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乡土药神

正文 第 48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颐且┩醮宓钠腥榈煤堋!?br />

    谢跃进突然插话,郑云涛有些不喜,但仍然笑着道:“如果我们全县有无数个像甘松一样的青年致富带头人,那合江县的大发展还会远吗?老百姓的富足的生活还会远吗?”

    甘松赶紧谦虚道:“我们药王村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发展,一方面,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给我们政策;另一方面,是乡亲们努力,都希望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郑书记,我们就好像皮球,实在是穷怕了,轻轻地按一按,就可以跳得很高。”

    “这个比喻非常得好!”郑云涛对县委办主任道:“这个球道理,应该好好总结。”

    第二十三章 方圆千里药材园

    县委办主任“刷”地脸红了,谢跃进哈哈大笑,发觉方志南书记看他的眼神不对,赶紧闭住了嘴巴,一脸的尴尬。WWw、因为,在泸州话中,“球”的另一个含义便是男性与女性比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个脏东西。

    郑云涛疑惑地看着周围的人,问道:“球道理难道不对吗?”

    县委办主任反应极快,马上补充,拍着马屁道:“球道理就是很有道理。

    “打蓝球有个规律,那就是要相互配合,才能取胜。我看药王村内外的各种因素都凝成了一条心,为了药王村的发展献计出力。比如说,郑书记,你能亲自到药王村调研,便是对村上工作的最大鼓舞。”

    “为了药王村的发展,黄副县长、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作出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这计马屁正好拍到了郑云涛的痒处,郑云涛转向甘松,问道:”甘松,药王村的发展确实实离不开你的功劳啊!”郑云涛把“确确实实”四个字咬得极重,这是要利益共沾的意思。

    甘松为人处理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自然听懂了郑书记的意思,赶紧谦虚道:”如果离开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给我们出了很多扶持政策,药王村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

    郑云涛满意地点点头,这个甘松很上道。

    参观了药王府,郑云涛觉得非常吃惊,道:“我真没有想到,在这样偏远的山区,居然有这样规模的生产线,药王集团只占用了一间屋子,居然能够产生五千万的税收?”

    趁郑云涛高兴,甘松赶紧提起了关于项目补助的话题:“郑书记,你看,我们的项目补助资金什么时候能够到?”

    郑云涛立马表态:“回去以后,我立刻将这一个问题提交常委会研究,既然税收入库了,就必须得兑现,这才是诚信的政府。但是,项目资金必须得有一定的载体,你们村准备用什么载体?”

    甘松对政策不熟悉,看向谢跃进。

    谢跃进会意,道:“现在老百姓修房的积极性蛮高的,可以考虑新村建设,把项目经费补助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

    郑云涛没有直接表态,道:“这一趟我们受益匪浅,回去以后一定要认真总结。药王村是我们的一张名片,对药王村的发展,不是药王村自己的事,而是整个福宝镇、整个合江县的事情,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郑云涛高高兴兴地带着一行人回去了。

    这一趟,对于药王村收获颇丰;对于县委、县正炙府以及乡党委、政府来说,同样收获颇丰。只是,现在这个时候,还看不出来而也。今年是换届年,药王村的猛然崛起,必将对换届产生重大影响。

    迟些的时候,发改局局长便给谢跃进打了电话:“我们将派出项目办主任到药王村,把项目包装好。请你们对接一下。

    甘松也在旁边,心头一喜。县上这么快就有行动了,这说明郑书记是同意谢跃进提出的方案的。

    药材种植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找了个晴天,甘松把请的村民召集到一起,道:“各位乡亲,药材种植关系到药王村长期的发展。这是一个基础和平台,只要大家努力了,把药材种植的规模搞上来,那我们村的发展后劲是非常足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次郑云涛到药王村调研,为药王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特别是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重点扶持。”县上常委会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甘松纯属扯起虎皮做大鼓。”我们把药材种植规模搞上去了,自然会得到县委、县政府更多的支持!”

    甘松的动员,村民们听得热血沸腾。他们大部分是土地的承包者,但土地被甘松的公司租了过来。土地承包者成为股东,同时又成为农村工人。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关系,他们可以在租金上得到实惠,同时,又可以就地打工,获得另外一份收入。

    有两份收入,这些人都憋着一股劲,非得把药材种植搞起来不可。

    另外,还有一些村里对药材种植感兴趣的村民,纷纷加入进来。其中,也包括甘松的父亲甘洪。他宁愿不要工资,也愿意干这事。

    甘松分了组,明确了责任区域和种植要求,大家便领了种子分头行动。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被镇上安排到了村上,四个人被分别分进四个种植组中,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

    甘洪拿着天麻的种子,放在鼻子边闻了闻,对身边的村民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即使是种子,每平方米的价格在120…150元之间。”

    “这么贵?”村民被吓到了。

    甘洪听到村民大惊小怪,很满足,炫耀起来道:“你知道出产之后,每平方米能赚多少钱吗?”

