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1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0207:30:38

    一场叛乱引发的佛教灾难(下)

    拓跋焘也就进入了长安。拓跋焘本来与和尚没啥关系,讨厌和尚嘛,怎么还能与和尚有关系。也是该着出事,给拓跋焘养马的这个马倌把马牵到寺庙的麦地里放牧。你说这人多缺德、多坏!这就给拓跋焘创造了一个进入寺庙的机会,拓跋焘也就是来看看马。

    拓跋焘这边欣赏自己的马,和尚们可没闲着,请拓跋焘的侍卫们喝酒。

    估计都是酒肉和尚,不忌荤腥的。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警惕性就是高,睡觉都睁着眼睛。和尚请喝酒的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喝酒的时候这些人就趁机检查了一下和尚的卧室。发现了很多武器,这就不是破戒那么简单了。这就是恐怖组织的新动向,一场大祸就此引发。

    领导发脾气是有道理的。和尚庙里怎么会有武器,吃斋念佛的哪用得上这些东西?几件事情联系起来就更加值得深思了。先是要用酒把卫士们灌醉,然后又发现了武器。太可疑了!

    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专案组进驻和尚庙,一搜之下不得了。我们在武侠小说里能看到的和尚常做的坏事都发现了,发现了大量的酿酒工具,各级官员、以及有钱人存在这的大量钱财,以及像闺房一样的密室。老乡们闭眼吧,太乱了!

    这还了得,拓跋焘的灭佛令想都没想就发了出去。这就走了极端了,灭佛令是下了。坏和尚、坏尼姑杀了不少,正经和尚、正经尼姑也玉石俱焚。佛经就不用说了,庙宇、佛塔更是一律摧毁。但是这些动作都不能解决关中地区的叛乱问题。到这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先后在上邽(甘肃天水)、仇池(甘肃西河县)又有两伙人起义响应盖吴。就有点星火燎原的感觉了。

    盖吴的队伍也是散而复聚,再次占领了杏城(陕西省黄陵县),这回改称秦地王了。如果刘宋能够兵发西北,拓跋焘可能这就会感到很难过。也许这也是起义部队的共同心愿。盖吴在举事之初就连续两次派人到刘宋,希望得到支持。刘义隆的处置也是很痛快,大喊了好几声加油,有力地挥了挥手里拿着的小旗。此外还给盖吴送来了一大叠委任状,随便使。估计当时盖吴的心是巴凉巴凉的,好不伤心。

    刘义隆也想有点啥作为,有两个原因使刘宋不敢轻举妄动。一个就是刘义隆有更重要的事情,国内正在进行肃反,也就是抓坏蛋。《后汉书》的作者刘晔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上断头台的。另一个我们就得表扬一下拓跋焘了。虽然自己身边是火烧眉毛,拓跋焘也没有忘了对刘宋的骚扰。刘宋的大军自顾不暇,哪有能力西进,能在边境呐喊助威就不错了。

    这场混乱也确实让拓跋焘手忙脚乱,直到公元448年年初才把所有的叛乱搞定。此时距离慕利延回到青海已经一年有余了。慕利延的担心有些多余了。悄悄地回来,别声张,估计拓跋焘也不会有啥特别的反应。北魏西北部的这个叛乱直接就堵塞了河西路,叛乱平息之后拓跋焘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西域。仅仅两年的功夫西域已经发生了变化。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悦般来使

    2011-05-0307:17:28

    悦般来使

    重开西域路,手上的事稍微松快一下之后,拓跋焘急不可耐地下达了第一个任命。交趾公韩拔被晋升为新一代的鄯善王,这也算是一个空降干部。原鄯善王真达正式下岗,去向不明。还得说拓跋焘狠,一出手就是创造历史,也是病急下狠药。

