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2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2707:57:12

    第五章兵犯四镇之深山闻虎啸(三)

    公元630年一月先知亲自率领一个万人队开赴麦加。一个真正的摧枯拉朽,就连一贯反对伊斯兰教的阿布?苏福扬也皈依先知。只除首恶,余者无论,入城三不准,不准杀人、不准破坏建筑、不准抢劫,古来仁者之师莫不如此。先知并不想消灭麦加的贵族们,降服才是正确的选择。

    麦加的臣服使伊斯兰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往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大门已经打开。麦加的克尔白成了穆斯林的圣地,克尔白的黑石头成了穆斯林的圣物。半岛各地的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前往麦地那皈依伊斯兰教,岛内的基督教、犹太教社团也纷纷交纳贡金以求得宽恕。先知积十年之功、数十次战役完成了半岛的伊斯兰化、阿拉伯化,一个新的民族踏上了自己的蓬蓬勃勃之路。

    也就在这个时候先知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公元632年六月八日先知辞世而去,享年63岁。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了,他留下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宗教、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一个统一的民族、一个未竟的事业”。令人遗憾的是先知没有留下可以继承大业的子女,也没有指定任何继承人。先知刚刚离去,尚未发丧,内斗已经开始。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伊斯兰世界也不列外。围绕着后继人选,穆斯林们分成了四个帮派。迁士派,最早追随先知的一群人;辅士派,把先知迎接到麦地那的那群人;阿里集团,阿里是先知的堂弟,也是先知在世的唯一一个女儿的丈夫。君权神授。这些人认为阿里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最后一个就是麦加的倭马亚贵族集团,这些人曾经顽固地反对过先知,后来又迫于形势加入进来,现在正是运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经济、军事,乃至于行政资源翻盘的时候。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着阿里忙乎丧事的时候,辅士派决定闭门造车。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在萨伊德家族的会议厅召开内部会议,推举自己的人接班。

    人选也有了。正在兴高采烈地激烈讨论美好未来的时候,迁士派的人来了,要横刀夺爱。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迁士派的阿布?伯克尔当选为哈里发(也就是继任者)。两派也就此合并成“圣门弟子团”。阿里也不得不承认现实。

    阿布?伯克尔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几个人之一,也是深得先知的信任,对伊斯兰事业更是无比忠诚。客观地说阿布?伯克尔也是有资格成为哈里发的,但是阿布?伯克尔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年龄太大了,时年六十岁。

    先知之后的阿拉伯半岛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趁着伟人去世的大好时机,各种分裂势力都冒了出来。这对新兴的伊斯兰世界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正好一个一个地掐掉。完成这项使命的就是“安拉之剑”哈立德。

    这样的故事在其他伟大的帝国崛起过程中也曾经发生过。在帝国初兴之时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脱颖而出,尤其是战争天才。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英雄,只是组织起来的社团、艰苦的战斗象筛子一样把英雄筛了出来。

    哈立德用短短一年的时间横扫千军,使半岛再次恢复了宁静,使穆斯林们的内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使新兴的伊斯兰世界有了一支善战的队伍。这是一支无比强大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力量是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的,或者对内、或者对外。

    远征已经不可避免了。

    后代很多人都探求伊斯兰远征的缘由,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说明的。先知可以改变阿拉伯世界,可以把人民用宗教组织起来,却没有办法改变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没有办法使穆斯林们过得更加舒适些。

    先知可以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后来的继任哈里发们也可以这样。但是一个伟大的宗教不仅要解决人类的思想问题,还要解决最基本的肚子问题,否则宗教热情终会有曲终人散的那一刻。最积极的、最坚定的穆斯林往往都是青年、寒门之士,对宗教的追求真实地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走出半岛,到更富裕的叙利亚一带,到更广阔的天地里传播安拉的旨意,用基督教的语言就是把福音传遍天下就成了穆斯林们唯一的选择。何况先知更把这种思想变成了自己的圣训,“我岂能不把事情的顶尖、支柱和最重要的部分告诉你们?事情的顶尖就是伊斯兰;支柱就是祈祷;它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吉哈德(圣战)。”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五章兵犯四镇之深山闻虎啸(四)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