    村民一脸迷惘,甘洪满意地点点头,道:

    “每平方米可收威品麻9…10斤、种麻4…5斤,可产生效益扣除成本可赚取1000…1200元。”

    “这么赚钱?”村民有些不敢相信。

    “所以我说,你一定要把技术学会。”甘洪高高在上,指教道:“学会了,就可以自己种植天麻,在自家的屋子里,利有三十个平方米种天麻,每年净赚三万,比打工还强。”

    三十个平方的面积,谁家没有啊?说句难听的话,各家的猪圈都不止三十个平方,比城市里面的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还要多。

    村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

    “新棒砍成2…3路斜口,把培殖出来的菌棍安放在斜口部位,再把天麻种的“屁股”插在棍的斜口处,第2年即成商品天麻。”农业技术推广战的技术人员,声音有些嘶哑,这是话说多了的缘故,但兴致应该很高,一丝不苟地传授着天麻种植方法。

    甘松根据土质条件,利用地理位置的不同,分别种植天麻、旱半夏、牡丹、金银花。

    天麻每亩能够产生效益大约70万元,旱半夏每亩能够产生效益1万元,牡丹每亩能够产生效益8000元,金银花的每亩能够产生效益1万元。

    田地土块用于种植经济效益最高的天麻,山地则采用旱半夏和牡丹套种的方式,旱半夏喜阴,而牡丹刚好把旱半夏遮挡起来,达到互补的目的。陡坡则用于种植金银花,不占用好土地。

    原野之上,村民们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将药材种人土地之中,期待着夏天的收获。

    看着热火朝天的种植局面,甘松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山歌:

    “扛着那个锄头哟喝喝,汗水流到田地头哟。

    太阳那个高高挂哟喝喝,照到那个树林头哟。

    春天里来播种哟喝喝,为的是秋那处收哟。

    每一滴汗水哟喝喝,化威数不清的金元宝哟。”

    甘松的哼唱,激起了大家白勺兴致。一些爱好唱歌的村民跟着甘松的节奏唱了起来,歌声在原野里回荡、回荡……经过几天紧张的种植,药王府方圆千亩的地都种上了药材。

    说来也怪,种在这千亩地上的药材生命力特别旺盛,全部种下之后,根据技术人员的观察,居然没有一株药材因为初次种植而死掉。

    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于水土质量较好的原因。

    甘松却知道,这是昆仑幻境释放出来的生气起作用了。

    天麻的效果这么好,甘松跑到原始森林里,将那些野生天麻挖起来,带着天麻进入昆仑幻境之中。

    将野生天麻栽入幻境的泥土里,天麻经过最初的疯长后,恢复了正常。把已经长成熟的天麻刨了一个起来,甘松闻了闻,药性比原来的药性增长了三分之一,得到了质的提升。

    如果长期将天麻放在里面,药性一宜在增长,看着成片的野生天麻群,甘松准备让这些天麻在这里继续生长,看看时间长了之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来到关着伯特的房间里,伯特看到甘松,大声吼道:“我这是在哪儿?你要关我多长时间?快放我出去!”

    “你要明白,你不过是我养的一条狗而已。”甘松冷冷地道:“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力量增加了?”

    伯特眼睛一亮,兴奋地道:“不错,我身上的枪伤恢复的迅速比原来快了很多,肌肉的力量也增强了。”说着,伯特使劲地绷了绷肌肉,把缠住他的藤蔓绷得“吱吱”作响。

    “哈哈,真想试试,力量增长的感觉。”

    伯特动了动略咯作响自勺胳膊,道:“能不能把我放开!”

    “没问题。”甘松拿出一块黑色的手帕递给伯物:“把这个套在眼睛上,我带你到一个地方去。“伯特看到自己手上的藤蔓消失了,松了松手,接过手帕,按照甘松的要求,戴在自己的眼睛上。

    甘松拉着伯特的手,向前走去。

    作为杀手,伯特的记忆力非常强悍,在他的记忆中,他一直向前,中途只是埋了埋头,然后又继续向前,睁开眼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第二十四章 授人鱼和渔

    “试试看,你的力量增长得如何?”

