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章 赌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谈判之前的那个夜晚,路钊勇推掉了一切公务和会议。没有人知道,这位似乎精力旺盛,工作不眠不休的老人究竟是油尽灯枯而自暴自弃,还是心灰意冷只愿寄情山水。但从国相血丝密布的眼睛里,任何普国人都找不到强行挽留的理由。匆匆吃过晚饭,路钊勇便早早命仆人整理好床铺,独自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重重地倒入梦乡之中。</p>

    “不必了,老爷这几天公务繁忙,我睡得晚,还是不要进去打扰的好。”当仆人离开卧室,询问路夫人如何整理她的卧具之时,这位数十年如一日守候到深夜,等待丈夫归来而后亲自服侍就寝的老妇心里,只希望能够为多数时光里只能够在睡眠中相见的老伴多多分担忧愁。</p>

    老妻啊!你哪里知道,我这是在逃避啊!听着夫人在门外的低语,路钊勇裹起被子,扯出一角紧紧捂住了泪如泉涌的脸,这是我普国百年未遇的天大赌局,如果稍有不慎,我将无颜面对陛下啊!</p>

    路钊勇在那一刻,真的不希望自己睁眼醒来,但无情的日出还是一如既往地到来。高塔上的时钟刚刚走过八点,数百名身材高大,衣着华丽的禁军官兵,便在整齐列队中护送着他们的皇帝和帝国谈判代表团的成员来到了普王宫。</p>

    “看啊!白色的制服穿起来精神抖擞,一点不比我们普国的禁军差劲!”路旁的一名青年对这些无论外貌还是军事素质都称得上千里挑一的精兵赞不绝口。</p>

    “我看哪,还是我们普国的禁军帅气!”青年的同伴有些不以为然,“普国蓝还是比帝国白要漂亮,再说了,那些用来阅兵的花架子,拉到战场上,说不定都要花容失色咯!”</p>

    “那倒是!若不是先君心存偏见,只招受过训练的人参军,也不会落得最后这无兵可用的结局!”青年的不甘,却道出了当今东西方各国不同程度面临的困局。由于战事频繁加上军费有限,各国组织军队的方法都是召集世家大族,将其成员任命为军官,而后由拨给一笔经费,让这些军官自行招募兵士。由于这笔国家拨款往往是杯水车薪,因此募兵者都需要垫支其中的大头。出于补偿,国家都会允许这些部队将部分战利品据为己有。如此一来,便带来了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各国军阀化倾向非常严重,很多部队只知首长,不知国王;二是军人劫掠成风,甚至在本国作战时,都会毫不犹豫地以同胞作为目标;三是训练、补给、伤病员救治等对军队至关重要的工作无人问津,毕竟谁都不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这种为人服务的无底洞中去。这也就造成了一方面军队心怀异志,兵痞横行,一方面大量热爱国家并愿意为之奉献者因为无钱训练而报国无门。</p>

    然而,唐铭铮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魄力和胆识解决了这些问题,他建军校、设医院、办后勤,推广义务兵。谁也没有想到,凭着从母亲手上讨来的半个曾经新教叛乱不断的国家,这位精明能干的皇帝让自己的领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员能力。没有军营中源源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曹永浜的总体战计划,将会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p>

    如今,皇帝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总体战推而广之,运用到政治、经济和民族复兴的大业上来。只要谈判能安内阁商定的方案顺利进行,那么距离梦的实现,就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p>

    唐铭铮没有急于开始会谈,而是先行拜祭了廉巍的灵堂,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这不但是出于对对手的尊重,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因为没有人喜欢胜利者的假仁假义,特别对于老普人来说,他们宁可看到敌人站在自己的坟头哈哈大笑,也绝不愿看到他们跪在自己的墓前嚎啕大哭。这群伴随着战争一路走来的人民,只会敬重真正的强者。</p>

    “这首歌不是哀乐吧?”问过葬礼还有什么缺乏的条件后,皇帝注意到了那首被乐队不断吹奏的颂歌。从风格基调里听来,普国人似乎不是在哀悼,而是在向帝国示威……</p>

    “回陛下,这是普国颂,微臣听起来,也确有些不合时宜,要不要命令乐队停止演奏?”随行的一名内史曾经整理过各国的乐府曲谱,自然听出了其中的异样。</p>

    “曲调相当雄壮,听得人斗志昂扬啊!”唐铭铮只是淡淡一笑,“罢了,就让他们演奏吧,反正我们将要面对的,不正是一场大战么?</p>

    路钊勇本以为,唐铭铮此番亲自前来,定然是要在谈判桌上和自己针锋相对。但出乎国相意料的是,这位皇帝除了吊唁和走马观花地将普王宫游过一遍之后,便带着卫队返回了驻地。留下谈判的,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外务大臣林怀衷,而那位他原本预期会亲自前来的候博熙,在此时却一直见不到踪影。</p>

