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5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0106:26:06

    三支飞镖

    首先对北周下手的自然就是北齐的流亡政府。周武帝暴病而亡就是一剂强心针,北齐遗民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再差的王国也有人留恋,再破的家还是家。前北齐人卢昌期在范阳起兵反抗北周,估计卢昌期是个粗人,讲不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就是看着北周人眼晕。

    范阳就在现在的河北省涿州市。这个地方距离塞外不近,距离高宝宁据守的营州更有点远。得到这个消息,高宝宁是率领数万大军西进,这是真正的联军,各民族都有,汉、契丹,也许还有高丽(高句丽)。要是能够里应外合,倒是够北周喝一壶的。

    北周的进军速度更快,柱国大将军宇文神举很快平定了北齐余脉最后的反抗,留下高绍义在大漠边上长叹,高宝宁在辽河边上徘徊。这事发生在公元577年的六月,周宣帝刚刚登基不久。宇文赟的应对还是有板有眼。

    平定了东部的叛乱,宇文神举继续领兵西进,他钵可汗的第二支飞镖已经打了出来。这支飞镖就是北周境内的稽胡。稽胡大致的生活范围就在安定的东面,离石(现在山西离石)的西面。稽胡与政府的关系是有分有合。这话怎么讲?政府强了就听话,反之就分离。

    北周灭亡北齐的时候,追亡逐北,北齐人抛下了无数的军资器械,太多了,战争进行的又快,根本没有时间打扫战场。这些东西都便宜了稽胡人。今天三儿瓜,明天俩儿枣的都给搬家去了。

    有了家伙事就不安稳了。当然没家伙事的时候也不安稳,当年杨忠二次东征的时候稽胡人就有不轨想法,让杨忠设计给抑制住了。现在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了,内心的骚动就没有办法抑制了。稽胡人就拥立头人没铎为自己的皇帝,号圣武皇帝,改年号石平。象模象样的,人家不叫单于,也不叫可汗,那多俗哇,人家叫皇帝。

    这在周宣帝看来就是造反作乱了,这在他钵可汗看来就是里应外合的大好时机。数万突厥铁骑星夜兼程前来驰援,也不管稽胡人欢迎不欢迎。再快也没有宇文神举的手快。

    宇文神举没有把刀指向稽胡,而是在突厥人必经之路上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赶走了突厥人,稽胡人还有什么指望?

    这两仗都是借力打力,他钵可汗的主攻方向是西部的酒泉。动手的可不是他钵可汗,而是西部的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东进了?

    稍微伸了一小手。

    达头可汗虽然在西部是呼风唤雨,威风凛凛,可是总归只是一个方面的可汗。现在总舵出了问题,达头也想显显威风、亮亮肌肉块,让家乡的父老也擦擦眼睛看一看。

    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纵马奔驰是好手,攻城破寨就差强人意了。但是这次达头可汗是有备而来,当年九月酒泉人领教了突厥人的攻城器械。至于是什么器械我们不太清楚,总之少不了攻城车之类的东西。估计突厥人推着攻城器械冲上来的时候,城里的北周人都吓呆了,没见过,真没见过!看起来达头可汗在西部还是学到不少东西。

    酒泉大概在河西走廊的中部,西面是敦煌,东面是张掖。在张掖与酒泉的北面有一个合黎山,又叫兰门山。在合黎山的南面有一个廖泉,当年北凉的沮渠蒙逊就曾经想在廖泉伏击西凉国主李歆。廖泉是一个关键所在,突厥人无论在酒泉胜败,要想出塞必走廖泉。

    北周的援军主帅侯莫陈昶与监军宇文弼讨论的就是这件事。按照宇文弼的建议,全军直插廖泉,给突厥人摆个口袋阵。要是这样的话,这些突厥人就回不去了。很遗憾突厥人这一次延续了狗屎运,侯莫陈昶的大军直扑酒泉,虽然这样很不必要。因为突厥人的攻城器械在酒泉城下都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酒泉城外有一个石脂水,水上有黑脂。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石油了。突厥人又在这学了一招。这种东西点着之后用水是扑不灭的。攻城器械被焚,突厥人取道廖泉仓皇出塞而去。

    连续三支飞镖都打空了,他钵可汗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一手硬不起来的时候就得换一手,寄希望另一手能够硬起来。往往在这个时候另一手是没有办法硬起来的。

    他钵可汗能够想起来的第二手就是香艳无比的、曾经令人羡慕无比的和亲。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被包装的皇帝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jiathis./share?uid=899569

    更多t_1459772.html

    上一节dir_7655.html

    目录t_1461281.html

    下一节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