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9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1217:56:11

    窦宪老兄,武功盖世,天下无双

    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汉军兵分三路出击北匈奴。窦宪、耿秉领兵从朔方郡的鸡鹿塞(现在内蒙古西部磴口县西北)出击、南单于领兵从满夷谷(现在五原县通往乌拉特中旗公路通过的乌兰不浪山口)出击,度辽将军邓鸿领兵从固阳塞(现在包头市西北)出击,三路兵马约期在涿邪山下会齐。

    北匈奴对汉朝这次攻击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连私下里想都没想过。北匈奴不做大哥好几年了,北单于都不记得上次攻击汉境是哪一年了。近几年南下倒是有,除了使者,就是投诚者的。北单于梦寐以求的就是汉朝能够同意恢复关市,好换点东西,哪还敢南下挑衅。

    而汉朝这几年虽然对北匈奴是不理不睬,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友好的举动。还记得元和元年(公元84年)那次未遂关市交易吗?本来挺好的事,让南匈奴劫了胡。不仅交易没做成,东西还被南匈奴抢去了,人也被砍伤了许多。事情发生之后北单于是一肚子委屈没地方说。

    当时执政的汉章帝也觉得挺过意不去的,一番好意,结果倒象是汉朝与南匈奴合伙设计的陷阱。君臣商量来商量去,花了大价钱把东西从南匈奴那买回来,又还给了北匈奴。皇帝金口玉牙不能言而无信。这个结果对北单于也是些许安慰。总之是给留了一个缝,没有一棒子打死。在这种形态下北匈奴怎能料到汉朝会有雷霆一击。当然原则上双方还是交战国,不准备是你愚蠢,也没什么好说的。

    涿邪山就在张掖郡的正北面,再往西北依次是稽洛山、燕然山,两山之间是私渠北鞮海,也就是现在蒙古的邦察幹湖。汉军与北匈奴部队在稽洛山下不期而遇。汉军与南匈奴联军共计一万多人,汉军的总兵力也不多,三路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一点。参加战斗的北匈奴兵力不详,估计也不会非常多,就是一场遭遇战。被封锁这么多年了,北匈奴的战斗力下降得很厉害。要不打仗之前都要搞一些禁运、武器检查之类的,估计就是从这学来的。

    战、败、逃、降,北匈奴整整走足了这个程序,当年漠北大战顽抗到底的精神是一去不复返,老黄历了,是豆腐掉在灰堆里提不起来了。北单于的队伍是一战而败,北单于自己是溜之大吉;汉军是分兵追杀匈奴各部,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斩首匈奴名王之下一万三千多人;俘虏人口、牲畜上百万,这个比较恶心,怎么人和牲畜统计到一块了,太不专业了。

    紧接着前所未有的事情发生了,匈奴人没有继续逃亡,而是迎着汉军而来,不是战斗是投降,匈奴各部先后来投降的就有二十多万人。现在窦宪头痛的是如何解决这二十万人的伙食问题。估计这一仗根本不用打,打个招呼北匈奴人就会蜂拥而至。

    现在窦宪同志是心满意足,战斗的结果完全同战前的预料一样,匈奴人不堪一击。从战果上看确实是空前,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都没有迫降二十万匈奴的纪录。难道不值得夸耀吗?窦宪登上燕然山,玉树临风,要学一学霍去病,刻石立碑,窦宪到此一游。由军中的大手笔班固亲自执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窦宪老兄、天下无敌。

    武斗到这几本就结束了,在窦宪看来剩下的要来点文斗了。两手都要硬,有张有弛。自己领着大军凯旋,派出军司马吴汜、梁讽带着金银财宝前去慰问北单于,打完了给个甜枣,招降。吴汜、梁讽这一路真就是招降之旅,还没见到北单于就已经招降了一万多人。紧赶慢赶终于在西海赶上了北单于,告诉他不用跑了,跑啥呀,可以南下投降,当年呼韩邪不就是这样吗?

    窦宪是想一出是一出,招降北匈奴往哪安排呀?与南匈奴的关系怎么摆平?这些他都不管了,怎么高兴怎么来吧。单于是乐呵呵,既然汉朝接受投降,还有什么犹豫的?跟着吴汜、梁讽就回到了私渠北鞮海。此时汉军已经回塞内了,单于就派自己的弟弟右温禺鞮王入朝为质,这也是当年呼韩邪单于的惯例。没想到这次又错了,什么时候的老黄历还用,竟惹领导不高兴,窦宪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天作之合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