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1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0517:55:37

    允哉汉德之掌上飞燕(一)寻芳逐艳

    从阳朔三年开始汉成帝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运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就是一个字:爽。正应了那句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鹜,从马而生,纵横奔驰的意思。这是汉成帝出生时汉宣帝亲自给起的名字,希望这个孩子成为汉家的千里马。而这匹千里马最终沿着美色的香艳大道将汉朝这架大车拉到了悬崖边上。

    当年王凤在世的时候,汉成帝是无事可做,就在后宫中依香偎绿。尤其是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白虎殿的大辩论之后,汉成帝等于是拿到了泡妞的尚方宝剑,谁想阻拦那就是与传宗接代的千秋大业做对。汉成帝是心安理得的与老婆们腻在一起。

    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对于成帝个人是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起成帝开始了微服私访,不是体察民情,而是斗鸡、走马,寻芳逐艳。也许成帝感到王凤已经于两年前去世了,没有人可以制约自己了;也许成帝感到久在深宫太闷了,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总之,成帝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自己。

    汉成帝成天不是玩,就是泡妞,一件正经事不做,新的潮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兴起了。当然也不能全怪汉成帝,这一段国家确实是天下承平,即没有外扰,也没有大的内乱,人们有理由去追求奢靡的生活。无边的权势、无尽的财富必然导致私欲的无限膨胀。人类所有丑的东西都会不自觉地溜出来。王公贵族之间争相斗富,穷奢极欲,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成天忆苦思甜,钟警长钟都不一定抑制了奢靡之风,皇帝这样带头的往前跑,下面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其中做的最有创意的还是汉成帝的舅舅们。

    都是实在亲戚,难免要创个门,聊个闲嗑什么的。每去一次汉成帝就郁闷一次。夏天炎热,成都侯王商借着有病的由头就把皇上的光明宫借来一用;不仅如此还穿城引水,在自己家里开大船玩,云罗伞盖比皇帝还气派。成帝看了是愤愤不平,太奢侈了。有一次,成帝出游,走着走着觉着自己走转向了,怎么走回宫里了。远远的不是白虎殿吗?走近了才知道哪是白虎殿,那是曲阳侯王根的后花园,一切都仿照白虎殿的规模。这一次汉成帝是实在憋不住了,是大发雷霆,几个舅舅是吓得够呛。不过也就是吓唬吓唬而已,怎么能当真,还得靠他们辅政哪?

    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汉成帝刘鹜在一次微服私访中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最爱;赵飞燕。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排名非常靠前的一位美女。说环肥燕瘦,燕瘦就是这位赵飞燕。很快赵飞燕就入了宫。这赵飞燕可不是一个人,她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也一并进宫,更得汉成帝的宠爱。汉成帝曾经感叹: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是乡”是哪里?就是赵合德的怀抱,温柔之乡。母亲的怀抱是无限温暖,赵合德的怀抱是让汉成帝是流连忘返。

    2010-05-0617:41:10

    允哉汉德之掌上飞燕(二)祸乱后宫

    赵飞燕也是苦命的孩子,要多苦有多苦。家里穷啊,养不起孩子,刚刚生下来就被父母扔在一边不管了。三天之后,看看孩子还活着,这才决定继续养下去,差一点就断送了这位千古美女。也是因为穷,很小就被卖到了阳阿主家。没想到赵飞燕在这里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学啥像啥,也没啥特别的让她学的,就是歌舞弹唱。这位飞燕姑娘是事事拔头筹,总是名列前茅。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赵飞燕这匹千里马终于遇到了汉成帝这位伯乐,走进了后宫的关键岗位。

    入宫以后,飞燕姑娘没有骄傲、没有自满,而是继续不断地提高自己,在事业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如既往地求上进。为了照顾好老公,把妹妹赵合德也推荐到宫里,弄得汉成帝是乐不思蜀。

    赵氏姐妹这面忙得要死,其他美人就是闲得要死,这就是苦乐不均。多劳不能多得,真是岂有此理?为此,赵飞燕多次建议汉成帝在后宫引入竞争机制,要能者上,庸者下,干部不要搞终身制,要能上能下,不要论资排辈。要改变宫里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状况,对那些占这位子不干活的人要坚决扫地出门。

    这么先进的理论汉成帝焉有不言听计从的道理。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下诏废除了出工不出力的许皇后,虚位以待,请贤者居之。为新生力量的茁壮成长铺平了道路。皇后的位置对这位赵飞燕姑娘真是垂手可得。正在这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一员老将挡住去路,汉成帝的妈妈,赵飞燕的老婆婆,孝元太后不同意。说赵飞燕出身卑贱,不适合做皇后。

    对这种明显的封建残余、门当户对的思想,赵飞燕虽然不以为然,也不敢贸然行事。毕竟老婆婆是得罪不起的。人要不死总有救,正在赵飞燕闷坐绣楼,冥思苦想的时候,汉成帝的表弟淳于长果断出手,跑前跑后,穿针引线,保媒拉纤,终于搞定了老太太。先把赵飞燕的父亲封侯,这样赵小姐就是候门千金了,与皇帝正是门当户对,一点不丢面。终于赵飞燕如愿以偿升格为赵皇后。

