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2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1608:44:23

    引狼入室

    拓跋圭在整肃了身边的反对势力之后,一面放弃盛乐城向阴山转移,也就是向舅舅靠拢,另一方面向西燕的死对头后燕慕容垂伸出了橄榄枝。双方是一拍即合。

    这个选择很怪异,也让众人很不理解。实际上很好理解,后燕慕容垂的势力很强,可以提供帮助,而且拓跋圭的奶奶就是慕容家的。都是亲戚。

    后燕的慕容垂愿意吗?慕容垂自然是很高兴,后果也很严重。当然慕容垂不是雷锋,无利不起早。现在的慕容垂已经定都中山(河北省定县),俨然成为东部的霸主。出兵帮助拓跋圭既能削弱西燕慕容永,又能掳掠人口、财产,更能把手伸到北部,自己的西部也安全了,何乐而不为?

    慕容垂派出自己的儿子慕容麟统率大军前来救助拓跋圭。此时十六岁的魏王拓跋圭已经有点焦头烂额的意思了。正面是窟咄步步紧逼;后面是另一个舅舅贺兰部的贺染干拔出了马刀,对了,已经说过不是所有的舅舅都支持拓跋圭;自己任命的西部总管也跑到了铁弗部。如果不是使者快马加鞭带回来慕容大军随后就到的消息,拓跋圭的北魏可能就散伙了。

    现在看出来拓跋圭的确有先见之明,引狼入室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错。公元386年十月当窟咄的部队进驻到高柳(山西阳高县)的时候,拓跋圭与慕容麟会师了。窟咄大败,向西跑到了铁弗刘卫辰处,部众被拓跋圭收编。刘卫辰也没客气,把窟咄斩首示众。这就是搞内乱的最终下场,连敌人也知道这样的人不可靠。

    趁着这股幸劲,拓跋圭的智囊张衮献上了一个妙计,痛打落水狗。前面刘奴真的归降,说明刘显的实力已经被削弱了。现在应该趁着窟咄被消灭,刘显惊魂未定鱼的空档,继续南下,彻底消灭刘显。

    这是个好主意,拓跋圭赶紧再次派出使者请求后燕派人支援。要不是说无巧不成书那,拓跋圭的建议是正合慕容垂的朕意。本来慕容垂没想灭掉刘显。留着他这么半死不活的正可以牵制拓跋圭。哪成想刘显近来脾气见长,居然敢抢劫铁弗部刘卫辰给慕容垂的贡品,上千匹好马。这不是找死吗?

    第二年六月联军在马邑击败刘显。这一次独孤部彻底被拆散了,剩下的都被后燕的慕容麟收编,八千多落被迁移到中山。刘显自己则投降了西燕。

    拓跋圭这就算联合后燕消灭了一个强敌、一个恩人,也控制了南部这一大片土地,与慕容垂是各取所需。双方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

    现在拓跋圭的主要对手变成了自己的舅舅。当然舅舅也有亲疏之分,要打一个拉一个。即使是这样拓跋圭也不敢主动向舅舅拔出马刀。人常说,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现在是受人井水之恩,要以马刀相报。好说不好听啊。

    要想发展、要想壮大,兼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拓跋圭开始着手清理周围的小部落。就是这样也算是动了贺兰部的蛋糕。很久以前,贺兰部的势力很大,属于这一区域的小领导,很多小部落都曾经归附在贺兰部的周围。现在拓跋圭挨个收拾,必然要踩到地雷上。

    公元389年拓跋圭把兵锋指向了势力比较强的高车各部,战斗进行得一直很顺利。没成想袭击突吐邻部的时候与自己的舅舅站到了对立面上,贺氏兄弟率部前来救援。虽然救兵赶到的时候,拓跋圭已经解决了战斗,甥舅之间还是发生了冲突。年轻人最终是略胜一筹。

    第二年贺兰部连续遭到了两次打击。先是贺讷的宝贝外甥拓跋圭联合后燕的慕容麟对贺兰部、高车各部进行了无情的打击,随后铁弗部刘卫辰也趁乱对贺兰部下了手。

    进退失据的舅舅没办法还得向外甥求救、请降。舅舅毕竟是舅舅,自己打可以,被人打就不可以。拓跋圭自然是星夜兼程前去救援,赶跑了坏蛋刘卫辰,顺便也给舅舅们安排了一个新的住处。