    伯特取下黑帕子,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森林之中,借机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身后,是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水潭,四周,除了森林的树木和野草外,没有任何东西。头顶上,几棵参天大树林立其间,遮住了天空中的阳光,水气漫延上来,空气中显得有几分阴森。

    自己明明被关在一间屋子里,只走了大约五十米的距离,不可能看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甘松真的是神?

    收回思绪,听到甘松的吩咐,伯特这才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感觉自己的实力有了显著的增长,往一颗直径半米的树上狠狠地击出一拳。

    “呼!“树子经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力量,竟然从中折断,倒了下来。

    “哈哈。”伯特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拳头,看了一眼这个把自己关起来折磨的“神”,抱着侥幸心理,恶向胆边生,道:

    “小朋友,你受死吧。”

    话未完,一拳便向甘松心脏的位置击打而来。

    虎虎风声,一拳打出了猛烈的风声。

    甘松轻描淡写地伸出右手,抓住了伯特的拳头,笑道:“你的力量是我赐予的,你以为凭你的实力,能够击败我吗?”

    伯特的眼神显得不可思议,这一拳可以将一颗树打断,在他的手里却轻如毛发。收回拳,伯特已经彻底折服,道:“神,你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无穷!”甘松轻轻一笑,从怀里取出一颗药丸,冷冷道:“如果不想继续受折磨,服下它。“伯特取过药丸,眼中充满了惊恐。

    “他的手段实在是太残酷了,又要如何折磨我?”

    甘松伸出手指,对准伯特的额头,道:

    “服下它,不然,你就永远没有自由,生不如死。”

    曾经经历过一次死亡,伯特对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那种意识消失的感觉让人很难受。

    将药丸吞入肚中,就好像吃下了一粒棒子,没什么独特的反应?

    “这粒药的作用。”甘松指着树旁正在搬家的蚂蚁,道:“一旦发出来,就好像无数只蚂蚁在全身咬,比4号难受的程度还要强烈几倍。毒性发作之后,你会用自己的指甲一块一块地撕下自己的肉,直到痛晕过去。”

    “不要企图寻找解药,这世界上除了我以外,没有入能够解得了这种毒药。”

    伯特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全身的肌肤一紧,麻麻痒痒的。

    “给你一个任务,去把杀手组织的基地找出来,告诉我在哪里。如果三个月内完不成,便没有解药了。如果完成了任务,你不但会得到解药,还会恢复自由。”

    甘松边说边背转身,缓步朝森林外走去。

    甘松消失了,伯特仍然愣立当场,良久,叹了口气,才转过身朝密林中跑去。

    待伯特走开,甘松显现出身形,嘴里叼着一片树叶,吹着小调。

    县委书记和县长碰了头,同意和药王村拨付一千五百万的新村建设项目经费,也同意了药王村的建设规划。

    很快,钱便到了村上的集体帐户中,规划文件也到了村上。

    谢跃进拿着存折,看着一连串的零,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千多万啊,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到底要怎么用啊?

    “是不是不知道怎么用?”

    谢跃进抬起头,看见是甘松,顿时有了主心骨,急切地道:“是啊,没钱的时候,为钱发愁,有钱的时候还是发愁。哎,我这人真没出息。”

    有时候,谢跃进还是非常可爱的。

    “我给你提个方案吧。”甘松道:“咱们村里的村民不是在修房吗?每户补贴十万。这点钱还不够呢。””十万?”谢跃进在心里算了一笔帐,农村住房要宽一些,一家五口人要建一百五十个平方左右的房子,全部建威、装修完毕要将近三十万。每户补贴十万,基本上占到了三分之一的资金。

    大户建房,可能要稍差一点,但如果是低保、五保户建房,十万元还有剩余。

    “可是,全村三百多户啊,一千五百万根本不够?”谢跃进把帐算得很清楚。

    “这还不好办?”甘松道:“把全村人的名单排出来,分成几批。每批解决三分之一,三个月便能把所有人的建房问题解决了。”

    谢跃进眼前一亮,道:“松娃子,你不到村上来工作,真的可惜了。”

    “再说吧。”甘松摆摆手,他现在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潜在的威胁也还有很多,把这些危险消灭掉了再考虑。

    要不然,很有可能给药王村带来灾难。

    第二天,谢跃进便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提议一千五百万项目资金的分配问题,很顺利便通过了。凡是在今年内建成的房子都可以享受十万元的项目补贴,在前一年内已经建成新房子的户主,只需把外装饰改成现有的川南民居风格,就可以把钱拿到手。

    号召力是无穷的,大家看到能够拿到现钱,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也开始计划建房。

    而一些条件好的,则计划把房子建得更漂亮一些、档次更高一些。

    一些确实没有能力建房的,经过研究,他们也可以先拿到补贴款后建房,前提是有人为他们担保,要保证钱用在建房上。

    药王村大建设局面再次被推向高潮。

    全村所有人都建成了新房,那需要三千多万资金,而现在只有一千多万的项目资金。还差一半,这么庞大的资金量从哪里来?