    宫里这么折腾,难道就没有人出来管一管?有哇,这样的人能少吗?第一位出场的正面角色就是博士淖方成。从赵飞燕一进宫,博士就看出赵小姐是危险人物,及时警告汉成帝“此祸水也,灭火必矣!”。成帝听了瞪了他一眼,没理他。心说:你懂啥,就是来救火的。

    第二个出场的正面角色是谏大夫刘辅,这就是一个提意见的官。刘辅上书汉成帝,对封赵飞燕的父亲为侯很有意见,更反对立赵飞燕为皇后。很快刘辅先生就被双规了。反对主要领导家属,有关部门要查一查看看有没有敌特背景。汉成帝是下了决心了,谁讲情也不行,一定要收拾这个刘辅,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最后是好说歹说,死罪饶过,活罪难免,送去劳改。

    前面这两个都是业余水准的,也就是探探路。最后出场的是明星级的说客,当年白虎殿扭转乾坤的谷永。现在,谷永是后老悔了。当初自己多那个嘴干啥?一句戏言弄出这么大动静,生儿子的千秋大业没解决,反而把皇帝陷进去了,真是得不偿失。现在说啥都晚了。再说一遍,扳回来不行吗?哪那么容易,现在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已经是凉州刺史的谷永回京奏事。借助前一年发生的日食,谷永要故伎重演,再天人感应一把。这次谷永留了个心眼,没敢当面说,写了封信。不过还是撞到枪口上了。汉成帝是大怒,这么说是你,那么说也是你,就你有理!抓起来。谷永敢于直言上书,也是由内援,皇太后以及皇上的几个舅舅都支持他。这边皇上的使节还没到,那边通风报信的已经先到了。谷永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撒丫子就跑,彻夜兼程赶回凉州。

    人是没抓着,汉成帝的气也逐渐消了。仔细一想,谷永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自己沉迷于酒色真是不应该。真应该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头天晚上想的挺好,第二天早上还是我行我素。为啥?忍不住哇!

    2010-05-0717:46:04

    允哉汉德之掌上飞燕(三)燕啄皇子

    赵飞燕姑娘,对,现在应该是赵皇后了,虽然是美貌如画,色艺双绝,但是并没有帮助汉成帝解决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生儿子的问题。不管赵皇后主观愿望如何的努力,结果是事倍功半。

    早年的时候,汉成帝也不是没有过孩子,同当年的许皇后也生过一儿、一女,很可惜都没养大。自从汉成帝开始撒大网,准备钓大鱼以后,反而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为啥里?酒乃色之媒,有色就有酒,二者不分家。有点医学常识的都知道,这两者联在一块,注定只开花不结果,开出来也是歪瓜裂枣。可是汉成帝连歪瓜裂枣都没有这就很令人诧异。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赵皇后的英明领导。要保证皇家血脉的纯洁性,成帝与赵皇后才是天生绝配,才会产生天才,不能让其他狐狸精搞乱了程序;更要维护宫内主要领导的光辉形象,不能给任何人以生儿子为借口,行篡党夺权的阴谋诡计。赵皇后不能保证自己的肚子蒙古蒙古的,却能保证别人的肚子干瘪干瘪。

    百密一疏,也有漏网之鱼。汉成帝元延二年宫中的许美人生了一个小baby,真是千顷地一棵苗。赵氏姐妹便大闹一场,汉成帝禁不住温柔乡的粉拳,将孩子从许美人处要了过来,结果孩子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宫中的曹美人也偷垒成功,生下一个小宝贝,最后也是不知所终。在赵皇后的严格管理之下,汉成帝生儿子的美梦也就彻底破产了。

    汉成帝可就人到中年了,四十岁了,还没孩子,一旦有个一差二错,国有疑难可传谁?这就必不可免的要从亲戚朋友中挑选。汉成帝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小,成帝有两个弟弟:刘康、刘兴。刘康早亡遗下一子刘欣。也就是刘兴、刘欣二选一。是兄终及弟,还是传位于侄子,朝臣分为两派相持不下。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刘兴、刘欣叔侄俩都来长安觐见汉成帝,汉成帝要亲自考察一下。

    对于这次进京刘欣是做足了功课,对汉成帝的询问是有问必答,是问一答十,举一反三。而且非常懂规矩,完全遵守朝廷的规章制度,懂事。

    这都是桌面上的,人们能看到的表现。桌子下面刘欣一伙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承担这项任务的就是刘欣的祖母,当年的傅婕妤,现在的定陶共王傅太后。当然就是以钱开道,寻求内援。赵飞燕皇后、赵昭仪和当时还是票骑将军的王根都收到了礼金。汉成帝没有后代,刘兴、刘欣二选一已经是定局了。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也不得不选边站。对于傅太后的示好自然是一拍即合。

    有了内援事情就好办了。各种好消息,针对刘欣的正面评价不断传到汉成帝的耳朵里。而刘兴却相形见绌,虽然是叔叔,不仅一点大志都没有,见识也差很多。

    最后连成帝也觉得刘欣可堪大用,就为刘欣行了**礼。第二年,也就是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汉成帝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立嗣问题。与会的丞相翟方进、右将军廉褒、后将军硃博都认刘欣可看大用,只有御史大夫孔光持反对意见。少数服从多数,随即汉成帝刘欣立为皇太子。汉朝江山是后继有人了。孔光也由于不合圣意被降职为最高法院院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