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南烽火

正文 第二章 预订棺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是个美国飞行员,刚开飞机轰炸完日本东京!”梅校长的声音很低,但却犹如一声雷在张坤头上炸响,炸得他顿时三魂出窍。</p>

    “据他讲,为一雪日本偷袭珍珠港之耻,以杜立特中校为首的一批美军热血青年执行了一次大胆、神秘、冒险的行动——轰炸日本东京。杜立特率领他的机队分别在东京等地投下大量炸弹,之后急速飞来我们中国的机场降落。这个美国人就是其中一个飞行员,叫尼尔森,由于他的轰炸机航程不够,又加上导航、天气等原因,没飞到机场就没油了,他的机组只好跳伞,其他人不知道降落去哪了,他自己落在我们镇外的山上,降落时挂在一棵松树上,强大的引力和重力,让他撞到了岩石,左腿划开一道大口子。他一瘸一拐地下山来到路上,正好碰巧给你送药材的马车停在路边休息,他趁车把式不注意就爬了上去。你给山本治过腰,山本说过你大大的良民,守城门的鬼子肯定知道,对‘顺德堂’的马车没仔细查,就很顺利进来了,现在日本人肯定在镇外到处抓他。”</p>

    梅校长毕竟是校长,一小节课就将张坤同学的魂给收了回来,“日本人要是知道是我药铺的马车把他弄进城的,那我一家老少还会有命吗?”</p>

    “不仅如此,如果你去日本人那里告密,把他交给鬼子,以后美国人也不会放过你,美国人更厉害的,日本的首都都敢炸,小日本迟早会被他们打败。”梅校长看来是去美国留的学,这场比赛,他是美国队的球迷。</p>

    张老板的头开始大、开始胀、开始疼了,即使他五十多年的读书、经商、跑江湖中积累的阅历也无法给他提供化解这次突发事件的办法。“日本人三天两头来查违禁药品,我不把他交给日本人,我把他藏哪去呢?梅校长,老侄,看在我和你爹交往了半辈子,你过百日、进学、结婚我都送过礼的,救救兄弟,帮兄弟出出主意吧!”张坤一急,辈分都乱了。</p>

    “要不,如果被日本人查出来,就说是我从上海洋行请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我和洋人的生意的?”张坤脑海里突然出现一道智慧的闪光,想到一个主意,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第二条措施:将尼尔森冠以“临时工”。</p>

    多年以后,这条措施也被国内众多领导采用来处理突发事件,出现了“法院临时工”、“城管临时工”???等等,大家都懂的。</p>

    “你一个中药铺和洋人能做什么生意?而且日本人只要看到他,肯定先把你和他抓起来再拷打审问,不会先去查他是不是真的临时工。这样,你找间日本人平时不查的房把他藏起来,我和尼尔森说了让他听你的,说我们一定救他。那两个知道的伙计你也要叮嘱好。我现在去找可靠的朋友想想办法,你先别回家,晚上我再过店里来商量。”说完,在张坤的千恩万谢之中而去。</p>

    张坤回到厨房,拿出四块大洋给两位伙计,说明了保密的重要性和泄密的危害性,完成了处理突发事件的第三项措施:堵住见证人的嘴。</p>

    梅校长则从“顺德堂”出来就就直奔“凤庆”茶楼,一楼大堂下午客人稀稀落落的,但台子上穿黄冠唱道情的曲先生还是很卖力,小时候经常随父亲来听,穿过大堂走到上二楼楼梯时梅云超就听出了唱的是“韩湘子出家”。</p>

    梅校长扯过端着茶壶从一旁经过的小二,“你们掌柜的呢?”</p>

    “哦,是梅二公子,我家掌柜的在‘太湖’,陪‘协昌’陈掌柜聊天呢。”</p>

    梅校长顾不得再次纠正他最反感的“梅二公子”的称呼,几步就到了‘太湖’咯吱推开门。</p>

    “你家小姐的八字和俊杰的???”一桩姻缘的答案被生生地撞断了。</p>

    “凤庆”掌柜姚东海收住话转过头,闪出的一丝恼怒马上被堆起的笑容掩盖,“是二公子啊,快进来和陈掌柜喝杯茶。”</p>

    “姚叔,不喝了,我的龙井没了,没茶喝我什么事也做不来,你快给我拿一包吧。”</p>

    “富二代就是不一样,茶叶没了就急得和老婆没了似的???”没走远还在关注的店小二听到撇撇嘴咕咕囔囔忙去了。</p>

    正喝着茶的陈掌柜感受不同,梅二公子去年回来做校长后,他的宝贝女儿看上了这位高帅富,扭扭捏捏和她娘暗示,虽然门当户对,但陈掌柜心里抵触假洋鬼子海龟,只是最终拗不过宝贝女儿才叫了个媒人去试探,梅老爷子倒哈哈哈的,到梅二公子那却一口回绝了,尽管没其他人知道,搞得宝贝女儿哭了三天没吃饭,陈掌柜也窝了一肚子气,所以认为梅校长不进来喝茶是看不起他。</p>