    甘松想,还是得从税收分成上来。现在,甘松的手上握着几个亿的资金,如果把钱捐给药王村,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药王村的人就会散失创业的动力。

    通过兴办企业,上交税收,再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补助,调动药王村人千事创业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很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要分到一千五百万的项目资金,那得上交五千万的税收,必须要有五个亿以上的产值才行。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艾滋病毒消失了,抗癌新药的产值基本上是固定的,其他新药又在研究之中,暂时没有赚钱的项目,要产生五个亿的产值还真有些困难。

    第二十五章 空巢妇女

    甘松靠在丁香家的小床上,丁远志窝在被窝里早就睡着了。WWw。

    这一段时间甘松家建房,甘松一家人住进了丁香的家中。甘松与丁远志住一屋,他的母亲李梅与丁香住一屋,父亲甘洪则在另一个房间,单独睡一张绷子床。

    按照川南风俗,男方到女家住,夫妻俩是不能住在一起的,甘洪和李梅必须得分开。丁香虽然与甘松已经订婚,在甘松家偶尔住在一起幽会,双方父母不会管,但在丁香家幽会便不行。

    甘松翻着手里的总体规划,一页又一页,书页发出“哗哗”的声音。

    自从身体被药物强化之后,甘松的思维能力特别快。规划书虽然是厚厚一本,但仍然难不住他。随着书页的翻动,药王村未来的图影构造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哪里该建什么?都印在了甘松的脑海里。

    合上书页,甘松透过窗户看向夜空,休息一下眼睛。

    突然,甘松眼前一亮:“只有持续不断的建设,持续不断地招商引资,采用的投资拉动的方法,才能保证税收的来源,使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到药王村来。”

    甘松走到窗前,坐在书桌旁,拿出纸和笔,认真地勾画起来。半夜鸡叫的时候,甘松的手里多了一份药王村建设路径图。

    这份路径图,将药王村发展规划囊括了进去,把未来五年药王村建设的方向、顺序全都画了出来,清晰明了。

    看着这份路径图,甘松高兴地笑了,在路径图上写下“五年任务三年建成”的字样,重新回到被窝里,在鸡叫声中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甘松将路径图仔细修订了一遍,重新抄写后,便朝村办公室走去,找谢跃进商量。

    来到村办公室,发现铁将军把门。甘松看了看时间,才发现时间只有七点过,甘松无奈地摇摇头,暗道:“都怪自己太心急了。”

    折回来,看到翠花嫂子正在饭店里忙碌着,香喷喷的馒头味儿从蒸笼里溢了出来,溢满整条水泥路,溢进甘松的鼻子里。

    “真香!”甘松感叹一声,走进器花嫂子的店里,道:”来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翠花嫂子这里卖的馒头和稀饭都是特大号的,与城市里的比起来,一个馒头要当三个,一碗稀饭要当两碗。消费对象主要针对农村短工,以实惠为主。

    翠花嫂子打开蒸笼,把两个馒头装进盘子里,端到甘松面前,指了指旁边的岸板,冷冷地说了一声:“稀饭自己打。”

    “怎么了?”甘松有些疑惑,问道。平时自勺翠花嫂子非常乐观,见到自己这个“大兄弟”非得说笑几句不可。但是,今天却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样子。

    转念一想,甘松记起昨晚上听别人聊天,说到翠花嫂子的男人回来了,问道:”你和刘海哥昨晚上吵架了?还是打架了?”

    翠花嫂子的男人叫刘海,比甘松大十来岁,在甘松的印象中,刘海哥挣钱是一把好手。没娶媳妇的时候,他便是村里年轻人中最勤快的。娶了翠花之后,经常跑到外面去找活计干,听说现在已经当了小包工头,每年能够挣一二十万。刘海家在村子里算是小富人。

    “小孩别关心大人的事。”翠花嫂子在岸板上和着面,不停地揉扯着面粉,力气特别的大,好像在发泄怒气。

    甘松一边咬着馒头,一边道:“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你劝劝刘海哥。”

    翠花嫂子的双手一停,头微微一偏。接着,又摇摇头,继续和起面来,道:“你刘海哥就是好面子,不喜欢我这个小妇人抛头露面。让我把饭馆给关了,还怪我开饭馆没有和他商量。“一翠花嫂子喜欢开玩笑,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但是,她的本性甘松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村子里最刚烈的女子。因为刘海长期不在家,翠花不仅要承当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长期独守空房。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川南农村,因为“空巢妇女”数量很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时有发生,倒便宜了一些在家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但是,从没有听说翠花嫂子家发生过什么事?

