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2708:20:45

    灭陈(上)

    公元588年年底,都蓝可汗的使者来到长安的时候,隋廷平灭南陈的战役已经接近尾声了。灭陈,统一长城以南的广大国土是近三百年来多少英雄的梦想,今天实现这一梦想的英雄就是隋文帝的第二子晋王杨广。这一年杨广二十岁。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杨广绝对是焦点人物,死后缢号炀帝。炀者,好内怠政、外内从乱,这是一个相当差的评价了。史书上对杨广同学的丑化也是无以复加,名声差得顶风臭出三十里。我们也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给杨广同学翻案,但是有谁生来就是坏人?公元588年的杨广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英武、贤德的籓王。

    杨广参加工作比较早,十三岁的时候就到并州主持工作。十三岁,还是个孩子,为了帮助杨广同学进步,隋文帝在满朝文武当中为杨广选了三个助手,王韶、李彻、李雄。其中李雄早亡,李彻不久之后冲到了与突厥斗争的第一线,这么多年来与杨广形影不离的就是王韶。

    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这三位助手,或者说老师的简历,发现一个共同点,个个文武双全,而且都是正人君子。尤其是王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性刚直,王甚惮之”。年轻的杨广还是有点害怕这位王韶。那么,在王韶的亲切教导之下杨广小同学变成了什么样?

    “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一不小心,王韶把杨广培养成这样一个大人物。深沉、严肃、稳重,多好的形容词,再加上“美姿容、少敏惠”,这样一个王爷自然是“朝野属望。”

    下面我们来看看太子杨勇。杨勇也很不错,“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也是很不错的评价。接下来就有些问题了,“率意任情,无矫饰之情”,往好的方向说来杨勇同学比较真实,坦坦荡荡;往坏的方向说,那就是比较任性,没有城府,距离皇帝的水准有点差距。

    太子身边又是些什么人?明克让、魏澹、陆爽,都是自己有作品的大学问家。不过没有一个能够教授太子帝王术。

    隋文帝本身对太子倒是很倚重,凡是军国大事太子都有机会参与,也是比较认真地培养。但是不管隋文帝如何倚重太子,也掩盖不了内心深处对晋王杨广的喜爱。这也很正常,孩子太多,父母的爱也很难保证平均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长相出众的杨广自然就受到更多的关爱。

    平陈战役打响了,似乎杨广就是天生的平陈主帅。御驾亲征,不可能;太子国之重器,也不适合轻身涉险。接下来就是排行第二的杨广了。

    平陈,是隋朝皇族参与的唯一一个大的战役。如果说隋文帝夺取天下靠的是运筹帷幄、靠的是权谋,平陈,那是要真刀真枪的、那是要冒矢石之险的。平陈者,必将获得巨大的声望、荣誉。那就没有折戟沉沙的危险?

    有啥危险,虽然不能说是探囊取物,也是稳拿把抓。

    隋文帝集结了水路五十万大军,给杨广配备了数员大将,高颍、杨素为副手,韩擒虎、贺弱弼为先锋,这个阵容无比强大。

    南陈又是个什么状况?陈后主陈叔宝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有名的亡国之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情是有不少,只是干错了职业,当皇帝的本事一点也没有。那就必然是整日周旋于脂粉之间,吟诗作画悠哉游哉;荒废的政务自然由身边的弄臣来照顾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告诉我们南陈灭亡的时候到了。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贺若弼从广陵(江苏扬州)横渡长江,韩擒虎从横江(安徽)南渡,在采石矶登上长江南岸;

    正月初六,贺若弼攻克京口(江苏镇江);

    正月初七,韩擒虎攻克姑孰(当涂);

    正月二十日,韩擒虎进入建康,在后宫一口井里找到了陈后主,临了临了,陈后主还抱着自己的美人张丽华、孔贵嫔。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正月二十二日,杨广进入建康,至此南陈亡,天下归于一统。三百年的离乱正式谢幕,接下来就是绵延三百年的隋唐一统天下,而此时隋朝才刚刚建立九年。一切来得似乎太容易了。

    站在建康城头杨广同学肯定是踌躇满志、思绪万千,三百年的离乱在自己的手中结束了,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功业?少年不识愁滋味、为作新诗强说愁,年轻的杨广自然很难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悟,可是建康城外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却见证了三百年的离乱、杀戮、征战,乃至于苦难。滔滔的江水似乎还在抱怨这一切太漫长了,似乎还在幽怨地质问杨广,你怎么不早点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灭陈(中)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