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6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208:06:47

    收租子

    鲜支涧大战的胜利使李歆是信心倍增,面对强敌也是踌躇满志。耳边响起的不再是老爸的哼哼教导,而是士兵们胜利的欢呼声。李暠在去世之前给李歆留下了十二字真言的政治遗嘱“深慎兵战,保境安民,俟时而动”。

    这就象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给李歆画了一个圈,出了圈危险。这也是李暠奋斗了一生的总结吧。李暠从政治家的高度给西凉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守。区分政治家好坏的基本标准,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是否能对现实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也就是知己。

    西凉是个小地方,又偏僻、人又少,要振臂东进,争雄中原有点一厢情愿。即使是文武双全的李暠也就是落个保境安民。但是偏僻有偏僻的好处,西凉真正要对付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蒙逊的北凉。只要防住蒙逊的三板斧,就没有亡国之忧。

    蒙逊虽然强,也不是最强,蒙逊东面还有强中手。无论谁统一了中原,都会兵临河西一统天下。到时候西凉、北凉谁先死还不一定,就看谁的气长了。

    当年张轨的前凉在河西能屹立不倒,某种程度上也是占了偏僻的光。同前凉对过阵的国家有好几个,前赵、后赵,都没有前凉的气长,都被中原新兴的势力提前消灭了。

    真要有那一天,“俟时而动”这四个字就用上了。打不过就提前投诚,做谁的窦融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圈画得比较深,不是谁都能理解的,也不是谁都愿意在圈里求安全的。唐僧不就跑了出去吗?鲜支涧一仗也使李歆跑出了圈。小鹰初飞恨天低,年轻人都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也是人之天性。

    能战胜以骁勇、狡诈、机变著称的蒙逊,说明李歆也够狠。以李歆现在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上马挺枪,一路东去扫平天下。这种机会还真是不缺,转年九月蒙逊就迫不及待地前来收租子。

    被迫送礼的感觉只有蒙逊心里自己知道,将本图利,蒙逊下一步想的只能是啥时候把本钱收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注意这个时间点,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这是蒙逊精心挑选的一个时间点。不管李歆如何应对,蒙逊都是稳赚不赔。打,地里的粮食肯定就糟蹋了;不打,地里的粮食就是蒙逊的租子。无论李歆怎么应对,粮食是肯定没了。

    蒙逊能打出这样的算盘也就是仗着自己胳膊粗、力气大,以强凌弱,明摆着就是欺负人。去年刚刚遭到李歆的痛击,难道蒙逊不怕被梅开二度?战场上的事谁能说得清楚,上次是遭了伏击,等于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上。现在是拉开架势开战,蒙逊还真不怕。

    只要李歆一出战就是双输,既损失了粮食,又要损失更宝贵的人力资源,就是每次都能大胜,李歆也不一定赔得起。况且运气也不可能总在李歆一边。

    在城上眼睁睁看着蒙逊收割了粮食,满载而归,李歆是气得团团转。没办法众人抬出了老爸的遗嘱,登基不久的李歆也不得不尊从。否则就是不孝,就是昏君。

    不让打仗,那就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总得干点什么。李歆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大搞基建、拉动内需、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不过不是修铁路、建高速,而是大修宫殿,既拉动了经济,以李歆为主的主要领导又能够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何乐而不为?这就有点近似于享乐了。不让打仗,也不让享乐这主要领导当得有啥意思?

    盖了楼就得有人住,就要美女,就要鼓乐,服务业就要兴旺。这些事业都有人干了,有一样事肯定缺人干,种地。

    没人种地接下来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李歆同学就有点开始折腾的意思了。

    李歆同学在内部折腾的时候,蒙逊也没闲着,与吐谷浑联手同西秦大打出手。公元420年八月更是亲率大军南下远征浩门。这边大军刚刚出动,探子就把情报送到了李歆同学手上。

    击鼓聚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深慎用兵不是不用兵,而是要用得巧,用得好。蒙逊远征,正是偷袭姑臧的大好时机。谁劝也不行了,这个选择绝对符合老爸的遗训。

    李歆的大军是出酒泉,直扑张掖。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声东击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