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0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908:07:53

    西域图志

    令隋炀帝比较感兴趣的是这几个外交事件都与西部有关。简单地说,隋炀帝连续接待了三个外交使团,铁勒、吐谷浑、高昌。我们一个一个地说。

    铁勒使团自然是来自于新建立的契苾-薛延陀汗国。铁勒的汗国虽然刚刚建立不久,大可汗易勿真莫贺可汗的威名却几乎传遍了草原,风头自然是盖过了西突厥的泥撅处罗可汗。“泥撅处罗可汗既败,莫贺可汗始大”,正是一升一降的零和游戏。

    易勿真莫贺可汗虽然是“勇毅绝伦”,在部众心中的威信也比较高,怎么能不高?那是反压迫、反剥削的民族英雄,但是夹在东、西两突厥之间,易勿真莫贺可汗腾挪的余地也是很有限。仅仅南下控制了焉耆、高昌、伊吾一线。再东进、西去、南下就都走不动了,阻力太大。

    易勿真莫贺可汗对着地图研究了好些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神秘去处,玉门关。啊?要对隋老大下手?管他是谁谁,只要好打,只要有油水,何乐而不为?

    铁勒人骚扰隋境就激怒了隋炀帝。打开玉门进西域也是隋炀帝多年的梦想。现在美梦尚未开始就被人打上门来,把隋炀帝都气乐了。啥也别说了,先揍他再说吧。

    将军冯孝慈就接受了这个简单的任务,出敦煌、寻铁勒决战。

    出敦煌,冯将军没费什么事就找到了铁勒人,估计这些铁勒人就是在守株待兔;对砍吧,三下五除二,冯将军就被打回了敦煌。有点惨!

    更惨的是这边冯孝慈刚刚逃回敦煌,铁勒的使者就追踪而至,请罪!

    估计冯将军的鼻子都被气歪了。为何前倨而后恭?

    打就是为了降!

    易勿真莫贺可汗希望得到隋老大的注意,万丈光辉也让我们沾点光。这么大的事,冯将军可不敢自己作主,还好隋炀帝的亲信、肚子里的蛔虫、民政部长斐炬正在张掖。

    斐炬是隋廷进军西域的主要推手,也是斐同学摸透了隋炀帝的心理。知道领导要建大功业,奠万世之基。西出阳关,纵马西域那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有了这个判断,在平时的工作中斐炬就留了心了。非常注意搜集关于西域的情报,后来更被隋炀帝派到张掖具体负责西域事宜。

    当时的张掖正是一个物流中心,西域胡商聚集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斐炬的作品就面世了,一部关于西域的名著《西域图志》。很可惜,现在我们是看不到这本书了,留下的只是一点点。

    到隋朝的这个时候,由于突厥的崛起,西域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鄯善、高昌、伊吾,还是通往西域的门户。高昌、鄯善的地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伊吾的地位有所提升……

    我们知道从伊吾可以通往高昌,伊吾算是塞内与高昌之间的一个中继站。但是隋朝的时候伊吾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伊吾已经独立成为一个通往西域的支点,不再需要经过高昌。具体怎么走,就像《西域图志》里描叙的那样,“北道从伊吾始,经浦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过北流河水??????”。毫无疑问,这是一条直通大草原的西域路。估计突厥崛起之后,这条路日渐重要。

    当然斐炬来到张掖不仅仅是为了搜集情报,斐炬还担负着为领导打前站的重任。铁勒使者的出现是正中下怀,斐炬正愁没有由头。

    下面我们看看高昌。据说高昌是被斐炬忽悠来地。实话实说,斐炬确实忽悠了高昌人,怎么忽悠地姑且不论,对于高昌人来说无论斐炬怎么忽悠都是动听地。只是有点半信半疑。斐炬能说的、想说地无非是强调隋廷的强大,以及隋帝杨广的赫赫声名。这些东西估计高昌王都是略有耳闻。

    现在的高昌王叫麹伯雅,大约公元602年左右接班成为高昌王。这些年来高昌与中原王朝基本没有什么联系,主要的障碍就是突厥。高昌一直生活在突厥人的阴影之下,连婚姻都不能自主。

    麹伯雅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娶了一位突厥公主。也不是外人,估计细心的观众们会很熟,这位突厥公主多年前嫁给了麹伯雅的爷爷麹宝茂,后来嫁给了麹伯雅的爸爸麹乾固,现在下嫁麹伯雅。

    按照辈分说,麹伯雅得管这位突厥公主叫奶奶。

    没办法按照突厥人收继婚的习俗,麹伯雅必须把这位公主娶回家。

    那小伙子愿意吗?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吗?

    在文化上高昌与内地没啥区别,都是儒家盛行,麹伯雅就是一个儒生。你说能愿意吗?顶、扛,看看能扛到什么时候。当年麹乾固就扛过,抗不住,还得乖乖就范。麹伯雅也没有什么好运气,实力使然。

    突然间传来了长安的消息,不管斐炬是忽悠也好,也是什么也罢,麹伯雅是怦然心动。如果能傍上隋朝这个大款,别说现在控制高昌的铁勒,就是突厥也不在话下。高昌的使者随着斐炬来到塞内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了。

    最难受的就是下面要说的吐谷浑。在斐炬为隋炀帝制定的西域路线图里,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吐谷浑。要说有仇,双方也真有仇,早在隋文帝年间吐谷浑人就杀了当时的吐谷浑王、隋廷的女婿吕伏。这个仇至今未报。现在这点小事都不算啥事了,隋炀帝要进军西域,吐谷浑就是那只拦路虎,必须搬走。

    吐谷浑人想说什么都不重要了。况且这次来的还仅仅是吐谷浑的王子,如果吐谷浑王亲自来负荆请罪,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隋炀帝在榆林的临时大帐里接见了三位特使,当时是一个一个见的,这样才符合规矩,也更有神秘感。虽说是临时大帐,一点都不寒酸,据说这个大帐篷可以容纳数千人,是为接待启民可汗特制的。没想到这几位特使先享受了一下什么是震撼。

    隋炀帝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两面手法。对吐谷浑特使是嘘寒问暖,一脸春风,每句话都让吐谷浑特使感受到领导的关怀,雨露滋润无限美。对铁勒使者就没那么多话了,也没有大发雷霆,天子不怒自威,惜字如金,听得铁勒特使诚惶诚恐。吓得铁勒人连领导什么意思都没有搞清楚,只是隐约听得让他们好好表现。

    咋好好表现?铁勒人是一头雾水。出来之后就缠着斐炬讨说法,讨主意。

    “你们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斐炬也是一脸不耐烦。

    “真糊涂,大人,您明示。”

    “看着没有,刚才出去的是吐谷浑的特使。你们要是能够收拾一下吐谷浑,皇帝陛下一定会很高兴。省得陛下亲自动手了。”

    条件开出来了,要想享受阳光雨露,就得付出劳动。铁勒使者是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往回赶,生怕耽误了事。

    下面就是高昌的使者了,隋炀帝真得洒点阳光雨露了。慰勉的词咱们就不重复了,由古至今都是那一套嗑。

    打发完了这三波使者,正戏也开场了。

    启民可汗亲自到榆林来拜见皇帝陛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大宴漠南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