,远嫁乌孙。同时又派出使节到乌孙与乌孙王协商具体事宜,并迎取聘礼。

    这时候爆发了羌人叛乱,汉乌的再次联姻不得不耽搁下来。

    2010-03-2019:19:27

    西域都护之温故知新

    元康四年汉宣帝得到了一条关于羌族部落的消息:先零部落与各羌族部首领共二百余人解除仇怨、互送人质,誓言和好。

    汉宣帝得到羌族首领结盟情报之后,就请赵充国解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充国给宣帝回顾了历史,又分析了形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同样的事情就发生过一次。当年匈奴就是用同样的手段鼓动、组织羌人反汉,以截断汉军西进之路。这一点在前面《护羌校尉》有详细的描述。汉朝在击败羌人的叛乱之后,在现今西宁河以南为羌族划定了游牧区,不许他们北越西宁河。对于这一点羌族不满意,但也没有什么办法。羌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当时游牧在这一地区许多部落的总称。每个部落的人不多,但是集合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三十年了,匈奴人一直没有忘记河西。尤其是随着汉朝在西域的不断胜利,单于更加认识到河西的重要性。

    河西就是黄河以西的地方。从西安出发,到金城(现在兰州)向西越过黄河,经金城郡、武威郡就进入了河西走廊。这条路就是汉朝进入西域的咽喉。打断河西对西域的汉军真有一剑封喉的效果。单于之所以对河西一直念念不忘,一方面是河西重要,一方面河西特殊的人文环境所决定的。

    汉朝对河西的经营是非常早。从霍去病一出河西回来之后就已经开始了。第一个步骤就是在现在兰州附近修建了金城,以方便部队横渡黄河。黄河在这个地方有个小弯,河水相对平缓,比较适合摆渡。之后,汉军又在黄河北岸西北方向修建了令居,彻底控制了黄河渡口。与此同时,河西四郡的建设也逐步展开。

    当年霍去病两出河西,造成河西二王归汉,使河西之地为之一空。说是一空,实际上在河西的其它游牧民族并没有都被消灭,也没有远涉他乡,而是躲到了河西走廊两侧的大山和沙漠里面了。战争结束之后,在汉朝开始向河西移民的同时,这些部落也都逐渐返回故土。所以,河西地面上的人很杂,能叫出名字的就包括羌人、小月氏人、义渠人,也许还有匈奴人,等等等等。局面之复杂是难以言传,为此汉朝设立张掖属国专门管理这些少数民族。

    河西地区形成了以汉人为主体,多民族并存的局面。而且各民族的居住区不是截然的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互相渗透。这么多不同的民族聚居在一起矛盾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羌人战败之后被赶到西宁河以南,不满之情是意料之中的。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朝又在西宁和地区设置了金城郡,有些羌人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欺凌。

    匈奴自退出河西之后,一直想借助这股力量攻击张掖、酒泉等地区。从征和五年开始就不断的努力,鼓动工作是坚持不懈。而且给羌人画了一张大饼,答应事成之后将河西地区送给羌族游牧。可是事情一直没做成。羌族之所以不配合,不是因为识破了匈奴的诡计,也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法做。一方面没有领头的,另一方面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摆平,不联合那有力量?

    最近几年匈奴的工作逐渐有了成效。汉宣帝继位之后,曾经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查羌人各部。借此机会羌人首领对汉朝做了一个小小的试探:希望能够到西宁河以北汉人不耕种的地方去放牧。义渠安国就是一个巡查官,没有权利作出这么重大的决定。没想到,他脑袋一热什么民族团结、安抚为主的口号涌上心头,居然同意了。

    回来后上报朝廷。当时后将军赵充国就觉得事情蹊跷,为此还弹劾义渠安国处事不当,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果然,自此以后,羌族就越过了西宁河,扩大了自治领地。而西宁河以北的郡县根本无力阻止。

    现在事情的发展正验证了当时赵充国的担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