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2117:53:39

    允哉汉德之乌孙命案

    匈奴是稳定了。可是西域又传来了坏消息,让成帝君臣不知所措。

    时任西域都护使的段会宗被乌孙的叛匪包围在了小昆弥的驻所,说起来挺绕嘴。段会宗不在都护府跑到乌孙去干什么?乌孙发生了凶杀案。

    建始初年乌孙的小昆弥乌就屠去世,立长子拊离代为小昆弥。继位没多久拊离代就被暗杀了。接下来的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追查凶手根本提不上日程,接任的人选首先就难产。

    拊离代的儿子安日是当然的继承人,但是安日的年龄很小,也就十几岁。这就成为别人攻击的借口,一些贵族声称安日太年轻,不足以担当大任,希望拥立拊离代的弟弟日贰继承王位。按照乌孙的风俗这也无可厚非。两者相持不下,也都有自己的拥护者。没办法只好请都护使段会宗主持公道。

    都护府还管这个?那当然了。都护、都护,就是啥都管的意思。自从陈汤虽远必诛之后,都护府的威望是如日中天。不满意的总会是有,最多也就是背后发发牢骚,晚上去砸砸都护府的玻璃,明目张胆的向都护府挑战的几乎没有了。西域南北两路可以说是平安无事,街匪路霸是无影无踪。都护府的民政工作增加了不少,镇抚西域各国,保证各国内政安定,使各国和睦相处。现任都护使段会宗就没少处理这样的事。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段会宗上任伊始就帮助乌孙大昆弥稳定了部众。乌孙大昆弥星靡比较弱,前任都护使韩宣曾经建议朝廷撤掉星靡,给乌孙换一个强有力的大昆弥。由于星靡是解忧公主的后代,朝廷没有同意。等到段会宗上任的时候,情况已经很危险了。部众不服管,叛乱的,逃亡的很多,谁也不想跟着绵羊。如果不是段会宗帮助镇住局面,很可能一哄而散。星靡去世之后,段会宗更是辅立了星靡的儿子雌栗靡,扶上马送一程。正是这样的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使段会宗在三年之中赢得了西域各国首领的普遍尊重。

    到了乌孙之后,段会宗没有直接仲裁谁能做小昆弥,而是着手调查了拊离代的死因。毕竟不是正常死亡,必须先给死者一个交待。其实具体情节我不说各位也能猜个**不离十,尤其是在侦探电视剧充斥各个频道的情况下,这种犯罪简直就是小儿科。一定是有人为谋取小昆弥的王位而谋杀了拊离代,凶手很可能就是拊离代的弟弟:日贰。

    如果你这样认为,恭喜你猜对了。这一调查不要紧,幕后的黑手逐渐浮出水面。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拊离代的弟弟日贰。在暗杀了哥哥拊离代以后,日贰本想欺负侄子安日孤儿寡母,混水摸鱼接替小昆弥。没想到被段会宗识破了。段会宗是怎么侦破案情的已经不重要,敲山震虎也罢,蹲点排查也罢,日贰露出了狐狸尾巴。

    就像电视剧里的情节一样,在最后的调查结果出炉之前,罪犯进行了最后的挣扎。日贰一方面造谣安日杀父自立,同时煽动手下乌孙民众同段会宗的对立情绪,说段会宗处事不公,包庇凶手。啥时候不明真相的群众都是存在的,那时候也没有报纸、广播、电视,更没有网,消息传播只靠嘴,不明真相很正常。这些人就跟着日贰包围了段会宗,企图以武力解决问题。

    此时段会宗身边并没有多少部队,情急之下就发出了求救信,希望调动敦煌、或者西域各国的部队自救。

    2010-04-2117:56:52

    允哉汉德之料胜千里

    会宗的求救信使满朝文武一筹莫展。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以及文武百官对着段会宗的奏折研究了数日不得要领。不知道怎么办好。救,怕远水不解近渴;不救,又怕葬送了西域府一干人等。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大将军王凤推荐了一位熟悉西域事务的人物,或者可以咨询一下:那就是虽远必诛的英雄陈汤。

    陈汤自西域回来以后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上,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贪。虽然当年元帝已经有了定论,有功无过,并且小小的奖励了一下。成帝继位之后,又被拿出来说事,陈汤就被免了官。可是鬼使神差陈汤自己又上书奏称前来入侍的康居王子是假的,可是实际上是真王子。

    这简直就是找死。也许是陈汤脑袋短路了,更有可能的是陈汤接受了康居王子的贿赂,谎称康居王子是假的,这样这位王子就可能不受严格的监督,有可能返回、或者潜回康居也未可知。陈汤这就有了欺君之罪。多亏谷永求情,才夺爵代死。

    现在,君臣没有办法了,王凤才又想起了陈汤。于是汉成帝召见陈汤,看看他对此事的看法。昔日的英雄,现在已经成了残疾。大战郅支单于的时候,陈汤双臂受了风寒,如今两臂不能伸屈,但是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虽然陈汤对于久被闲置以及现在的处境有些怨言,但是皇帝亲自下问,陈汤还是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听了情况介绍之后,陈汤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不救,具体说是不必救。

    这个回答自然不会使成帝满意。难道扫帚不扫灰尘也会跑掉吗?

    正是这样,陈汤掐指一算禀告成帝,事情已经结束了,五日之内就会有好消息。陈汤并不是算命先生,掐指是为了算时间,不是算命。

    陈汤这么认为是有道理的。无论从长安发兵,还是征调西域各国的兵马都需要时间。没有个把月,救兵根本不能到达战场。如果事情很危机,这些兵就是去报仇,根本起不到救援的作用。这也就是朝臣所担心的远水不解近渴。

    在当今的西域,敢于公开向汉军挑战的根本没有。即使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如果不是兵力远远大于段会宗所部,也无奈我何。汉军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士气上都比西域各国的兵强很多。一般来说,汉军可以以一抵五。即使西域各国现在改进了刀器、弓弩以后,汉军也可以以一抵三。兵法云:十则围之。围困段会宗的乌孙兵远远达不到这个数,日贰也就是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跟着起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陈汤所料,日贰靠谣言聚集起的民众,随着真相大白也于瞬间瓦解。日贰也被迫流亡康居。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