    曾经有人想打翠花的主意,被翠花黑着脸用扁担打断了双腿。

    “你肯定不愿意关门。”甘松道,也想明白了两人吵架的原因。翠花嫂子开的不是饭店,是寂寞。她通过这个饭店与外界交流,打发时间,赚多少钱倒无所谓。

    因为赚头不大,与翠花开玩笑又成为一大乐趣。薄利反而多销,翠花嫂子家的大馒头很出名,一些赶急的,或是修房的,干脆都到翠花的店里来。

    翠花嫂子将面揉成长条,用菜刀在案板上“咚咚”地切了起来,切成馒头的形状,一边切一边道:“他不让我开店,我偏要开店。让他瞧瞧,我翠花可不是吃素的。不光他会找钱,我也会。哼。”

    翠花将满腔的怒气都撒到了面粉上。

    这时,刘海走进了店中,看到甘松坐在板凳上,黑着的脸强颜欢笑,道:“松娃子,这么早就吃早饭啊,我家翠花的馒头好吃不?”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刘海对翠花有意见,甘松还真以为刘海这是在夸翠花。仔细一看,刘海穿着发亮的西服。如果在城市里,这种服饰很常见。但这是在农村里,就有点另类、有点显示派头的意思了。.“好吃。”看着刘海的打扮,甘松觉得很好笑,嘴里赶紧答道。

    “让开!”翠花嫂子端着个大大的空蒸笼从刘海身边经过,道:“刘大老板,小心蒸笼上的油水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刘海的脸刷地红了,赶紧让到一边,让翠花嫂子通过。

    “哈哈。”甘松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刘海哥,如果我是翠花的男人,肯定帮她和面去。你看,翠花嫂子一个入在家里,没个说话自勺对象,又要照顾家里,多辛苦啊。”

    刘海被甘松说得一愣一愣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翠花悄悄侧过脸,对甘松一笑,向他比了一个大拇指。突然发现刘海转过头看着她,又恢复了冷冷的表情,将切好的馒头一个一个地放入蒸笼中。

    第二十六章 谁都有故土情节

    “刘海哥,我跟你商量个事。WWw!”

    甘松脑筋一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刘海在外面是包工头,有非常丰富的干工程的经验,又有冲劲。果把他拉回药王村,那村里将增加一股不可小觑的建设力量。药王村有本事的年轻人很多,就好像刘海一样,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有的收入还不扉。

    如果能够把刘海引回来,那就会形成一个榜样,吸引在外地打工的老板们,特别是年轻的老板们回乡创业。药王村将会获得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刘海在翠花嫂子处讨了个没趣,坐到甘松一侧的桌子上,他也想听听,这个村民中传说的非常神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有什么高见?

    甘松拿出一份药王村建设规划路径图,道:“这里面的机会多得很哟!”

    刘海看了看路径图,眼前顿时一亮,拉过图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良久,刘海抬起头,道:“这份图纸真的很详细,如果按上面的图纸规划实施,一年一年地干下去,要不了五年,药王村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海长期在外面跑,已经看出了路径图的价值。

    “甘松为什么要把图纸给自己看?”刘海脑筋一转,顿时明白了甘松的意思,转念道:

    “我在外面打工基本上都稳定了,准备把翠花也带出去。正好,我们公司缺一个煮饭的。”

    他心里仔细地想一想便明白了,甘松之所以要拿路径图给他看,无非是让他回家投资。

    但是,以药王村目前的状况,要想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不可能,能够不亏本就非常不错了。再说,干了工程能不能拿到现钱还是未知数?如果不能拿到现钱,把自己这些年来辛苦挣来的钱都投入这个无底洞中,一辈子都不能翻身。

    在镇上,是有这样的例子的。几年前,有一个姓穆的老总,投钱为镇政府修了三级路网,但迟迟拿不到钱。最后,沦落到外出在工地上挑水泥打工挣钱渡日。

    刘海不想有一天变成穆总那样悲惨的境遇。

    从内心来讲,刘海不想回家创业。

    “我不去!”翠花嫂子端着装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