    也罢,不管来的是谁,只要能为太子殿下争取足够的时间,老夫便奉陪到底!</p>

    “贵国关于我国承担驻军及派遣官吏费用一条,似乎还是设置上限为好。如今我国国库空虚,即使有钱,也必须优先照顾事关国计民生与战后重建之开销用度。否则负担过重,影响经济恢复,民众终究是要暴动的呀。”路钊勇在谈判开始就抓住钱的问题不放,他也的确有充足的理由减少甚至拒绝帝国对普国的压榨和盘剥,如果能省去这笔开支,恢复元气所需的时间也必然大大缩短。</p>

    “所谓承担军费,绝非我帝国有意巧取豪夺。”对路钊勇的提案,林怀衷似乎并不意外,“而是为了防止普国上下在经济繁荣之时,受到别有用心者蛊惑,利用积累的财富再犯穷兵黩武之错。”</p>

    “至于战后重建所需资金,大人不必担心,在这里我给大人透露一个秘密,陛下已责成鄙人牵头,联手南洋商界,为普国重建提供必要之贷款支持。至于还款嘛,倒也不必真金白银,只需普国每年按照协议商定数额及品种质量,向指定商号提供原料及工农产品即可。”林怀衷见路钊勇沉默不语,便作出一副古道热肠的样子,迫不及待地向老国相推销着商团的计划。</p>

    哼,这哪里是什么支持帮助?路钊勇不愿说破,但心中却也矛盾重重,谁都知道,定价供货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我普人多年辛勤劳作产出的利润,将被这群奸商劫走大半,而如果不接受贷款,即使拒绝向帝国支付占领军的费用,我们也在劫难逃。那时,唐铭铮和那群南洋商人,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经济战争,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几代老国君苦心经营的工矿产业连根拔起,缺乏资金的我们根本就束手无策。</p>

    “好吧,既然贵国坚持,我国不作反对。”路钊勇深深叹了一口气,“只希望贵国在经费数目和贷款条件上,给予我国适当照顾。”</p>

    “此事我会报陛下及内阁斟酌。”林怀衷似乎不愿继续纠缠,对帝国和南洋商人来说,只要普国答应签署借款和自由贸易协议,这次谈判便胜利了一半,至于数额和具体条款,无论普国人再怎样纠缠,都改变不了商业势力逐步控制渗透的大局。</p>

    “再有就是议会选举,此乃我国内政,可否请贵国收回建议?”这是路钊勇最没有把握,也最为头疼的一条。钱的问题,勒紧裤腰带无论如何也能过去,但治国首推用人,如果一个国家连这个权力都拱手相让的话,怕是除了作为傀儡,真的没有其他存在的必要了。</p>

    “选举制度,乃是为了确保决策安全及稳定,防止少数人蛊惑大公侵略扩张或对内施暴,故必须实行。”林怀衷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当然了,在具体实施形式上可以适当考虑贵国实际,采用逐级间接选举的方法,把民众投票直选限制在乡村街道一级。”</p>

    “那么,可否设立预备立宪期?”路钊勇知道,这是帝国此次谈判必须实现的目标之一,如果寸步不让,只会激怒对手,促使他们加快控制普国的步伐,“在预备期内,由国内世家望族推举德才兼备者承担代议之责?待宪政体系稳定,民众熟悉程序之后,再行开放自由选举?”</p>

    “相国大人言之有理,但敢问大人,普国贵族,惯于压榨农奴,欺凌百姓,且与军队过从甚密。若真要推举,恐怕也很难找到符合要求之人。”林怀衷的语气极为真诚中肯,若是不知立场,很可能让旁观者以为,他乃是路钊勇最为信赖的幕僚,“不过,此事不难解决。我国可在两年军管期内,在贵国进行宪政培训,从各阶层中挑选符合条件者接受教育,待选举开始之后与其他自愿参选者公平竞争。”</p>

    公平竞争?开玩笑么?路钊勇不难想象,帝国为了这些志在必得的东西,必然已经是想好了万全之策,只要自己不否定选举条款,眼前这个狡猾的商人,就能够变出无数种花样来。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拒绝。因为一旦条约内容公诸于众,自己和普国看守内阁便坐实了僵化保守的骂名,这对于刚刚获得解放的广大农奴来说,则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p>

    军队的丧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背弃。如果普国陷入混乱,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而如果普国能在帝国的保护下得到恢复和发展,那自己的赌博还有几分胜算。与其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罪人,还不如多积阴德,少做亲痛仇快的事情。</p>

    路钊勇刚要开口,会议室外突然走进两名军官,他们分别穿着帝国的蓝灰色军服和普国的深蓝色军服。这两人各自在林怀衷和路钊勇身边耳语一番后,立刻敬礼离去。可是,一样的动作却没有带来一样的结果,林怀衷如释重负般叹了口气,路钊勇却呆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p>

