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4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508:48:45

    玄奘与文泰(四)

    玉门关外有五座烽火台,每隔百里一座。走出八十多里,来到了第一台。

    真不错,烽火台的西面就是水源,把水源守得死死地。废话,沙漠地带水就是命,怎么能不牢牢守住?白天不能明目张胆地去喝水,玄奘牵着自己的马趴在沙窝里等天黑。

    好不容易捱到日落西山,一溜烟跑过去人马都喝了个够,太渴了。刚要拿出水囊装点水,只听“嗖”的一声,一只羽箭飞了过来,吓得玄奘就是一哆嗦。多悬啊,差一点就扎在腿上。看起来**箭的人是手下留情了。

    玄奘没敢动,也许是水声惊动了烽火台上的戊卒,也许没有真的发现玄奘。不一会儿又是一箭。这回不能再装傻了,肯定被发现了。

    “自己人、自己人,我是京城来的和尚。”

    没办法,玄奘牵着马来到了烽火台下。在烽火台管事的是一个叫王祥的校尉。打着了火折子,王祥仔细端详眼前这位所谓的长安和尚。从穿着看确实不像河西的和尚,但是长安的和尚来这里干什么?

    看看王祥没有相信的意思,玄奘赶紧把身份证递了上去。一点不错,果然是来自长安。王祥内心的疑问却没有解除,毕竟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警惕性不能放松。从王祥淡淡的神态中玄奘还是没有感受到信任,一咬牙,说实话吧。

    “你们听说过去西天取经的玄奘和尚吗?”

    “听说过,不是被送回长安了吗?”

    “正是在下!”

    王祥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玄奘,这回相信了。

    略一沉思,说出一番话来让玄奘狠抓狂。“职责所系,放你过去是不可能的。这样吧,我可以送你到敦煌。那里也有名师。再说你的名气已经够大了,炒作已经到一定程度了。见好就收吧!”

    这是误解了玄奘和尚的意图,解释吧。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慷慨激昂、掏心掏肺,最后两句打动了王祥。“宁可西去一步死,不东进半步生。”

    王祥呆呆地看了玄奘半晌,“天晚了,先睡吧。”

    第二天一早,王祥给玄奘准备了一些水、吃的,别的也做不了啥了。王祥决心枉一次法,放玄奘西去。

    临走,给玄奘指了一条近路,可以直接到达第四座烽火台。按照王祥的意思,镇守在第四座烽火台的是王祥的本家兄弟,拿着王祥的名片就好使。

    抄了近路就是快。不过玄奘可没有按照王祥的嘱咐去做,怕节外生枝。如果能偷偷地溜过去不就省很多事吗?玄奘这就低估了边防人员的素质,这拨人的警惕性更高。刚刚走到水源,连一口水还没喝到嘴,“嗖”的一声,一只冷箭。

    啥也别说了,乖乖的现身吧。

    一拿出王祥的名片还真管用。情、理、法,对中国人来说啥时候“情”都在第一位。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祥的这位亲戚又给玄奘指了一条近路,这次干脆绕过第五座烽火台,直接进入莫贺延碛。进入莫贺延碛一百多里就有一个野马泉,在那里可以补充水草。

    千恩万谢,玄奘满怀对戊边将士的感激之情绕过第五座烽火台就进入了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八百多里,“古曰沙河。”

    “八百流沙届,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陆划定沉底。”

    我估计这就是《西游记》里沙和尚被贬到人间之后的住所,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不过不用担心,前方一百里处有一个野马泉。说是百里许,玄奘走出一百多里了也没找到什么野马泉。估计是迷路了。

    祸不单行,走出一百多里,说停下来喝口水吧,一不小心一水囊的水都喂流沙了。没有水了,这八百里的流沙可怎么过?

    琢磨琢磨,不如先回第四个烽火台吧。书上说,玄奘往回走了十几里,猛然想起了自己的誓言,“宁可西去一步死,不东进半步生”,就此咬紧牙关再度西进。这就等于赌博一样。

    我估计玄奘不至于如此不冷静,肯定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前面就是野马泉。哪成想一连走出去四、五天也没找到所谓的野马泉。这个时候想回头是不可能了。

    口干舌燥的玄奘有点支持不住了,眼前也出现了幻觉,一头扎到在沙地之上,真想就这么一了百了。想想这几日,“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这么说玄奘后悔了?后悔倒没有,只是觉得如果就此结束一切太可惜了。想到这里玄奘猛然觉醒,再躺下去就是死路一条。挣扎着站起来,爬上马背,信马由缰,把这条小命就交给了这匹马。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玄奘与文泰(五)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