    陈掌柜也撇撇嘴,看来各时代各阶层群众对富二代都不看好,认为他们只会飙车、炫富、轮奸、杀妻。</p>

    “你先喝着,我去去就来,还接着聊。”姚东海站起来,用无奈的表情着安慰陈掌柜。</p>

    梅校长冲着询问的目光使了个眼色,姚掌柜带他到了最里的一间空房。</p>

    听完梅校长的故事,姚掌柜脸色沉重。</p>

    “美国向日本宣战后是我们的盟友,本来救他们天经地义,只是去年皖南事变后问题变复杂了,我马上回家向上级请示,你在这喝茶,上级回电我们再商量。”姚掌柜掩上门匆匆而去。</p>

    看到这里,感觉梅校长和姚掌柜八成是我党在敌占区地下工作者,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p>

    直到茶叶冲得很淡了,梅校长也没品出小二上的是什么茶,拒绝了小二换茶叶,直到掌灯后姚掌柜才披着夜色进来。</p>

    姚东海看看走廊上没人,关上门以极低的声音说“让你久等了,我给上级发了电报,估计上级也要请示,所以才刚回电”</p>

    “上级什么指示?”梅校长感觉等了一年。</p>

    “上级指示我们尽全力营救,我们的任务是想办法把他送出镇外,再由五支队送他去国统区。上级同时也给五支队发了电报,要他们近期派人进镇里与我们联络,协助我们。关键是在此期间我们要保证他的安全。”</p>

    “自从去年五支队伏击了渡边后,镇里白天晚上都布满日军流动哨,巡逻队也二十四小时出动,‘顺德堂’离警备队近,处于鬼子监控的重点区域,把尼尔森从那里转移出来都难。”</p>

    “张坤可靠吗?”</p>

    梅校长仔细回忆了一下张坤,“现在还不知道可不可靠,是他的马车运进来的,我和他说明厉害后他应该不会去告密,只是担心日本人从他那里把尼尔森搜出来。”</p>

    “那我们先不要冒险去转移,利用张坤的心理先让尼尔森藏在‘顺德堂’,他那虽然离警备队近,灯下黑反而安全,我们想到办法再直接把他转移去镇外,关键是想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p>

    夜色越来越深了,一楼大堂隐隐的嘈杂声渐渐平息,简筒声清晰传出,道情夜场开始了。</p>

    敲起简筒噹噹响</p>

    放开喉咙唱开场</p>

    唱段狄青来比武</p>

    听端详</p>

    狄青历尽艰难到达京城</p>

    在南青宫重逢离别多年的姑娘狄太后</p>

    “有了,上月镇北卖刀剪的李大爹出殡,我刚好路过城门,好像鬼子对出殡的人群和棺材没检查。”梅校长首先打破沉默。</p>

    大家看过许多抗日剧,地下党和游击队经常披麻戴孝吹吹打打抬着棺材过日军封锁线,还要说人是得传染病死的,鬼子伪军离得远远的,根本不查,这点我们也想得到。</p>

    姚老板没马上表态,想了想,“对!就用棺材把尼尔森送出去,但为了防止意外,最好用有隔层的棺材,上面放真死人,把尼尔森放在下面。只是死者家里人要做好工作配合我们,好在这一两年镇里月月都有人去世,到时看谁家相对可靠一点。现在要做的是稳好张坤,让尼尔森继续藏在‘顺德堂’等待时机,二是早点定做一具有隔层的棺材,不能让死人等,棺材铺也要可靠,不能让日本人嗅到一点风声。你已经赶上了就继续出面,其它我负责。”</p>

    “好,我先去告诉张坤我们的办法,以防他着急出意外。”</p>

    赶到“顺德堂”时,张坤已望穿秋水,梅校长告诉他有个可靠的朋友愿意如此如此的帮忙后,张坤屁股上的热锅才慢慢冷却。</p>

    他自告奋勇:“棺材铺的冯应祥那里我陪你去办,他和我平时有来往有交情,他年前赌光铺子是我借钱才赎回来的,现在还欠我三十大洋没还呢,装十个人的棺材他都愿意做的,日本人开的赌会赢光了他的钱,比杀了他老子的仇还大,就是知道棺材做什么用的也不会告密。这个美国佬呢我把他藏在后院柴房,铺了两床被子。柴房平时只有我一个给伙计做饭的亲戚去,我上了锁,钥匙只有我们俩有,我已经交代好她打死都不能说,晚上都是她送的饭。至于我店里的伙计都是受过我恩的人,家里人生病抓药从没要过钱,卖主求荣应该都不会。万事差不多能具备,只欠东风,谁家里最近会死人呢?”</p>

