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6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6-157:04:00

    第五章 太平年间不太平

    草原深处烽烟起

    在草原雄鹰北魏逐步摆脱内乱,即将在中原大地一展雄图的时候,草原上的柔然也已经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刻。公元485年柔然可汗予成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把大印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豆仑。

    这几年予成不断地派人到南齐,希望萧道成能够兑现前言,出兵北伐、光复中原。予成真是拿出了当年老八路劝伪军反正的劲头,威逼、利诱外加描绘美好的前景,可惜都无济于事。在萧道成的日程表上北伐还是很难排到前面,即使伐,也是北魏南伐,在武功上北朝早已经走在了南朝的前面。

    “——然后皇舆迁幸,光复中华,永敦邻好,侔踪齐、鲁。使四海有奉,苍生咸赖,荒余归仰,岂不盛哉!”

    柔然国相邢基祇罗写的这个表章,是花团锦簇、慷慨激昂。充分地体现了邢基祇罗深厚的国学修养,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打动萧道成那颗寂静的心。

    当然予成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南齐出兵北伐,予成还希望在文化上得到南齐的支持。公元484年的时候予成就开出了一张清单,希望得到南齐的文化扶植,清单上包括医生、织工、指南车、漏刻,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东西。也不知道萧道成怎么想的,一并拒绝了,给出的理由不是医生、织工不堪远行,就是技术已经失传了。也许是真的失传了,也许就是技术封锁。

    现在予成这个伟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只能算作遗愿了,万幸的是在予成的言传身教之下豆仑接过了父亲的大旗,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是年,豆仑改元太平元年,豆仑,柔然的伏名敦可汗,要领导柔然人民建设一个太平的盛事。伏名敦,永恒的意思。

    永恒,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像万岁只是一句口号一样。在柔然新老交替之际,草原深处又燃起了烽火,一只新的力量悄然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公元486年正月豆仑再次领兵南下北魏边境,两个月以后柔然的使者就来到了平城。就此,北魏朝廷也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草原深处的高车人已经举起了义旗,独立了。

    柔然使者的这次南下估计就是希望加强与北魏的友好关系,免得腹背受敌,也算临时抱佛脚。不过柔然使者还是打了埋伏,没有向北魏报丧。按说双方也是使者往来不断,也算名义上的友好国家,报丧应该是很自然的。

    对于高车人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高车人一直伴随着北魏与柔然的崛起,是整出戏的一个大配角。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北魏与柔然的阴影之下,而且在今后若干年之内高车将一如既往的扮演关键第三人的脚色。今天高车人是按耐不住了,主动发出了自己声音。

    高车的部落种族有六种、十二姓之说,也是生活在漠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当年西汉年间投降匈奴的李陵、卫律就分别被任命为右校王、丁零王。丁零也就是现在的高车。在北魏与柔然分别兴起之后,高车的部族就被外力分割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被北魏迁移到漠南,一部分降服于柔然,居住在现在色楞格流域附近。这就是所说的高车十二姓。这些年来跟随柔然历代可汗东挡西杀,也是柔然的主力军团之一。

    这一次举起义旗的就是十二姓之一的阿伏至罗氏。要说原因嘛,也是多方面的。虽然高车在柔然的征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被征服的民族,高车人整体上的地位并不高。被压迫、被剥削、被歧视是常有的事。相对应的,高车人的逃亡也是时常发生,南下归附北魏的也是不少,甚至趁着柔然虚弱的时候公然反抗也是发生过的。当年大檀可汗末年的时候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只不过这一次反抗的规模有点大。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书上说高车人对予成父子高举反对北魏大旗的做法不以为然,就此划地绝交引兵西去。这个理由似乎言之成理。不过考虑到这个说法的来源,却让人感到很可疑。

    北魏只是从一个投降的柔然人那里得到了高车已经反出柔然的消息。至于高车与柔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北魏是不会确切知道的。高车为了北魏与柔然划地绝交的说法,其来源无非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后来高车使者的自说自话。高车人早不自立、晚不自立,自立偏偏发生在予成去世不久本身就让人感到很可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实力发生了变化,高车人趁豆仑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以柔然反魏为借口自立门户。

    在柔然使者来到北魏合纵连横的时候,柔然豆仑可汗正率军与高车大战。柔然兵分两路,豆仑走北路,沿浚稽山北麓向西;豆仑的叔叔那盖沿金山(阿尔泰山脉)北麓向西。分进合击、两路包抄,却给了阿伏至罗运作的机会。据说豆仑这一路是屡战屡败,对阿伏至罗无可奈何;叔叔那盖却是屡战屡胜,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高车人从容而去,柔然人是一无所获。

    高车人就在高昌西北的广大区域(也就是准格尔盆地)建立了高车国。阿伏至罗成为高车国的首任可汗,称“侯娄匐勒”,阿伏至罗的堂弟穷奇为储君,称“侯倍”。双方分部而立,一北一南。高车国的建立彻底割断了柔然与西域的联系,也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政治生态。柔然逐步滑向了没落的深渊。

    漠北政治生态发生的新变化也引起了北魏朝廷的热议。朝廷内形成了一边倒的舆论,都希望借机出兵北伐彻底致柔然于死地。

    机会确实难得。

    彻底降伏柔然也是北魏数任皇帝的心愿,只是柔然人滑得很,大漠又是无比广博,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得手。现在柔然阵营发生了裂痕,趁此机会打倒柔然也是很自然的一个想法。很难想象孝文帝心里没有这样的想法。

    众臣工是慷慨激昂、唾沫四溅,主战派、主和派争得不亦乐乎,都有道理。

    孝文帝沉思片刻,悠悠说出一番话来是大出众人之料,“‘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先帝屡出征伐者,以有未宾之虏故也。今朕承太平之业,奈何无故动兵革乎!”

    孝文帝还是反对出兵讨伐柔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仁爱。

    看起来孝文帝真是仁厚之人,对敌人都象春风一样的温暖。是这样吗?抛开现象看本质。既然柔然的阵营已经裂开,二虎竞食,势难两全,为什么不让他们好好的比试一下呢?文的、武的都来两手,没准会有意外的惊喜。

    这才是兵家的上上之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二虎竞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