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9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1617:52:35

    虽远必诛之昭君出塞

    对于呼韩邪的请求,汉朝很痛快就答应了。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对,不是和亲,而是赐婚。待嫁的也不再是公主,而是宫女王昭君。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代不同了,再提和亲就赶不上潮流了。

    为了庆祝呼韩邪来归,双方再结姻亲,汉朝改元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取边境安宁之意,从此天下太平了。

    对于这个结果呼韩邪单于还是有思想准备的,毕竟形势使然。当然结果比什么都重要,虽然赐婚的是宫女,呼韩邪单于还是把她当公主来待,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者,安定匈奴也。可见呼韩邪单于对这个婚姻的重视。这也是有记载的汉朝和亲公主得到的第一个封号。按照汉宫的说法就是,和亲公主不再是一般的宫娥才女,而是进入了娘娘的行列了。

    呼韩邪单于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就是要把这桩政治婚姻做大、做好,让所有人都知道汉、匈又和亲了。两国关系好得很。呼韩邪单于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和亲也好、赐婚也好,媳妇是娶到家了。只要有这位宁胡阏氏在,汉朝就不能把匈奴怎么样。这就是自己请来的最好的保护伞。

    那么为什么选择了王昭君哪?我倒宁愿相信是王昭君主动请缨。有道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何况是后宫。现在的后宫可不像汉景帝的时候了,宫女十几名;现在是玉女入云、**如林,是佳丽三千,就像现在电视剧里一样连扫地的都是美女,入宫十几年没见到皇上也是很正常的了。远嫁匈奴虽然前途未卜,也比困守深宫强;塞外的空气虽然寒冷,也是新鲜的。

    至于关于这对夫妻的许多美好传说,人家姑妄说之,我们姑妄听之吧,但愿都是真的。此时的呼韩邪单于已是风烛残年,两年以后,也就是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辞世而去。在请求归汉不得的情况下,王昭君也不得不再嫁给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

    这桩婚姻在政治上确实是结出了硕果,为北部边境赢来了几十年的安宁。说促进了民族友好,文化的交流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王昭君在匈奴生有一男两女,她的后代在匈奴也是非常尊贵。当然这是后话了。草原青冢今犹在,不见当年出塞人。一曲琵琶风吹絮,辛酸冷暖谁人知?

    写到这里一个疑问不小心溜了出来,为什么总是我们嫁姑娘,不是娶媳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了奥运会知道了,自古就是阴胜阳衰;等学会了国际象棋以后更明白了,原来皇后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也只有娘家有势力才敢这么嫁姑娘,否则非受气不可。

    实际上这个亲是结也得结,不结也得结。拒绝匈奴结亲的请求无异于正式绝交,太不给面子了。这是汉朝君臣不愿意,也没有理由尝试的。况且,此时的汉朝并没有想象的强大,最起码朝廷里没有兴兵远征的战斗意志。否则就不是陈汤矫诏出兵,而是令从上出。

    紧接着呼韩邪单于又提出第二个请求。对此,汉朝君臣是大喜过望。

    2010-04-1718:24:12

    虽远必诛之竟边十策

    和亲之后,呼韩邪单于请求为汉朝守备从上谷到敦煌的边塞。这样汉朝可以罢除边塞士卒,使汉朝士民能够休养生息。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节省大笔边塞开支;对于士卒来说可以不再享受边塞的苦寒和孤寂。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呼韩邪单于可以说是搔到了汉朝君臣的痒处。最起码汉元帝和汉朝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就在汉朝君臣为这种试探欣喜若狂的时候,正在描述未来美好前景的时候,郎中侯应上书陈述罢边十不可,使当家的汉朝君臣猛然惊醒。

    呼韩邪单于的这个提议真是很有技术,怎么理解都行。能够成为五王争位的最后胜利者,还是很有些政策水平的。

    往好的方向说,这是呼韩邪单于的自亲行为。已经成为汉朝的女婿了,再打打进步,为老丈人看门守户镇守一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拆除边塞设施就意味着汉匈真正结为一家,呼韩邪单于是带枪投靠。匈奴不再是属国了,而是汉朝的郡县了。但是现在这么做时机成熟吗?有什么配套措施吗?县长的办公地点放在哪?总不能放在马背上把?一切都是未知数。

    往坏的方向说,这就是一个试探。试探一下汉朝君臣对自己到底是如何定位的。虽然双方结了亲,匈奴仰人鼻吸,内心还是不自安。小心翼翼求证一下以便更好的表现也是有的。

    往邪恶的方向说,也许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一个陷阱。所谓的边塞士卒是干什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匈奴的。呼韩邪南下归汉之后,汉朝又设立了护匈奴中郎将,名以上是保护呼韩邪免受郅支单于的攻击,现在更重要的是监督、是管理。撤除边塞士卒,呼韩邪说是为汉朝守边,实际上是要为自己松绑。

    边塞设施废弃容易,再恢复就难了。当年使用了多少人、财、物,才有今天的边塞规模。一旦废弃就等于门户大开,将小命放在别人手里了。一旦情势有变,哭都找不到调。

    匈奴虽然成为汉朝的一部分了,双方的人员接触还不多,融合度还不高。悍然就把双方人民连接在一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就会出现。不仅匈奴人可能欺负汉朝人,反过来也是很可能的。就是同汉朝开始融合更早的乌桓、鲜卑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所以从好的方向说融合的事急不得。尤其是双方的生产方式差别太大了,对于大草原上的事,汉朝人还是感到难以控制。

    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这样挖空心思地去琢磨呼韩邪单于是怎么想的,总之就是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撤除边塞确实不是老成谋国之策,难免让人猜疑。幸亏明白人总是有,侯应的罢边十可不仅给汉朝君臣提了醒,也使呼韩邪单于受益匪浅,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弯弯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