    梅校长没理他最后一句混账话,催着他打开柴房门。</p>

    尼尔森果然藏得不错,搬开两大捆柴才露出来,看见是梅校长和张坤站起来,收了收脸上紧张的神情,嘴里嚼着含糊咕嘟一句,向梅校长伸出右手,看了看手指上的饭粒和汤汁又缩了回去。</p>

    梅校长看看扔在地上的筷子笑了笑,对张坤说了句“给他用勺子”就叽里呱啦对尼尔森说起来,尼尔森一边点头OK一边也叽里呱啦应着。最后梅校长指着张坤说“好人”,尼尔森也对张坤竖起大拇指“豪扔”。</p>

    美国人的笑看起来很傻,张坤心里舒服了很多,头疼略有缓解。</p>

    第二天张坤就带着梅校长去蒋老汉的豆干摊上找“祥记”棺材铺老板冯应祥,就出现了晚上在他家的一幕。</p>

    “这样的东西你到底能不能帮忙做?”梅校长追问了一句。</p>

    冯应祥没有完全明白梅校长向他定做的是什么东西,做了几十年棺材,他的思维模式就像一条只向前的高速路,遇到“隔板”和“透气孔”两个出口他就突然迷了。</p>

    张坤看着他迷惘的样子和梅云超企盼答案的目光,一只爪子在他心里挠啊挠,终于挠破了那层隔膜,刚才想说话喷了出来:“别听梅校长说得那么迂,就是一口棺材,不过是可以睡两个人的棺材,上面一个死人,下面一个活的,隔板就是不要让活人压死,透气的孔就是不要让活人憋死。你也真是够笨的,我现在终于知道猪八戒是怎么死的,怪不得你在日本人开的赌会输到连裤子都没得了。”</p>

    这下冯应祥像被开了天目,甚甚地明白了。原来谜底就是一口棺材,一口有“隔板”和“透气孔”的棺材。但他又有了新的疑问:“什么人死了,还搞活人陪葬?”</p>

    “你才去陪葬!我就把话说明了吧,我和梅校长有个朋友,日本人在抓他,我们想用这种方法把他送出镇外,这样的棺材你敢不敢做?都知道镇里就你一家棺材铺,日本人一查出来就会连累你,可能都会把命都搞没了。”张坤有点急,他的头又疼的厉害了。</p>

    冯应祥马上站起来拍着胸脯,突然激动了,“你张老板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别说让我做口棺材,让我送他出去都行。小日本要抓的人都是抗日的,做这口棺材不也是抗日吗?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我早就出去参加五支队打它个狗娘养的小日本了。原来想着你给山本治病,一直把你也看成个狗娘养的汉奸,现在知道看错了。梅校长,你放心,这口棺材我不睡觉都要做好。”看来抗日这件事很有吸引力,能在各个时期让各种中国人都热血沸腾。</p>

    梅校长也感动了,他没想到一个爱赌钱的棺材铺老板也爱国也有这么深的抗日情愫,同志们抛头颅洒热血是值得和有希望的。他站起来握住冯应祥的手,“我替我朋友谢谢你,我们会把事情做隐蔽,尽量不连累到你。”</p>

    “不要担心怕连累到我,连累到我才说明你梅校长把我当自己人,我才更高兴呢。”冯应祥高兴的好像茫茫大海中看见灯塔。</p>

    张坤的石头也落了地,露出商人本身,“你刚才说我是汉奸,那为什么你在日本赌会输了钱还找我这个汉奸借呢?做棺材的钱就从里头扣啊。”</p>

    “我当初找你借钱是想墙外损失墙内补,我想着汉奸和小日本就隔堵墙,都是一路货色,找你借钱我等于没输没赢,抗日胜利了,你这个汉奸肯定被枪毙,钱我就不用还了。”</p>

    没想到棺材铺的小老板也这么狡猾,大家以后买棺材要小心一点以免吃亏。呸呸呸!乱说话,大吉大利!</p>

    张坤笑着起来,轻轻地拍了冯应祥后脑勺一巴掌,“得得得,没想到你还有这心思,看在你今天答应这么爽快就不计较了。做的时候下面的伙计要瞒好,抓紧了,隔板和透气孔怎么做你好好想想,棺材做好告诉我们一声。”</p>

    梅云超和张坤走到了街上,今夜星光格外灿烂,但随着巡逻的日军小队渐渐走近,想到今后要面临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危险,他们的脚步又沉重起来。</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