    娘亲舅大,舅舅来了还有什么说的?拓跋圭给舅舅们提供了特殊的待遇。将贺兰部迁移到东部边境,同时为了避免父亲的悲剧重演,拓跋圭开始在舅舅身上做起了科学实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

    这是拓跋圭从代国灭亡中吸取的血的教训,也是北魏能够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以前的代国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在拓跋部强大的时候,被降伏的各部落自然是众星捧月,可一旦拓跋部衰落下去那就是星消云散。当年拓跋什翼犍就是在苻坚的强大外力打击之下,突然病故,拓跋部一下子失去了支撑,部落联盟瞬间瓦解。差一点就万劫不复。

    东山再起之后,拓跋圭与智囊团商量出这么一个办法。根据各个部落的情况,条件成熟的就强制把部落的人员分散,不让他们依亲缘关系聚居在一起。说句文明词就是把部落首领的家奴变成国家的公民。这是其一。

    其二不让他们再游牧了,四处游荡太野了。把他们定居下来,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是要采用郡县制度管理这些游牧部落。这样不仅减少了不安定因素,还可以增加税收。好处是不用说了,也算是改革。而改革的阻力一般都是很大,所以拓跋圭先拿舅舅开刀。当然这个过程是逐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是反复的、血腥的。

    迁徙到东部之后贺讷也想明白了,需要与慕容垂搞好关系,就主动出击联系投靠事宜。联系来联系去到公元391年年初的时候,贺讷、贺染干兄弟俩发生了内讧,贺染干要当主要领导。这个破绽很快就被慕容垂抓住了,慕容麟与后燕的镇北将军兰汗分兵两路分别攻击贺兰两兄弟。结果贺讷、贺染干两兄弟是双双被击破。

    这一次拓跋圭很够意思,星夜兼程来救舅舅贺讷,死活是把贺讷的部落从虎嘴里抢了回来。贺染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部众被强行迁徙到了后燕的中山。

    拓跋圭借助后燕慕容垂的力量,逐步搞定了身边的强敌之后,双方的蜜月基本也就到头了。

    拓跋圭的这种心态应该早就是有迹可寻的。早在公元386年双方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慕容垂就想给拓跋圭封个官当当。当时任命拓跋圭为大单于、上谷王。拓跋圭一看还没有自己当时的官大呢,拒绝接受。拓跋圭当时就是约等于皇帝了,没法再大了。

    公元388年刚刚收拾了独孤部和贺兰部,拓跋圭就对自己奶奶家慕容氏发生了兴趣。双方合作之后,慕容的大军可以随便从东部上谷方向进入拓跋圭的腹地,这个威胁也是很现实的。

    当年八月拓跋圭派出自己的堂弟拓跋仪到后燕去探探路,想掂掂奶奶家的分量。

    回报的结果令拓跋圭很满意。慕容垂狂妄、自大,天下之大已经是放不下他了。但是年龄不饶人,毕竟是老了,精力不济。而慕容家的几个儿子还真不是拓跋圭的对手。拓跋仪得出的结论就是,等,等慕容垂过世之后就是我们的天下。

    拓跋圭这种阴险的举动是瞒不过聪明人的。击破贺兰部落之后,后燕的前线指挥官慕容麟就有所察觉,并且把这种苗头向主要领导作了汇报。慕容垂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在当年七月拓跋圭的弟弟拓跋觚前来送贡品的时候,干脆就把拓跋觚扣了下来。要试试拓跋圭的诚心。当然了人可以放回去,不过得用好马来赎。

    哪成想拓跋圭的心太狠,舍命不舍财。当然命是别人的命,财才是自己的,孰轻孰重拓跋圭掂量的很清楚。双方的关系这就算掰了。

    时机,双方都在等一个可以下手的时机。在此之前,各自要清理好自己的事情。拓跋圭的目光不由得转向了草原。希望在与慕容开战之前先解决大草原,使自己有一个安全的大后方。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捕狼行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