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4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1317:27:30

    皇帝、太监和外戚的三角恋(二)

    首先清洗了宫内倾向阎家的太监,把皇帝迎到宫内正式登基,招文武百官进宫朝贺。这就是汉顺帝。当然过程不会这么简单,战斗是肯定要发生的。能够成功还得说刘保很正宗,当皇帝名正言顺,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太监们才能一击而中。在随后的战斗中将领们站在了刘保一边。

    十九位太监,也就是十九位功臣,接下来就是十九位侯爷。在年幼的顺帝心里还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太监是能干事的,也是很可靠的、很贴心的。

    不是吗?十一岁的刘保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一日上天、一日入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种剧烈的震荡对年幼的刘保是一个巨大冲击。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就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太监,谁最值得信任还用说吗?

    在汉朝政治生活中三股势力之一的太监终于脱颖而出,想不突出都不行。刘保还年轻,没有娘家人可以依靠;士人,也就是那些朝臣们,在刘保陷于危境的时候是束手无策,还是明哲保身、隔岸观火?这些刘保都不关心了,反正是没有啥突出的表现。太监们不仅立了大功,而且看起来是有情有义,有什么事顺帝刘保都愿意与这些人商量,权柄自然就落到了太监手上。

    但是太监也分好几拨,登基之后汉顺帝就与另一位太监中常侍张防日渐亲热。有了皇帝的信任,张防就开始卖弄权利,颠倒是非,这就被时任司隶校尉的虞诩给盯上了。监督官员的不法行为正是虞诩的职责。

    虞诩是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升任司隶校尉的,上任伊始就是雷厉风行,与那些老油条的京官是大不相同。好几个当朝的大官都成了虞诩的弹劾对象,当然很快虞诩也遭到了反击,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就你廉洁,就你公正无私,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干吗出这个头?索性顺帝年龄虽小,头脑还很清醒,很支持虞诩的工作。

    现在虞诩把矛头指向了太监,顺帝就不吱声了。连个太监都治不了,虞诩老先生这一生气就把自己关到了监狱里,这就有点意气用事了,当年的鬼主意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很快张防的反击就来了,张防也没做啥就是在顺帝面前痛哭流涕,顺帝的心太软,心太软,有人一哭顺帝的脑袋就糊涂。

    虞诩不是在监狱里吗?正好下手。一天用几次刑,往死打。连狱卒都看不过去了,都劝老先生自我了断。虞诩能做那蠢事吗?坚决挺住。

    张防专权就引起孙程等人的不满,仗着拥立之功,就要替天行道主持正义,救虞诩于水火,胁迫顺帝要制裁张防。顺帝这时候聪明劲来了,要兼听则明,三思而后行。

    没办法,虞诩的儿子是求爷爷告奶奶找到了另一位中常侍高梵,是叩头流血请求高梵出手相救。这回妥了,从人数上顺帝就明白了,支持虞诩的人多。十一二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智商也是不错了,但是作为皇帝,这个智商就不太够了。

    张防被发配,支持张防的也都或者杀掉、或者免官。虞诩是官复原职。不知虞诩老先生有何感想,太监真就动不得,没有太监出手这条老命真就呜呼哀哉了。虞诩出狱之后是因祸得福,步步升迁很快就成为了尚书仆**,也就是皇帝的秘书长吧。很快虞诩又向顺帝推荐了南阳人李雄,李雄又请顺帝征召各地名士,一批人才逐步聚集到了主要领导周围。

    虽然顺帝整治了张防,但是对于孙程这些人胁迫自己,还是感到也很气愤。这个时候有司弹劾孙程等人骄纵不法,应该严肃处理。有司,就是有关部门。这个上奏非常及时,出手也很准,没有记载是谁。顺帝一生气就把这些人遣送回郡国享福,也就剥夺了权力。

    还是心太软,不久有人讲情之后顺帝又后悔了。司徒(也就是丞相)上述为这些人讲清,主要是担心遣送回郡国路途遥远,太监们身体有若,一旦有个一差二错,怕皇帝担上杀害功臣的罪名。孙程一伙最终是回到了郡国,三年之后又被心软的顺帝召了回来。

    慈和遍服是为顺,这个缢号也不知道是夸顺帝,还是在扁顺帝。年幼、而又心软的皇帝,大权在握的太监们,自认为心怀天下的官僚,顺帝朝的正戏还没有开始。但是在柳中屯田的班勇已经展开了下一轮的攻势。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八章最是夕阳红之匈奴退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