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5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707:42:18

    薛延陀(一)

    从高昌而西,玄奘一行沿着传统的西域北路前行,前面依次是几个熟悉的古地名焉耆、龟兹、估墨。走到估墨的时候,玄奘一行转向西北,从凌山,也就是现在温宿县境内西北部穆素尔岭穿过天山。山下不远处就是大清池(伊尔塞湖)。沿着大清池南岸继续前行,在著名的碎叶城(吉尔吉斯坦之托克马克)遇到了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

    这一路走来我们写在纸上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实际上少说也得几个月的时间。凌山更是险峻异常,“其山险峭,峻极于天”,山上积雪常年不化,“蹊径崎岖,蹬涉险阻”,大概走了七天的时间,从人冻死的就十分之三四,牛马就更不用说了。估计走到这里玄奘更加感激高昌王麹文泰的盛情,否则凌山岂不就成了玄奘的丧身之地?

    玄奘来到碎叶城的时候,统叶护可汗正要出猎,军士们已经整装待发了。在马上匆匆看了看高昌王的书信,随即交待从人安顿好玄奘一行。统叶护可汗向玄奘深深一揖,自顾自地去了。

    说是要行猎,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这个时间点上,统叶护可汗也应该是焦头烂额的,与东突厥的頡利可汗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据书上说“统叶护自负强盛,无恩于国,部众咸怨。歌逻禄种多叛之。”

    歌逻禄游牧在金山(阿尔泰山脉)的西部,包括三个部落,谋落、炽俟、踏实力。西突厥属下的主要部落,由东到西依次是伊吾、处密、处月、歌逻禄、弩失毕、都陆。歌逻禄是其中与阿史那家族比较疏远的一支。这是统叶护面临的第一个麻烦。

    按照时间推算统叶护可汗还应该已经遇到了第二个麻烦,东突厥的頡利可汗。頡利可汗是一定要阻止西突厥与朝廷的婚事的。为此不惜威胁、恐吓,甚至于刀兵相向。也许在玄奘来到碎叶之前,统叶护已经接待了东突厥的特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闲心狩猎足见统叶护的心大得很。

    不管具体是什么事吧,三四天之后统叶护在金帐里接见了玄奘。玄奘去西天取经的壮举确实让统叶护敬佩不已,但是也不无担心。印度太热,玄奘这个北方人能受得了吗?那位说了统叶护去过印度?

    统叶护倒没有去过印度,但是罽宾,也就是巴基斯坦这一带是西突厥的领土。想来统叶护巡视过那里。这种担心虽然是很必要,但是连死都不怕的玄奘和尚还能怕热吗?

    看看玄奘对印度的天气没有更多的反映,统叶护可汗也就不多劝了。只是恳请法师多住几天,顺便讲经传道。玄奘也没客气,施展平生才华,“诲以十善爱养物命,及波罗蜜多解脱之业。”宾主尽欢而散。

    数日之后,玄奘继续西行。也许是高昌王的书信起了作用,也许是玄奘的说法产生了效果,也许统叶护本身就是佛教徒,统叶护也给玄奘准备了不少用品,此外还给玄奘配备了一个精通汉语的翻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玄奘送到境外。惜别之情就不用细述了。

    送走玄奘之后,统叶护回过头来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

    我们知道统叶护的时代应该是一个强盛的时代,并铁勒、吞波斯、罽宾,移牙千泉,称霸西域。

    对于吞并波斯一事,可能也多人感到不理解,中史与西史的记载也略有不同,就是不同的西史之间也有差别。整个一个糊涂账。

    中国史书把统叶护对萨珊波斯的征服定在了隋炀帝末年,显然这个时间点并不准确。按照西史的记载给萨珊波斯致命一击的则根本不是西突厥,而是罗马人。时间点应该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

    又有说是罗马人与西突厥联合采取了行动。不管怎么说吧,萨珊波斯最后一个伟大的国王胡洛司二世确实是在外力打击之下死于一场内乱,之后,萨珊波斯陷入了一段持续数年的混乱,距离最后的灭亡不远了。

    我们相信这其中统叶护可汗是出了力的,甚至在萨珊混乱之期统叶护还在萨珊波斯派了个总督。只是这个总督后来也脱离了统叶护的控制,变成自娱自乐了。

    这一切似乎与玄奘宣扬的“十善爱养物命”相去甚远。作为强者的统叶护似乎更崇尚武力,就是眼前歌逻禄的叛乱,东突厥对西突厥与朝廷结亲的干扰、阻碍都得需要武力来解决。

    写到这里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为什么貌似强大的统叶护如此执着的要与似乎并不强大的朝廷结亲?难道真的是要合谋东突厥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薛延陀(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