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5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006:55:26

    薛延陀(三)

    夷男东进的时机也非常理想,漠北起义的铁勒各部草头王林立,六军无主,而东突厥的頡利可汗也已经确定陷入了麻烦。东进之后,夷男迅速与漠北的各部打成了一片。以菩萨为首的回纥部“附薛延陀,相唇齿”,夷男也授予菩萨“活頡利发”的称号,回纥就在独乐水设牙立帐,双方是各取所需。

    拥有七万落帐篷的夷男俨然成为可以整合铁勒各部的一个人选,是铁勒各部可以依靠的一支力量,是对抗东突厥頡利可汗的一支沉重的砝码。只不过也只是一支筹码而已,夷男出现的时间点稍微晚了一点,在此之前,漠北的铁勒们已经击败了頡利可汗的第三次扫荡。夷男难免有摘桃子的嫌疑,虽然似乎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夷男摘桃子,但是终究是一个问题。

    连续两次讨伐铁勒失败,也许頡利可汗很有御驾亲征的冲动。相信观众们也希望看到一场突厥大可汗亲统的东突厥铁骑与铁勒人的对决,再现当年突厥始祖土门可汗一举降服五万落铁勒人的风采。

    如果頡利可汗真能挺身一战的话,也许东突厥人就是另外一个命运,一群散兵游勇如何抗衡东突厥人的铁拳?在这个历史关头頡利可汗却想起了一句不怎么样的名言,攘外必先安内。要想东突厥人长治久安,削平东突厥人内部的帮帮派派是必须的,外敌当前要如何安内?自相残杀太愚蠢了,借刀杀人是正解。

    第三次讨伐頡利可汗就强力派出了自己的老对头、侄子突利可汗。虽然一百个不愿意,突利可汗还是统帅所部北上,毕竟都是阿史那家族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是突利可汗的结局更加出人意料,就回来老哥儿一个。

    也可能突利可汗根本就未尽全力,谁也不傻,道理都能想明白。这就是玩忽职守。罪,当斩。

    接下来頡利可汗很想演一出斩马谡。败军之将不言勇,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杀突利可汗的理由太充分。不管怎么说先关起来打一顿解解气,也顺势看看风向。很遗憾舆论的阻力无穷大,刚刚关起来还没怎么地突利可汗,估计东突厥各部请愿的书信就堆满了頡利可汗的办公桌。

    杀,好像杀不得。十几天以后,頡利可汗决定放虎归山,这就犯了机会主义错误。既然已经动了杀机,那就干脆一了百了。脱离虎口的突利可汗岂能与頡利可汗再次同流合污。自此以后突利可汗是关起门来当皇帝,不管頡利可汗怎么请,怎么叫都置之不理。

    东突厥正式宣告分裂。而铁勒人则暂时团结在夷男为首的薛延陀周围,形成了战斗的集体。到第二年四月,在夷男的攻势之下,頡利可汗的势力不得不全面龟缩到漠南,漠北是实在呆不住了。恼羞成怒的頡利可汗也就在这个时候对突利可汗拔出了马刀。不用说这个选择又错了。

    頡利可汗哪有一棒子打倒突利可汗的实力?也就是了以泄愤。这就把突利可汗彻底推到了墙角。

    突利可汗的日子也不好受。草原上纷纷乱乱,在铁勒、东突厥之外的小势力就开始自寻出路。突利可汗管辖范围内的契丹、奚、霄等数十个部落纷纷脱离东突厥的统治,投唐。现在頡利可汗又推了突利可汗一把,走投无路的突利可汗把脸一抹,放**段,向李世民伸出了求救之手。

    “看在结拜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也没啥丢人地,唐皇李世民那是自己的盟兄弟。

    接到突利可汗的求救信,李世民暗暗叫苦哇,心说,“兄弟,你这不是叫老哥为难吗?”

    一边是结拜的兄弟,一边是刚刚结盟的盟友,帮谁都是背信弃义!两难哪!

    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谁也不帮,这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首先得对得起自己。只不过姿态还是要做足了,否则不是伤了两颗心吗?大将周范被派往太原“以图进取”。能有这个姿态已经不错了,这也算百忙之中的亲切关怀。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初李世民正在全力解决隋末群雄硕果仅存的梁师都,忙得很。

    梁师都控制着朔方,与控制河南地的郁**设互为表里,正是李世民的心腹之患。

    郁**设是突厥前可汗处罗可汗的儿子,长久以来一直游牧在河南地。相信观众们不陌生,李世民也不陌生。正是由于郁**设南下乌城,才给了当年的建成太子一举剥夺李世民兵权的机会,也算间接导致了玄武门事变。虽然郁**设与李家有姻亲的关系,动起手来倒是很有职业风范,一点不手软。

    这之后史书对郁**设的记载却很模糊,惜字如金,似乎郁**设一直游走在黄河两岸。不管怎么变化,河南地是郁**设的主要游牧地是不会错的。而河南地的重要性我们就不多说了,那是任何一个定都长安的中原王朝的死穴。只不过现在这个定理有了变化,頡利可汗似乎并不认同。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薛延陀(四)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