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1-2008:01:17

    昨日刘郎今又来

    河西的事还真是很烦,要做的事还真是很多。虽然暂时消除了境内不安定的因素,要想真正的达到张轨所谓家的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得办吧?知道礼仪廉耻,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才好管理。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也不是仓廪实了礼节就懂了。办学校,在河西推行教化是张轨很快就着手开始做的一件事。也算是推行自己的理念,为自己培养人才。

    经济秩序得整顿吧?说起来都好笑,河西这个地方这几年已经开始物物交易了。已经无所谓钱了,绢、布匹成了代用品。一匹绢被撕成好几条、好几条的成为了钱的代用品,绢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浪费是不可避免的,没办法,老百姓只认这个。直到数年之后在当地人太府参军索辅的建议下恢复了西汉时的五铢钱才彻底解决问题。

    大户、豪强得收拾吧,张轨要在这里安家,当地的豪强同意吗?凉州刺史的位置得有多少人惦记着?当然这个要慢慢做,还不能着急以免激起民变。

    在张轨潜心治理河西的时候,境内的鲜卑人还不时地出来捣乱。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河西鲜卑再次掀起了革命的浪潮。十余万口子是蜂拥而至,想来是饿极了,人人都要讨口饭吃。河西这么安定,鲜卑人没准也想借借光。剿匪的过程没有什么悬念,从此张轨又得腾出精力来照顾这十几万人的吃喝。

    当然这些乱事做起来是没有个尽头的,完美的情况也是轻易不会出现的。具体在什么时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最晚不会迟于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晋军再次出现在了西域的楼兰城附近。史家们是不会记载这样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件的,我们只能从考古的结果揣测出一二。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这是晋军从楼兰地区消失之后,考古学家们发现的第一个有时间标记的汉简,相差将近四十年。张轨具体重返西域的时间也许更早。

    也许是当年拓跋部的大游行给张轨的刺激太大了,也许是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来的事,在张轨稍微感觉到手头松快点的时候就向楼兰打出了一支飞镖。

    正象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楼兰城和高昌壁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张轨是无论如何要抓在手里。在高昌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突出的时候为什么张轨还要控制楼兰哪?而且,作为凉州刺史,张轨名义上是戊已校尉的领导,高昌壁也应该在张轨的管理之下,但是领导不等于控制,管理不等于拥有。

    现在我们来看看高昌壁,两关内距离高昌壁最近的要塞就是敦煌,两者之间也有千里之遥。距离产生美感,也产生疏远感。当戊已校尉遭受到外力威胁、或者攻击的时候,更多地感觉到的不是祖国的关怀,而是寂寞的无奈。

    很多时候戊已校尉必须要独自面对惨淡的人生,这种无助感会使居住在高昌壁的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团体,外面是油泼不进。而且,这么偏远的地方也很少有人愿意去,敦煌人、或者居住在高昌壁的人们世袭、变相世袭戊已校尉这个职位就是很自然的结果。

    对于要在河西安家的张轨这些都是个障碍,张轨必须有一个与自己心贴心的点在西域。前出楼兰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同时这也是一种姿态,就是要告诉西域各国,虽然中原内正在互砍,对于西域的控制不是减弱了,而是要加强。

    这一转眼张轨到河西已经将近十年了。十年了,八王之乱是不是已经决出胜负了?报个成绩吧,也让观众有个评论的机会。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苦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