    随着韩拔出镇鄯善,鄯善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正式成为北魏治下的郡县,这回老百姓要交租子了。曹魏的时候也这么做过,管理上也是比之郡县,但是还留了个尾巴,就是保留了鄯善王族。现在鄯善王也变成北魏的臣子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不再世袭了。拓跋焘要把鄯善打造成北魏进军西域的基地,很难忍受这个战略支点的不牢靠。这也代表着拓跋焘的决心,要大举进军西域。

    当年七月前来朝贡的悦般使者使拓跋焘的决心进一步演变成了行动。

    自从董宛出使西域以来,悦般使者可没少来。逢年过节的拜个年,送点礼物,顺便也搞点易货贸易,忙的是不亦悦乎。这一次使者的使命可不这么简单,悦般使者带来了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简单地说就是东西对进,夹击柔然。

    怎么忽然间悦般动起了柔然的心思?不是悦般动起了柔然的心思,而是柔然西进动了悦般的蛋糕。实在撑不住了,才想起这么一个主意,邀北魏西进。

    拓跋焘在西域的主要对手就是柔然的可汗吐贺真。在拓跋焘处理国内叛乱的时候,吐贺真可没闲着,西域北路的焉耆、龟兹都已经成为吐贺真的囊中之物。悦般想必也受到了柔然的特别关照。悦般使者的来临就说明了一切。

    悦般使者的建议解决了拓跋焘心中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怎么样尽快解决柔然。这些年来柔然也在拓跋焘的不断打击之下茁壮成长,北魏成了柔然最好的陪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那么容易打了,甚至是根本打不着了。柔然人在广博的大漠上纵横驰骋,左突右藏,近两次北魏对柔然的打击都是一无所获,也不知道是柔然变聪明了,还是北魏变蠢了。

    现在悦般人愿意助拓跋焘一臂之力,何乐而不为?拓跋焘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况且悦般人还有大仙助阵,联兵破柔然一定是手到擒来。

    咋还有大仙助阵?

    这是悦般使者亲口对拓跋焘说的,假不了。当然不是这个使者,而是上次来的那个使者。也即是大约半年前平城接待了一个悦般使团。一想起这个悦般使团拓跋焘就想笑。不仅是使者能说、能侃,随同使者一同前来的幻术大师更是神奇。

    这位大师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给人动手术,还是关键部位。简单地说就是把病人喉咙的血管割断,或者是把脑袋砸个大坑,这还有好吗?肯定是哗哗流血。不要紧,弄点草药给病人吃下去,马上血就止住了。将养一个月之后就会复原,而且一点疤痕都没有。

    这个故事现在听起来都像神话一样,在拓跋焘的时代就更没有人信了。不过拓跋焘就从这里面看到了生产力。如果掌握能有这种技术,自己手下的士兵就不怕受伤了,那得挽救多少生命啊。

    既然领导将信将疑,那就试试吧,眼见为实。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嘛。拓跋焘从监狱里找了个死囚犯,让这位悦般幻术大师如法炮制。实验进行得非常成功,令人不得不信。

    至于怎么做的咱们就不清楚了,幻术嘛。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反正拓跋焘是被蒙过去了。随后拓跋焘就成立了一个课题组,派专人专门向这位幻术大师学习手术。这位大使也是煞有介事的领着这些学生满山遍野地找草药,研制秘方。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实验成功之后,悦般使者更加得意洋洋,高兴之余就透露了另一个秘密。悦般拥有更加玄妙的大师,能够呼风唤雨,在与柔然的对战之中就曾经大展身手。两军对阵之际这位大师就招来了洪水、冰雹、大雪,外加狂风,让柔然损失惨重。

    如果这位悦般使者没有说谎的话,这场战斗就应该发生在前两年的冬天。所谓的大师也就是一个气象专家,当年诸葛亮不也是巧借东风、火烧曹营嘛。估计是同一类的人物,智商比较高、生活阅历比较丰富。

    天时这种东西不是想借就能借的,那得掌握时机。悦般在与柔然的战斗中虽然借助天时取得了一时的胜利,战争的结果还得看最后的实力。这不几经周折实在顶不住了,才请求北魏西进,借钟馗打鬼。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进军焉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