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八章 仓惶海防(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严格意义来说,北洋并不能算真正的大洋,相比南洋那波澜壮阔、岛屿星罗棋布的天地来,被大陆包裹,仅有一个出口的北洋更像是内海。里面峡湾遍布、半岛纵横,因此海域状况复杂,甚至到了北方先民已经在外洋建立居民点的中古时代,仍然没有一个航行者或探险家敢于声称自己对北洋的情况了如指掌。</p>

    但正是这样一片时常被薄雾覆盖,至今依旧有些危险的海域,虽然港口的数量不及南洋,却有着令南海明珠一般的南洋港口所艳羡巨大优势:千年不冻,一如既往地风平浪静。很多北方人把这些港口当成上天对自己艰难求生的恩赐,开国以后,北方的渔获和水产一直是当地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工业发达、资源丰富的北方各国,也得以大量出口木材、粮食、矿物和廉价工业品,换取富国强兵所急需的货币和西洋的优质产品。</p>

    北洋的出海口一直被诺国和诺论国所控制,他们占据的两个半岛,如同父亲坚实有力的臂膀,环抱着北境赖以生存的那片海洋。诺国这一名字,来源于在当地残留的遗迹上古怪的象形&#25991字,其中最常出现的,是一个被当地人读作“诺”的符号,而后它便成为了这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名字。“诺伦”一词便是来自诺国方言,意即“</p>

    但诺人对这片土地却不是如蝗虫一般饕餮摧残后便扬长而去,他们将这块苦寒但资源富饶的土地当成自己的新家来经营。毕竟海峡虽浅,却能挡住帝国军的铁蹄;半岛的另一端连接着无人居住、常年封冻的极地,因此唯一可能的威胁来自海上。在帝国贵族们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大量诺人乘着船来到北境,在沿海地区定居下来,而诺人之脉”。</p>

    但这对同根同源的表亲却都令对方又爱又恨,中古王位空缺时期,帝国大权旁落,没有大陆牵制的诺国人曾经渡过海峡征服了北方半岛广大的土地。而那些当初为了逃避大陆战乱而迁居半岛的诺人,最终也没有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大量以打渔为生的居民在自己南方表亲的屠刀和皮鞭的胁迫下,放弃赖以为生的祖业,冒着生命危险在深山老林中开矿伐木,无数劳累过度而失去生命或奄奄一息的灵魂便被轻易抛弃在仓促挖掘的大坑之中,任由他们的躯体被野兽啃噬,最终成为孤魂野鬼和一堆枯骨。</p>

    军队最早登陆的地方,被雄心勃勃的诺人国王胜本修建成为自己新的都城——新京。虽然完成统一的帝国最终在这位国王行将驾崩之际占领了诺国的旧都澳湖城,并且宣布正式吞并诺国在大陆的领土,但一个比旧国更为强大的新国家也在慢慢兴起。不到百年,新京就成为了北方最大的城市和最好的港口,通过源源不断的木材、毛皮和铁砂出口,这个自称诺论的新国家积攒了巨大的财富,甚至占据了北洋南部,兰国以北的部分土地,建立居民点和港口与当地人交易。</p>

    3074年西洋来船事件后东方被迫开国带来的剧变时期,当西洋商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些廉价的工业产品希望换取一些梦想中的东方货物,使他们不至于空手而归时,对那些枪械和钟表叹为观止的帝国人纷纷以令前者咋舌的低价拿出在西洋如同黄金般贵重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用以交换。这唤起了诺伦人那段难忘的记忆:初到东部沿海时,兰国人就曾经以大量的牛羊、良马甚至奴隶去换取诺伦人一件不起眼的手工艺品或者武器甲胄。当时那种热闹而喜悦的场景,在诺伦人古田醒三的笔下,化作了“吾国之土产,其质半东土,狄人仍惊为天物,趋之若飞蛾扑火。……市罢,商贾多求于神社,恐获利过巨,天神罚之也……”这样的语句。</p>

    诺伦王在闻之西洋商船到来后,甚至专门命人搭快船前往帝国港口,找到几名西洋商人,称愿花重金请其带数名使臣和学者前往西洋各国游历学习。得偿所愿的诺伦人很快也建立了与西洋通商和交往的航线,疯狂地吸收着西洋&#25991明进步的精华。当帝国仅仅满足于通商带来的丰厚利润的时候,诺伦人已经开始通过政府支持的办法开始逐渐垄断了北洋的航运贸易:凡是用诺伦货船运输的货物,无论从哪个港口出发前往西洋,都会得到朝廷的补贴,而他们的帝国同僚却要忍受帝国沉重的赋税。很快,来往穿梭于北洋各港口和西洋之间的船只,都挂着诺伦的旗帜,有些是亏损甚至破产的船东将原本财富的源泉以低价卖给诺伦商人,有些则是为了逃避帝国的盘剥而主动挂靠。</p>

    诺伦人霸权的顶点,是开国50年后的那场宗教战争。新旧教之间的冲突将原本庞大但衰朽的帝国彻底分为两半。当弱势的新教方节节败退之时,诺伦王,人称北方雄狮的睦信以援助新教徒为名,率领10万大军渡海南下,一度以3万人击败10万帝国军,兵临帝国北方战略要地永泰。但好景不长,接连在几场战役中以少胜多的睦信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克星和对手——帝国名将孔令羽和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当时年仅25岁的祖曼皇后。正是两人力排众议,孤注一掷在永泰与诺伦军决战,才最终力挽狂澜。当高傲自负的睦信还在做着帝国军全线后撤,裂土罢兵的美梦的时候,曾经一溃千里的帝国军突然发动反击,将诺伦人逼退数十里。而扎马骑兵奔袭数百里夺回当时仍忠于帝国,但被诺伦人占领的北方要塞德堡,则彻底扭转了战局。失去了这个重要的交通和补给枢纽,诺伦人不得不向港口撤去。即使安排了强大的后备力量,面对追击的帝国军,诺伦人仍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而睦信也为自己当初的轻敌大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他不得不亲自督战掩护大队撤退的一次战斗中,为了保护两翼,北方雄狮将大部分卫队调离了自己身边,这给了绕到侧后的扎马骑兵一个绝好的机会,浴血奋战的国王被火枪多次击中,铠甲上弹痕累累,最终失血过多死在了急救的担架上……</p>

    这位天才统帅和威武君主的死使诺伦人不得不和帝国签订合约,退出帝国领土,而为了这场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十万人的死伤,教派之间难以弥合的裂痕,还有西洋列强对北方的渗透。后者对东方各国而言伤害更为巨大,曾经的老师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课程,为了获取贷款填补军费空缺,北方诸侯不得不降低西洋货物进口的关税,导致大量工业品对本土工商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如果不是西洋各国纷纷卷入大陆战争的泥潭,本国工厂对军方订单应接不暇,很难有人保证时至今日能否还有民族工商业存在于北方,而政治献金这一毒瘤直到敏宁打掉布雷塔尼亚间谍网之前都没有彻底清理。为了维持自己在帝国北方的影响力,诺伦国不得不以自己有限的财力对各诸侯国实施援助,这就使得他们加重了对国内的盘剥,失去补贴的诺伦商船很快也丧失了竞争力。因此唐铭铮在北方战争中击败普国,吞并森国后,才得以用东远公司雄厚的财力,依葫芦画瓢般迅速占据了北方航运业的主导。</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