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0608:43:24

    晕!一口气看完了!现在有点不知所错!好贴难求啊!!加油!!!

    汉朝是我最迷恋、最崇敬的一个朝代,英雄辈出,很多小人物都是英雄,有勇有谋,有胆识有魄力有忠义有诚信~~~~~~~~~每次读汉史我身上都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反观现今政府愧对祖宗,反观现今族人只能说深感惭愧!!!!

    期待中~~~~我很想看陈汤班固呢!!加油啊!!!——

    多谢,randy355075的鼓励,一定再接再厉。

    2010-03-0619:05:04

    屯田之争之伊循屯田(三)楼兰鄯善

    虽说不管黑猫白猫,解决问题就是好猫。傅介子仗剑西行虽然有些太阴谋了,但毕竟解决了问题。惩罚安归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下一步要彻底控制楼兰,才是对双方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尉屠耆继任楼兰国王,汉朝是无比重视。不仅授予汉朝印信,赐予宫女为夫人,而且准备了大量的车骑、辎重,礼送尉屠耆回国。文武百官自丞相以下都送到郊外以示郑重。

    尉屠耆在汉朝已经生活好几年了。对于汉朝的思维方式、**作手段,以及政治雄心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临行之际,尉屠耆提出了一个让汉朝无法拒绝的要求:希望汉朝在伊循屯田。汉朝君臣自然是大喜过望,实际上即使尉屠耆不说,汉朝也会这么做。由尉屠耆提出来意义自是不同,说明双方真正站在一个战壕里了。

    提出这个要求,尉屠耆也是有一点私心的。尉屠耆虽然也是楼兰王族出身,当国王也是第几顺位继承人。毕竟在汉朝待了这么多年了,对楼兰的近况也不甚熟悉。不用说神出鬼没的匈奴突击队,就是国内的反对派也很难应付,贸然回去如同送死。这是于私而言。

    对于楼兰来说,在两强争霸的情况下,保持所谓的独立性是不可能的,只是披着皇帝新衣的漂亮神话。汉朝的彻底进入就意味着楼兰请到了一个保护神,战斗就是汉军与匈奴之间的问题了。楼兰彻底解脱了,再也不用首鼠两端,悬崖上跳舞了。而且,随着汉军屯田的深入,楼兰人也可以学到先进的耕作技术,汉军甚至可以手把手的教,全程一站通的服务。

    在汉朝生活这几年,尉屠耆对汉朝的农耕技术是印象深刻。楼兰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多沙地,以至于粮食不能自给,得仰仗邻国的帮助。这并不是说楼兰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伊循这个地方土地就是非常肥沃。关键是楼兰人不善农耕。汉军进入楼兰屯田之后,先进的农耕技术自然就走进了楼兰。

    屯田不是简简单单派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整套的农业技术的移植。汉朝的耕作那是精工细作,如何播种、何时除草、如何保持地力,那是一整套的东西。尤其是在西域普遍缺水的情况下,如何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更是重中之重。在现在的诺羌县米兰河道还能看到当年汉军修建的水利工程遗迹。那是包括总闸、分闸,干渠、支渠的庞大灌溉体系。

    而汉朝要想在西域站稳脚跟,屯田楼兰也是省时、省力,非常有效的动作。在楼兰扶植亲汉政权之后,伊循屯田正是汉朝准备的后续手段。尤其是在赖丹的屯田轮台失败之后,屯田伊循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伊循就在现在诺羌县附近,楼兰都城扜泥城的东北,与楼兰都城相距七、八十公里。从玉门关出塞,先到伊循、扜泥城,然后且末、于阗、莎车,这就是西域南路的线路。屯田伊循就可以直接保证西域南路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以伊循为基地,积草屯粮,也可以解决再次远征的补给问题。而楼兰,哦,现在叫鄯善,也由于汉军的屯田,即将迎来楼兰史上的一个繁荣的**。

    元凤四年在尉屠耆回国登基的同时,汉朝派出一名司马,四十名军卒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机构到伊循屯田。随着时间的推逝,规模逐渐扩大,数年之后已经成为敦煌太守管辖的重要机构。负责管理的也不再是司马这样的底层官员,而是都尉这样的高官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