    “国相大人是否身体欠安?谈判也进行半日了,下官建议休会,午饭后继续如何?”林怀衷礼貌地站起身来,微笑着对路钊勇说道。</p>

    “谢林大人关照,林大人先请。”得到路钊勇点头肯定后,虽然对上司的反应有些不知所措,甘兴霖还是礼貌地做出了回应。</p>

    “怎么了,大人?什么事情如此严重?”虽然满腹狐疑,但甘兴霖知道作为属下的本分,他并没有在会议室里开口询问,而是和侍卫一起,将神情恍惚的路钊勇搀到内厅坐下,待相国稍稍好转之后方才斗胆询问。</p>

    “刚才侍卫报告说,陛下,也就是世子在雾泽病故,东泽也丢失了……”沉默半晌,国相才一字一顿地冒出一句。</p>

    “这……这怎么可能呢?该不会是帝国的假情报吧?”甘兴霖听罢,顿感天崩地裂,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止住内心的惊慌和绝望。失去了最后两张底牌,普国人再也不能泰然自若地和帝国在谈判桌上周旋。</p>

    “世子本就在战场上身负重伤,沼泽里又缺医少药,没想这样就……”说到此处,路钊勇已是老泪纵横,“至于东泽,帝国早已派说客和间谍对当地驻军与官员封官许愿,威逼利诱。开始时,多数人还不为所动,直到世子兵败病死以及从永泰撤回的飞虎军团遭帝国军和兰军围歼的消息得到证实。大厦将倾,他们很快接受了现实。”</p>

    听到这里,甘兴霖反倒感觉平静了许多,有时候落水的人不再挣扎,反而没有那么痛苦,他看着国相拄着拐杖佝偻在长椅上的样子,不由得感觉命运已定。</p>

    “现在普国算是名存实亡了,或许她还有复兴的一天吧,不过,老夫是没想到,胜算竟是如此渺茫!”路钊勇擦干了泪水,他颤抖着站起来,边走向自己的长史边说,“陛下啊!老臣已是竭尽全力了!看来,普国复兴的希望,在老臣有生之年,恐怕是不能看到了……”</p>

    “相国,您是我普国的灵魂和脊梁,万不可早早就伤心失望啊!”看着老人颓唐的身影,甘兴霖已经止不住哭泣。</p>

    “所以你更要走好以后的路,我们这代人,已经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不可能再陪着你们继续走下去了。”路钊勇紧紧扶住甘兴霖,颤抖的双手传递着一种遗憾和寄托,“时间看来已经不再站在我们这边,这就更需要你们年轻人加倍努力了!”</p>

    “不说啦,赶快出去吃饭,我们还要和那位林大人再战个三百回合呢!”收起眼泪,路钊勇没等甘兴霖回答便扔掉了拐杖,径自开门离去。</p>

    虽然谈判的天平随着廉菲的死和东泽的陷落而急剧朝着帝国一方倾斜,林怀忠仍感受到路钊勇顽强不屈的气势,他在每一个条款,每一个问题甚至每一个细节上,为自己已经名存实亡的国家据理力争。</p>

    “战犯这一条还请贵国斟酌,名单太长,处罚太重,杀人太多。”路钊勇不但希望为这些曾经共事或素未蒙面但也都为普国做出贡献的同僚们求得一条生路,更希望为普国的将来留住哪怕少数的人才。</p>

    “普国此番兴兵发难,给各国特别是森国和兰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交战双方死伤数以十万计,如果不完全彻底地清算祸首,又如何能向世人保证普国将力保和平,不再进行侵略和杀戮?”林怀忠的口气没有一丝松动。</p>

    “杀人是不详之举,还是要慎之又慎,如此冤冤相报,又哪有盟主的风范?现在民众或许欢迎你们,或许会对你们处死我国官员拍手称快,但这只是你们没有实际治理我国罢了。掌握权力后遭遇内外非议是常有之事,若稍有失误便严加惩治,还有谁会出来为国效力?而几年之后,民众只会记得你们是如何残酷对待普国人,他们甚至会去缅怀这些被处死者,因为在民众的记忆里,他们不过是忠君爱国之人,仅仅出于各为其主,就遭到你们的迫害与杀戮,这必将埋下仇恨的种子。”路钊勇也明白,自己这些说辞多少存在诡辩的成分,但他自信所说的一切绝非虚声恫吓。</p>

    “这个问题下官无法做主,需要请示陛下,但也请大人注意,谈判完全是我国及皇帝陛下慈悲为怀,不忍再起争端。若贵国不加珍惜,索求过度,则再无和谈之必要。”林怀忠暗暗佩服路钊勇的谈判能力,但为了帝国和商团的利益,他也必须在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p>

    战犯的名单最终得到了修改,名单中的许多人得以用迁往骏崖监视居住,或是上缴部分财产的方法抵消或减轻原有刑法。当然,除非得到帝国首肯,这些带罪之人想要返回政坛,就成了难以触及的梦想。</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